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匆匆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匆匆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语,激趣导入,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布置作业,课堂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3.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写作:学习作者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的方法,仿写第3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2.难点: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完成“预习卡”。
2.收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课时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叹惋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聚焦“时间”。
“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脚,却能跑;永远往前走,从来不回头。”
“有人说过,它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还是会有的。”
2.学生交流,教师揭示谜底:时间。
提问: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用格言、诗文佳作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知道哪些感慨时光流逝的名言呢?
预设: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导入课文:我国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也就时间这个主题进行了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小结:匆匆,是一种行走的状态,急急忙忙的样子。那么,课文中到底是谁在匆匆?是作者,还是另有他物?通过预习,我们已经可以知道,题目中匆匆的主人公就是时间。但如果想了解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1)注意“涔涔、潸潸”的读音。
(2)理解“涔涔、潸潸、赤裸裸、徘徊、蒸融、伶伶俐俐”等词语的含义。
3.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藏”和“蒸”都是上下结构,都是草字头,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写得扁、长,为下半部分留出空间。
“藏”的第6笔是竖折,第8笔撇的起笔要在第7笔横的中间,下半部分“藏”中的“臣”不要写成“”。
书写“蒸”时不要忘记“丞”下面的横,这一笔不要写得过短。
其他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可以结合形声字特点记忆字形。如,“徘、徊”的字义均与行走有关,因此是双人旁;“裸”的字义与衣服有关,因此是衣字旁。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文章感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预习查找到的资料思考: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
预设:作者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叹惋、对自己无所作为的不安和对时间的珍惜。
2.引导学生聚焦开头的问句: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指名读,提示其加强问句语气,让大家能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之深。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连续提问的写法。师生合作读文,进一步激发学生感情。
(3)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的一连串提问,并结合课文标题,揣摩作者的心情。
3.引导学生聚焦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
(1)出示第3自然段第1句话,指名读句子。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2)启发思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第1自然段表达的情感一致吗?
(3)出示第4自然段的前两句话,学生齐读句子。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4)启发思考:从“逃去如飞、徘徊、匆匆、罢了”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怅然若失。
4.引导学生发现第1自然段中与结尾相同的一句话。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叹惋。
(2)通过首尾两句话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板书“首尾呼应”。
5.小结: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是对时光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的感慨与叹惋。
(板书:时间一去不复返 感慨 叹惋)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呢?
预设1: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来写。
预设2:通过举出一些事例来写。
预设3:通过抒发作者的感受来写。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别朗读课文中相应的内容,如第1、4自然段中的一连串提问,中间三段中对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及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3.引导学生梳理脉络并小结:文章通过首尾两段的发问,中间三段对具体的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及感受的抒发,写出了时间的匆匆流逝,表达了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和叹惋。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8 匆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解字词入文本,体会着急和无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8 匆匆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出示第三,拓展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匆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品读课文,体会感情,升华情感,学习写作方法,布置作业,课堂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