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3 解直角三角形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3 解直角三角形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13解直角三角形3课件pptx、13解直角三角形3练习docx、13解直角三角形3教案docx、13解直角三角形3学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3 解直角三角形(3) 一、单选题1.如图,的半径为1,,是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从点出发(点与点不重合),沿的路线运动,设,,那么与之间的关系图象大致是( ).A. B.C. D.2.小菁同学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测量路灯的高度.如图,已知她的目高AB为1.5米,她先站在A处看路灯顶端O的仰角为35°,再往前走3米站在C处,看路灯顶端O的仰角为65°,则路灯顶端O到地面的距离约为(已知sin35°≈0.6,cos35°≈0.8,tan35°≈0.7,sin65°≈0.9,cos65°≈0.4,tan65°≈2.1)( )A.3.2米 B.3.9米 C.4.7米 D.5.4米3.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点M从点C出发沿CB方向以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同时点N从点C出发沿射线CA方向以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M停止运动时,点N也随之停止.过点M作交AB于点P,连接MN,NP,作关于直线MP对称的,设运动时间为ts,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则能表示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为( )A. B.C. D.4.如图,在矩形中,的平分线交于点,于点,,,则的长为( )A. B. C. D.5.知识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导航装备的不断更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某校组织学生乘车到黑龙滩(用C地表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车到达A地后,发现C地恰好在A地的正北方向,且距离A地,导航显示车辆应沿北偏东方向行驶至B地,再沿北偏西方向行驶一段距离才能到达C地,则B,C两地的距离为( ).(结果保留根号,参考数据:,,)A. B. C. D.6.如图,河旁有一座小山,从山顶A处测得河对岸点C的俯角为,测得岸边点D的俯角为,又知河宽为50米.现需从山顶A到河对岸点C拉一条笔直的缆绳,则缆绳的长是( )A.米 B.米 C.米 D.米7.一张圆形纸片,小芳进行了如下连续操作:将圆形纸片左右对折、折痕为AB,将圆形纸片上下折叠使A、B两点重合,折痕CD与AB相交于M,将圆形纸片沿EF折叠使B、M两点重合,折痕EF与AB相交于N.连结AE、AF,经过以上操作小芳得到了以下结论:①CDEF;②四边形MEBF是菱形;③△AEF为等边三角形④ .以上结论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E,若OA=2,∠B=60°,则CD的长为( )A. B.2 C.2 D.49.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放置,顶点的坐标为,直角顶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 )A. B. C. D.10.在平面直角从标系中,30°的直角三角尺直角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双曲线(x>0),经过点B,双曲线(x<0),经过点C,则=( )A.﹣3 B.3 C. D. 二、填空题11.如图,在中,,,,点E在线段上,,D是线段上一点,连接,将四边形沿直线翻折,得到四边形,当点G恰好落在上时,折痕的长为__________.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ABCD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矩形的另一个顶点D在y轴的正半轴上,矩形的边AB=3,BC=4,∠DAO=60°,则点C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矩形ABCD中,AB=4,AE=AD,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交CD于F点,若F为CD中点,则BC的长为 _____.14.如图,已知斜坡长,坡角(即)为,,现计划在斜坡中点D处挖去部分斜坡,修建一个平行于水平线的休闲平台和一条新的斜坡.若修建的斜坡的坡度为3∶1,休闲平台的长是______m.15.如图,△ABC中,BA=CB=AD,∠ACD=30°,tan∠BAC=,CD=6+8,则线段BC长度为 _____.
三、解答题16.腾飞中学在教学楼前新建了一座“腾飞”雕塑.为了测量雕塑的高度,小明在二楼找到一点C,利用三角板测得雕塑顶端A点的仰角为30°,底部B点的俯角为45°,小华在五楼找到一点D,利用三角板测得A点的俯角为60°(如图所示).若已知CD为10米,请求出雕塑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
17.(材料阅读)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将用中国科技“定义”世界新高度,其基本原理之一是三角高程测量法,在山顶上立一个标杆,找到2个以上测量点,分段测量山的高度,再进行累加.因为地球面并不是水平的,光线在空气中会发生折射,所以当两个测量点的水平距离大于300m时,还要考虑球气差,球气差计算公式为(其中d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R为地球的半径,R取6400000m),即:山的海拔高度=测量点测得山的高度+测量点的海拔高度+球气差.(问题解决)某校科技小组的同学参加了一项野外测量某座山的海拔高度活动.如图,点A,B的水平距离d=800m,测量仪AC=1.5m,觇标DE=2m,点E,D,B在垂直于地面的一条直线上,在测量点A处用测量仪测得山顶标杆顶端E的仰角为37°,测量点A处的海拔高度为1800m.(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请你计算该山的海拔高度(要计算球气差,结果精确到0.01m).
参考答案1.C2.C3.A4.B5.C6.B7.D8.B9.B10.A11.12.13.414.2015.16.雕塑AB的高度约为6.8米17.山的海拔高度为2399.54m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3 解直角三角形备课课件ppt,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1.3 解直角三角形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13解直角三角形3课件pptx、13解直角三角形3练习docx、13解直角三角形3教案doc、13解直角三角形3学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3 解直角三角形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3解直角三角形1课件pptx、13解直角三角形1练习docx、13解直角三角形1教案doc、13解直角三角形1学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