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人教B版 (2019)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B版 (2019)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等式的性质,恒等式,方程的解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通过理解等式的性质,体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
2.通过类比推理,掌握等式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探索出解方程的核心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求方程的解集,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自主预习
1.感受等式的性质在现实世界中的体现.
2.理解几个重要的恒等式.
3.会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
4.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的求法.
课堂探究
一、等式的性质
1.复习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过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
2.尝试与发现
用符号语言和量词表示上述等式的性质:
(1)如果a=b,则对任意c,都有a+c=b+c;
(2)如果a=b,则对任意不为零的c,都有ac=bc.
因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因此上述等式性质中的“加上”与“乘以”如果分别改为“减去”与“除以”,结论仍成立.
二、恒等式
1.尝试与发现
补全下列(1)(2)中的两个公式,然后将下列含有字母的等式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
(5)a2-b2= (平方差公式);
(6)(x+y)2= (两数和的平方公式);
(7)3x-6=0;
(8)(a+b)c=ac+bc;
(5)m(m-1)=0;
(6)t3+1=(t+1)(t2-t+1).
2.感受新知
(1)从量词的角度来对以上6个等式进行分类:
对任意实数都成立的等式有: .
只是存在实数使其成立的等式有: .
(2)一般地,含有字母的等式,如果其中的字母取任意实数时等式都成立,则称其为恒等式,也称等式两边恒等.
(3)恒等式是进行代数变形的依据之一.例如,因为(x+y)2=x2+2xy+y2对任意x,y都成立,所以可用其他代数式去替换其中的x,y,等式仍然会成立,若用-z替换其中的y,则
(x-z)2=x2+2x(-z)+(-z)2
=x2-2xz+z2,
由此就得到了以前学过的两数差的平方公式.
3.经典例题
例1 化简(2x+1)2-(x-1)2.
4.课堂练习
(2)a2-6a+9; (2)4m(x-y)-8n(y-x);
(3)(a2+4)2-16a2.
反思感悟 分解因式的常用方法
(1)平方差公式法;(2)完全平方公式法;
(3)提取公因式法;(4)十字相乘法.
下面我们介绍另外一个经常会用到的恒等式:对任意的x,a,b,都有
(x+a)(x+b)=x2+(a+b)x+ab.
这个恒等式的证明,只需将左边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可以利用这个恒等式来进行因式分解.给定式子x2+Cx+D,如果能找到a和b,使得D=ab且C=a+b,则
x2+Cx+D=(x+a)(x+b).
为了方便记忆,已知C和D,寻找满足条件的a和b的过程,通常用如图来表示,其中两条交叉的线表示对应数相乘后相加要等于C,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称为“十字相乘法”.
例如,对于式子x2+5x+6来说,因为2×3=6且2+3=5,所以
x2+5x+6= .
练习: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1)x2+3x+2; (2)x2+2x-15; (3)p2+13p+36.
【尝试与发现】
证明恒等式
(ax+b)(cx+d)=acx2+(ad+bc)x+bd.
并由此探讨Ex2+Fx+G的因式分解方法.
上述恒等式的证明,也只需将左边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据此也可进行因式分解.例如,对于3x2+11x+10来说,因为1×3=3,2×5=10,1×5+3×2=11,如图所示,所以3x2+11x+10=(x+2)(3x+5).
三、方程的解集
1.思考:(1)一元一次方程kx+b=0(k≠0)的根是什么?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是什么?
2.新课讲授
方程的解(或根)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一般地,把一个方程所有解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方程的解集.
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有关恒等式进行代数变形,可以得到一些方程的解集.
3.做一做:求方程x2+3x+2=0的解集.
4.想一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中一定有两个元素吗?
5.经典例题
例2 求方程x2-5x+6=0的解集.
例2说明,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通过因式分解化为
(x-x1)(x-x2)=0
的形式,那么就能方便得出原方程的解集.
例3 求关于x的方程ax=2的解集,其中a是常数.
【尝试与发现】
能直接在等式ax=2的两边同时除以a,从而得到x=2a吗?为什么?
课堂练习
1.设集合A={1,2,3},B={x|3x2-4mx+1=0},若A∩B={1},则m=( )
A.1B.-12C.12D.-1
2.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ac=bc,那么a=b
C.如果a=b,那么ac=bc
D.如果a2=3a,那么a=3
3.关于x的方程x2+px-2=0的解是1和q,则p= ,p+q的值为 .
核心素养专练
1.已知U={2,1,0},M={x∈R|x2-2x=0},则∁UM=( )
A.{0}B.{1,2}
C.{1}D.{1,0,2}
2.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
A.x2+7x+10=(x+2)(x+5)
B.x2-2x-8=(x-4)(x+2)
C.y2-7y+12=(y-3)(y-4)
D.y2+7y-18=(y-9)(y+2)
3.(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方程2x2-x-1=0的解集是{1,2}
B.方程-6x2-x+2=0的解集是-23,12
C.若方程ax2+8ax+21=0的解集是{-7,-1},那么a的值是3
D.如果集合A={x|ax2-2x-1=0}只有一个元素,则a的值是-1
4.已知集合A={-1,2},B={x|ax=1},若B⊆A,则由实数a的所有可能的取值组成的集合为 .
5.若集合A={x|x2+2x-8=0},B={x|x2+2(a+1)x+2a2-2=0},则当a=1时,A∩B= ;若A∩B=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6.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3x+2; (2)2x2-7x+3;
(3)10(x+2)2-29(x+2)+10.
7.已知集合A={x|x2+ax-6=0},B={x|x2+bx+c=0},且A≠B,A∪B={-2,3},A∩B={-2},求a,b,c的值.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略
课堂练习
1.A 2.B 3.1 -1
核心素养专练
1.C 2.D 3.BC 4.0,-1,12
5.{-4} a≥3或a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第2课时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全集与补集,与补集有关的参数的范围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2.1 等式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导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恒等式,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方程的解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学案,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