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探究新知,命题的结构,已知事项,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的真假,真命题,假命题,定理与证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1=∠2时,一定有a∥bB.当a∥b时,一定有∠1=∠2C.当a∥b时,一定有∠2-∠1=90°D.当∠1+∠2=180°时,一定有a∥b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 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 角互补;(3)对顶角相等;(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像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prpsitin).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3)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90º,那么这两个角互余.(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下列各组命题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许多数学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连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连接的部分是结论.
上面练习题中哪些命题是正确的,哪些命题是错误的?(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2)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同旁内角互补;(5)对顶角相等.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1.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 AB⊥CD ,垂足为 O ,那么∠AOC = 90°.
题设:如果 AB⊥CD ,垂足为 O ,结论:∠AOC = 90°.
(2)如果∠1=∠2,∠2=∠3,那么∠1=∠3.
题设:如果∠1=∠2,∠2=∠3,结论:∠1=∠3.
题设:如果两条直线平行,结论:同位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 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也垂直于另一条;(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3)如果 | a | = | b |,那么 a = b ;(4)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上面练习第 2 题中的(1)(4)(5)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therem).定理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命题 1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
请判断下列两个命题的真假,并思考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
命题 2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命题 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
(1)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呢?
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
这条直线也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另一条.
(2)命题 1 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3)你能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它是真命题吗?
已知:b∥c, a⊥b .
证明:∵ a⊥b(已知), ∴∠1 = 90º (垂直的定义).又∵ b∥c(已知),∴∠1 =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 ∠1 = 90º(等量代换). ∴ a⊥c(垂直的定义).
例 如图,已知:直线 b∥c,a⊥b. 求证:a⊥c.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
命题 2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
你能否举例说明“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如图,OC 是 ∠AOB 的平分线,∠1 = ∠2 ,但它们不是对顶角 .
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
1.命题的定义及构成:
表示判断性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是在今后推理中经常作为依据的一种真命题.但不是所有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都把它当作定理;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就叫证明.
例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①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④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⑤如果AB⊥CD,垂足是O,那么∠AOC=90°.
解:①题设: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结论:这两个数的和为0;②题设:两直线平行;结论:内错角相等;③题设: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数;结论:结果仍是等式;④题设: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结论:这两个数相等;⑤题设:AB⊥CD,垂足是O;结论:∠AOC=90°.
例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若a>b,则a2>b2; (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
解:(1)(2)是假命题,(3)(4)是真命题.
2.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只要举出一个______,它符合命题的______,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
1.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________,也可以是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①若∠1=60°,∠2=60°,则∠1=∠2;②同位角相等吗?③画线段AB=CD;④如果a>b,b>c,那么a>c;⑤直角都相等.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⑤
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若|x|=2,则x=2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任何一个角都比它的补角小D.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
证明:∵AD∥BE,∴∠A=∠CBE.∵∠1=∠2,∴AC∥DE,∴∠E=∠CBE,∴∠A=∠E.
3.如图,已知AD∥BE,∠1=∠2.求证:∠A=∠E.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延长线段AB,命题的形式,如果那么,命题的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题设成立,结论一定成立,真命题,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假命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一等奖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探索新知,命题的定义,巩固练习,命题的结构,课堂小结,定理证明,如果那么,定义结构形式分类,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3.2 命题、定理、证明一等奖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已知事项,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图5-3-21,图5-3-22,角平分线的定义,∠ABC,等量代换,判断一件事情,真命题,假命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