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若实数、满足且,则关于的一次函数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2、已知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是( )A.-3 B.3 C.±3 D.±23、某种摩托车的油箱最多可以储油10升,李师傅记录了他的摩托车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千米)的关系,则当0≤x≤500时,y与x的函数关系是( ).x(千米)0100150300450500y(升)1087410 A.正比例函数关系 B.一次函数关系C.二次函数关系 D.反比例函数关系4、一次函数y1=kx+b与y2=mx+n的部分自变量和对应函数值如表:x…﹣2﹣1012…y1…12345… x…﹣2﹣1012…y2…52﹣1﹣4﹣7…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mx+n的解集是( )A.x>0 B.x<0 C.x<﹣1 D.x>﹣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的取值( )A.小于0 B.等于0 C.大于0 D.非负数6、某商场为了增加销售额,推出“元旦销售大酬宾”活动,其活动内容为:“凡一月份在该商场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以上者,超过100元的部分按9折优惠.”在大酬宾活动中,小王到该商场为单位购买单价为60元的办公用品x件(x>2),则应付货款y(元)与商品件数x的函数关系式( )A.y=54x(x>2) B.y=54x+10(x>2)C.y=54x-90(x>2) D.y=54x+100(x>2)7、某工厂投入生产一种机器,每台成本y(万元/台)与生产数量x(台)之间是函数关系,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y与x之间的解析式是( )x(单位:台)102030y(单位:万元/台)605550A.y=80- 2x B.y=40+ 2xC.y=65- D.y=60-8、如图,在Rt△ABO中,∠OBA=90°,A(4,4),且,点D为OB的中点,点P为边OA上的动点,使四边形PDBC周长最小的点P的坐标为( )A.(2,2) B.(,) C.(,) D.(,)9、点A(﹣1,y1)和点B(﹣4,y2)都在直线y=﹣2x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 )A.y1>y2 B.y1<y2 C.y1=y2 D.y1≥y210、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的是( )A.圆的面积S与它的半径rB.三角形面积一定时,某一边a和该边上的高hC.正方形的周长C与它的边长aD.周长不变的长方形的长a与宽b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一次函数x+4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C是x轴上的一动点,连接BC,将沿BC所在的直线折叠,当点A落在y轴上时,点C的坐标为_____.2、一次函y=kx+b(k≠0)的图象可以由直线y=kx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______平移;当b<0时,向______平移).3、正比例函数y=kx (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______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4、一次函数y=﹣2x+7的图象不经过第 _____象限.5、如图,已知函数y=a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当ax+b≤kx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国庆期间,小龚自驾游去了离家156千米的月亮湾,如图是小龚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1)求小龚出发36分钟时,离家的距离;(2)求出AB段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3)若小龚离目的地还有72千米,求小龚行驶了多少小时.2、已知点,和直线,则点到直线的距离可用公式计算,例如: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因为直线,其中,.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2)已知的圆心的坐标为,半径为,判断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已知互相平行的直线与之间的距离是,试求的值.3、甲、乙两人相约周末登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米)与登山时间(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______米;(2)求出甲距地面的高度与登山时间的关系式,并指出一次项系数的实际意义;(3)若乙提速后,乙登山上升速度是甲登山上升速度的3倍,则在整个爬山过程中,登山多长时间时,甲乙两人距离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4、如图,已知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将△AOB沿直线CD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CD与x轴交于点C,与AB交于点D.(1)点A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 ;(2)求OC的长度,并求出此时直线BC的表达式;(3)过点B作直线BP与x轴交于点P,且使OP=OA,求△ABP的面积.5、已知 A、B 两地相距 3km,甲骑车匀速从 A 地前往 B 地,如图表示甲骑车过程中离 A 地的路程 y 甲(km)与他行驶所用的时间 x(min)之间的关系.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甲骑车的速度是 km/min;(2)若在甲出发时,乙在甲前方 1.2km 的 C 处,两人均沿同一路线同时匀速出发前往 B 地,在第 4 分钟甲追上了乙,两人到达 B 地后停止.请在下面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乙离 B 地的距离 y 乙(km)与所用时间 x(min)的关系的大致图像;(3)在(2)的条件下,求出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分析】根据实数、满足可知,、互为相反数,再根据,可确定、的符号,进而确定图象的大致位置.【详解】解:∴实数、满足,∴、互为相反数,∵,∴,,∴∴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的符号.2、A【解析】略3、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根据函数图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故y与x的函数关系是一次函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画一次函数图象,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分析】根据统计表确定两个函数的增减性以及函数的交点,然后根据增减性判断.【详解】解:根据表可得y1=kx+b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y2=mx+n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且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是(﹣1,2).则当x>﹣1时,kx+b>mx+n.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确定增减性以及交点坐标是关键.5、C【解析】【分析】一次函数过第一、二、三象限,则,根据图象结合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正半轴,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一次函数过第一、二、三象限,则”是解本题的关键.6、B【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则销售价超过100元,超过的部分为,即可得.【详解】解:∵,∴销售价超过100元,超过的部分为,∴(且为整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7、C【解析】略8、C【解析】【分析】先确定点D关于直线AO的对称点E(0,2),确定直线CE的解析式,直线AO的解析式,两个解析式的交点就是所求.【详解】∵∠OBA=90°,A(4,4),且,点D为OB的中点,∴点D(2,0),AC=1,BC=3,点C(4,3),设直线AO的解析式为y=kx,∴4=4k,解得k=1,∴直线AO的解析式为y=x,过点D作DE⊥AO,交y轴于点E,交AO于点F,∵∠OBA=90°,A(4,4),∴∠AOE=∠AOB=45°,∴∠OED=∠ODE=45°,OE=OD,∴DF=FE,∴点E是点D关于直线AO的对称点,∴点E(0,2),连接CE,交AO于点P,此时,点P是四边形PCBD周长最小的位置,设CE的解析式为y=mx+n,∴,解得,∴直线CE的解析式为y=x+2,∴,解得,∴使四边形PDBC周长最小的点P的坐标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将军饮马河原理,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和将军饮马河原理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分析】由直线y=-2x的解析式判断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再结合点的坐标特征解题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中一次项系数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4<-1,∴y1<y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0、C【解析】【分析】分别列出每个选项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关系式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 所以圆的面积S与它的半径r不成正比例,故A不符合题意; 所以三角形面积一定时,某一边a和该边上的高h不成正比例,故B不符合题意; 所以正方形的周长C与它的边长a成正比例,故C符合题意; 所以周长不变的长方形的长a与宽b不成正比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个变量成正比例,掌握“正比例函数的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2,0)或(-,0)【解析】【分析】由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A、B的坐标,进而求得OA、OB、AB,分点C在x轴正半轴和在x轴负半轴,利用折叠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OC即可.【详解】解:当x=0时,y=4,当y=0时,x=-3,∴A(-3,0),B(0,4),∴OA=3,OB=4,∴,设点A的对应点为A1,OC=x,当点C在x轴正半轴时,如图,根据轴对称性质得:BA1=AB=5,OA1=5+4=9,CA1=AC=3+x,在Rt△A1OC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x=12,即OC=12,∴点C坐标为(12,0);当点C在x轴负半轴时,如图,根据折叠性质得:BA1=AB=5,OA1=5-4=1,CA1=AC=3-x,在Rt△A1OC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即OC= ,∴点C的坐标为(-,0),综上,点C的坐标为(12,0)或(-,0),故答案为:(12,0)或(-,0).【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折叠性质、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熟练掌握轴对称性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解答的关键.2、 上 下【解析】略3、原点【解析】略4、三【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2x+7判断出k、b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y=﹣2x+7中,k=﹣2<0,b=7>0,∴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故答案为:三.【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y=kx+b(k为常数,k≠0),当k>0,b>0,y=kx+b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当k>0,b<0,y=kx+b的图象在一、三、四象限;当k<0,b>0,y=kx+b的图象在一、二、四象限;当k<0,b<0,y=kx+b的图象在二、三、四象限.5、 x ≥-4【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函数和交于点P(-4,-2),即可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根据函数图像可知,当时,.【详解】解:根据图像可知,函数和交于点P(-4,-2),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由图像可知,当时,,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三、解答题1、 (1)36千米(2)y=90x-24 (0.8≤x≤2)(3)1.2小时【解析】【分析】(1)由OA段可求得此时小龚驾车的速度,从而可求得36分钟离家的距离;(2)用待定系数法.AB段过点A与B,把这两点的坐标代入所设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3)由题意可得小龚离家的距离,根据(2)中求得的函数解析式的函数值,解方程即可求得x的值,从而求得小龚行驶的时间.(1)在OA段,小龚行驶的速度为:48÷0.8=60(千米/时),36分钟=0.6小时,则小龚出发36分钟时,离家的距离为60×0.6=36(千米);(2)由图象知: ,设AB段的函数解析式为: 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上式得: 解得: ∴AB段的函数解析式为(0.8≤x≤2)(3)由图象知,当小龚离目的地还有72千米时,他已行驶了156−72=84(千米)所以在中,当y=84时,即,得即小龚离目的地还有72千米,小龚行驶了1.2小时.【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等知识,数形结合是本题的关键.2、 (1)(2)相切,理由见解析(3)或【解析】【分析】(1)将点直接代入距离公式计算.(2)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将距离与半径比较,判断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3)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计算该点到的距离,可求得.(1)因为直线,其中,,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2)因为直线,其中,,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直线相切.(3)在直线上取一点,根据题意得,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因为直线,其中,,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即:,解得:或.【点睛】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应用,解题关键是能够理解题目中距离的计算公式,并能结合圆、另一条直线进行计算.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3、 (1)30;(2)y=10x+100;一次项的系数是表示甲登山的速度;(3)3或10或13分钟【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直接得到答案;(2)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3)求出甲登山速度,由此求出乙登山的函数解析式,列方程当10x+100−(30x−30)=70时,解得,当30x−30−(10x+100)=70时,当300−(10x+100)=70时,解方程即可.(1)解:由图象可得b=15÷1×2=30米,故答案为:30.(2)解:设甲距地面的高度与登山时间的关系式y=kx+m,由图象可得,过点C(0,100)、D(20,300),∴,解得,∴甲距地面的高度与登山时间的关系式y=10x+100;一次项的系数是表示甲登山的速度;(3)解:甲登山速度为(300-100)÷20=10(米/分钟),当0≤x≤2时,y=15x;当x≥2时,y=30+10×3(x-2)=30x-30.当y=30x-30=300时,x=11.甲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100(0⩽x⩽20),当10x+100−(30x−30)=70时,解得:x=3;当30x−30−(10x+100)=70时,解得:x=10;当300−(10x+100)=70时,解得:x=13.∴登山3分钟、10分钟或13分钟时,甲乙两人距离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正确理解函数图象并应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4、 (1)(4,0),(0,3)(2),y=﹣x+3(3)3或9【解析】【分析】(1)令x=0和y=0即可求出点A,B的坐标;(2)连接BC,设OC=x,则AC=BC=4﹣x,在Rt△BO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即可;(3)先求出点P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1)解:令y=0,则x=4;令x=0,则y=3,故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3).故答案为:(4,0),(0,3);(2)解:如图所示,连接BC,设OC=x,∵直线CD垂直平分线段AB,∴AC=CB=4﹣x,∵∠BOA=90°,∴OB2+OC2=CB2,32+x2=(4﹣x)2,解得,∴,∴C(,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3)解:如图,∵点A的坐标为(4,0),∴OA=4,∵OP=OA,∴OP=2,∴点P的坐标为(2,0),P′(﹣2,0),∴AP=2,AP′=6,∴S△ABP=AP•OB=×2×3=3S△ABP′=AP′•OB=×6×3=9, 综上:△ABP的面积为3或9.【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5、 (1)0.5(2)见解析(3)(,),它的意义是当出发min后,乙离B的距离和甲离A地的距离都是km【解析】【分析】(1)由甲骑车6min行驶了3km,可得甲骑车的速度是0.5km/min;(2)设乙的速度为x km/min,求出乙的速度,可得乙出发后9min到达B地,即可作出图象;(3)由y甲=0.5x,y乙=1.8-0.2x,可得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它的意义是当出发min后,乙离B的距离和甲离A地的距离都是km.(1)解:甲骑车6min行驶了3km,∴甲骑车的速度是3÷6=0.5(km/min),故答案为:0.5;(2)解:设乙的速度为x km/min,由题意得0.5×4-4x=1.2,∴x=0.2,又A、B两地相距3km,A、C两地相距1.2km,∴B、C两地相距1.8km,∴乙出发后1.8÷0.2=9(min)到达B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乙离B地的距离y乙(km)与所用时间x(min)的关系的大致图象如下:(3)解:由(1)(2)可知,y甲=0.5x,y乙=1.8-0.2x,由0.5x=1.8-0.2x得x=,当x=时,y甲=y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它的意义是当出发min后,乙离B的距离和甲离A地的距离都是km.【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求出甲、乙速度从而列出函数关系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27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次函数的大致图象是,如图,已知点K为直线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直线分别与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