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整套语文统编五四版四年级下册授课教案
- 2.乡下人家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3.天窗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口语交际:转述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5琥珀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4*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4*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品味感悟,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4三月桃花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绮、谈”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3.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学情分析在四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在此基础上,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样是“抓住关键词句”,但阅读要求由“理解内容”,提升为“初步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PPT、音频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1.我读了( )遍课文。2.我做到了:正确正确、流利二.生字新词1.读读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绮丽 应和 谈心 纤细 回旋2.写写课文中的生字,难写的多写几遍三.整体感知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做批注默读课文,在文中标标画画优美的语句,想象画面并做批注。第二课时一、导入 1.教师播放音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你能听到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描写这美妙春景的。 2.导入新课(1)读课题(2)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这桃花水又是指什么呢?二、检查预习1.认读词语(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绮丽 应和 谈心 纤细 回旋(2)重点纠错:读好多音字(应和) 2.理解词语(1)你知道绮丽是什么意思吗?(2)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换词理解(3)出示句子: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这里绮丽可以换成什么词呢?通过换词理解我们知道了绮丽就是鲜艳美丽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说绮丽的景色、绮丽的山水等等。三、整体感知 1.结合课前预习,交流: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复习旧知:在《天窗》这一课我们学到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段意合并法。3.学习新方法:利用中心句概括主要内容。(1)找出本文的中心句。(2)出示: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3)交流:用上这两个中心句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师小结:你看,刚才我们将中心句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5)学生结合自主学习单上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四、品味感悟结合课前预习,交流:你在文中标画了哪些优美的词句,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预设: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1)生自由读并谈感受。(2)小铃铛和丝绸指的是什么?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3)作者开篇就用这么多修辞方法,铺开了这幅美丽的画卷。这么美的画卷,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4)课文的第一段很有特点,你发现了吗? 预设:作者在开头连着使用了两个疑问句。(5)这两个问句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找到的几个关键句,发现前后是相互照应的,一方面是听到的,一方面是看到的。(6)师小结:看来,凡是写美景的作文,这些感官感受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还要融入自己想到的,感悟到的。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1)生自由读,谈感受。(2)师评价:你体会得真好,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还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体会,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能带上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吗?(3)补充资料:农历三月冰雪消融,江河水涨,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所以被人们称为桃花水或桃花汛。 (4)出示图片, 多美的桃花水啊!带上你新的感受与体会再来读读这一段吧。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1)在读这一段时有哪些画面跳入你的眼帘呢?(2)是啊,这潺潺流淌的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一把竖琴,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快,侧耳倾听,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赶快读一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3)生汇报:水声、鸣响、低语、叮当声、铃声。(4)谁来说说,你的耳朵听到了什么声音?(生汇报读课文,师引导学生读出味道来:那忽大忽小的水声、纤细的低语、清脆的叮当声。)(5) 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些奇妙的声音都是三月桃花水发出的。怪不得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同学们看,这就是竖琴(出示图片。)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一下它的声音(播放竖琴声音)。桃花水忽大忽小的声音就是你刚才听到的竖琴的声音,再和着拖拉机的鸣响,多么美妙!你听到了吗?你来读读试试。 (6)师评价:听了孩子们的朗读,我仿佛来到了小溪边,满眼是清澈的春水,耳畔是动听的水声在回荡,让人久久不愿离开。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1)三月桃花水是一首动听的歌,它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小组交流研讨。(3)用刚才学习第3、4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5、6自然段。出示自学指导:①小声地自由读课文;②勾画出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小组交流;③展开想象,体会课文中描写的画面,讲给小组的同学听。(4)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1:在春天的明镜里,我们看到了燕子、垂柳、姑娘……预设2:我们好像听到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快来呀!快来呀!春天多美啊!”我们仿佛看见河边的垂柳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5)指导朗读。这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谁愿意把这种美的感受带给大家?(6)想象画面。你们读得真美,老师也忍不住想到水边走走,去领略三月桃花水的无穷魅力。请大家敞开心灵,闭上眼睛细细聆听,想想:在这幅美景中你还能看到什么?生自由汇报。五、布置作业1.关注写法:同学们看课文的第四、六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自然段结构相似,都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还有排比。而且段末都使用了省略号。2.迁移学法:那么你能想象,桃花水还会听到哪些声音,照出哪些景象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你就是三月的桃花水,你还会听见什么,看见什么呢?选择一处你喜欢的段落进行仿写吧。板书设计4 三月桃花水 什么声音 竖琴 抓住关键词 利用中心句什么光芒 明镜 作业设计仿写一段话:假如你就是三月的桃花水,请你想一想,你还会听见什么,看见什么呢?仿照课文四、六自然段来写一写吧。教学反思 景象有时不是靠讲而能讲出来的,必须由学生进入情景,全身心地投入到字里行间去,品出字的内涵,真实感受到文字所蕴含的美,才能真正理解课文,用自己的真情和语言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被课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描写桃花水美的相关语句,先放手让学生自独自悟,在交流中提高对语句的理解把握,在互读中去品文字的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感受三月桃花水的水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4*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境激趣,触发情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悟,潜心品读,感悟美,总结课文内容,练习,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4*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三月桃花水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