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690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690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690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6907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6907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6907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6907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6907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广东省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各章考点复习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物态变化[配套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课标解读与命题规律,为100℃,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液体热胀冷缩,体温计,温度计使用方法,分度值,银甩回到玻璃泡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1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
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续表)1.《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物质的三态特征,能将物质的形态与自然现象和生活紧密相连;知道生活环境中常
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并学会测量温度;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了解其规律并用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和生活现象.2.预计 2022 年考查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综合能力题为主,占 3~11 分.考查重点是温度计的读数,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物态变化的判断、晶体的熔化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物理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联系.
1.在防范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错误的
)A.它的示数是 38 ℃B.它的分度值是 1 ℃C.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答案:B
2.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保鲜袋里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答案:A
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
列从图象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 25 ℃B.在 BC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 BC 段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 12 min 后物质处于液态答案:A
4.(2020 葫芦岛)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B.林立的冰川D.洁白的雾凇
A.晶莹的露珠C.变小的干冰答案:C
5.“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的脸”,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国的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其中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太阳出来后,雾气会慢慢散去,这是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 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液化 汽化 吸热
考点 1 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1.温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________.摄氏温标中,在标准大气压下,把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0 ℃;把________的温度规定
2.温度计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一般可分为实验用
温度计、寒暑表以及_________.
(1)估:估计被测物体的大概温度.
(2)选:根据需要选择_________和______合适的温度计.(3)看:使用前先看清温度计的________和_______.(4)放:测量时,温度计的________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_和侧壁.
(5)读:待示数________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_______,温度计的_______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4.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使用时________离开人体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先将管内的水
考点 2 物态变化
1.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相互转化就叫做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固体可分为_____和非晶体两大类.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__________.常见的非晶体有蜡、________、________和沥青.它们熔化通常是受热先变软,然后再慢慢变成液体,在这个过程中,温度
__________.
(2)凝固: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晶体凝固过程中要________ 热,温度________ ,非晶体凝固过程中也要
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的.晶体处于熔点或凝固点时,可能是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态,
还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3.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升华
过程要________热.
(2)凝华: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凝华
考点 3 水循环和节约用水
1.水的三态及水循环:
(1)太阳照射到江、河、湖、海,水经过________过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气温较低的高空,经过________过程变成小水珠或经过________过程变成小冰晶,形成云.(2)白云若再遇到冷空气,小水珠互相凝聚成大水珠,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也会凝聚变大,下落时_______变成大水珠落到地面变为雨.
(3)夏天的冰雹,是在高空中的小水珠遇冷________变成小冰晶,小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在冬天,水蒸气急剧降温,直接________变成小冰晶,下落时凝聚变大形成雪.(4)早晨,温度较低,水蒸气以尘埃为核心________成小水珠形成雾;在气温更低的冬天早晨,水蒸气直接________变为
2.在家庭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很多,如随手关好自来水水龙头、 ______________、 用洗碗或洗菜水冲厕所等.
考点 1 温度和温度计
【例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解析:本考点是广东中考的必考点.本考点应掌握的知识点: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2.普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使用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玻璃泡不能碰到杯底或者杯壁,普通温度计不能脱离被测物体读数,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由图知:温度计上10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此时的温度为 39 ℃.
变式拓展:1.如图甲所示,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读数操作正确的是图中________;如图乙所示中的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
考点 2 熔化与凝固【例 2】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
解析:本考点是广东中考的高频考点.在物理中常采用数学图象方法,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本章中应用图象分析的物态变化有:(1)熔化图象.它又包括晶体熔化图象和非晶体熔化图象.两者的区别在于晶体熔化过程是先升温达到熔点,后开始熔化,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后再升温;非晶体是边升温边熔化,没有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2)液体沸腾图象.液体沸腾过程中,先升温达到沸点后开始沸腾,温度保持不变.(3)凝固图象,是熔化图象的相反过程.晶体凝固时先降温达到凝固点,凝固放热,温度不变,凝固完后再降温;非晶体边凝固边降温.各图象如下图所示,平行于时间坐标的线段对应的是熔化(凝固)或沸腾过程,线段对应的温度是熔点(凝固点)或沸
点;同一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物质在熔点温度时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本题根据图象可知,C、D 选项没有温度保持不变的直线,所以 C、D 不是晶体,因此排除;A 选项不断吸收热量,在某段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熔化图象.B 选项不断放出热量,在某段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凝固图象.
2.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答案:A
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5 min 物质温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正在吸热熔化B.5~15 min 物质虽然温度不变,但该物质分子热运动变快C.该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0 ℃D.该物质在第 5 min 和第 15 min 温度相等,故内能相等答案:C
考点 3 汽化与液化
【例 3】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 a 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中“a”“b”“c”或“d”).
解析:本考点是广东中考的高频考点.本考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例 4】(双选)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B.用电吹风热风挡把湿头发吹干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D.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
解析:A 选项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阻断了空气的流动,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B 选项用电吹风热风挡把湿头发吹干,可加快空气的流动,同时,电吹风吹出的是热风,提高了液体的温度,能够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C 选项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阻断了空气的流动,降低了温度,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D 选项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既提高了温度,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又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能够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
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B.露的形成 D.自然界中雪的形成
A.冰化成水C.冰冻的衣服干了答案:B
5.为确保 2022 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
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考点 4 升华与凝华【例 5】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
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
)B.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C.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D.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解析:本考点是广东中考的高频考点.水的三态变化是中考的重点,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
浮在地面附近空气中,因此雾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云是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到冷气流液化成为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因此云包括水蒸气的液化和凝华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在 0 ℃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 0 ℃,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 0 ℃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雾凇”和霜都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类似的还有寒冷的冬天,在我国北方一些地方的窗玻璃上常常出现冰花.
本题中 A 选项雪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所以 A 是错误的;B 选项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所以 B 是正确的;C 选项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所以 C 是错误的;D 选项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所以 D 是错误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37℃,B38℃,C385℃,D39℃,或“放热”,名师点拨,答案A,答案丙,答案低B20,故答案为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关现象,护环境的意识,的方法,图象你相信吗,好为什么,填写物态变化,名师点拨,答案A,答案热胀冷缩,答案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关现象,护环境的意识,的方法,图象你相信吗,好为什么,填写物态变化,名师点拨,答案A,答案热胀冷缩,答案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