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第1课时课时训练
展开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时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基/础/达/标(限时10分钟)
1. 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出现“白夜”的最低纬度要比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低18度。“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 吸收作用 B. 反射作用 C. 散射作用 D. 折射作用
2. 下图为浙江某城市郊区的温室大棚。大棚顶部覆有可以收放的黑色遮光布。黑色遮光布的作用和原理是( )
A. 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棚内保温
B. 截留地面辐射,使大棚内保温
C. 反射太阳辐射,使大棚内降温
D. 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棚内降温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 该日不同时段的天气状况最不可能的是( )
A. 8:00 到 10:00 多云 B. 12:00 到 14:00 晴
C. 14:00 到 16:00 多云 D. 18:00 到20:00 晴
4.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下列哪些要素有关( )
①太阳高度;②纬度位置;③地势高低;④天气状况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菜农常会在大棚内墙悬挂光亮镜面膜,其作用是可以反射阳光,增加棚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下图为在我国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5~6题。
5. 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墙 B. 南墙 C. 东墙 D. 西墙
6. 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素/养/提/升(限时10分钟)
7. 右图地区全年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 散热、防风沙 B. 驱寒保暖
C. 接受“日光浴” D. 穿着和运动
8.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下图中数码代表各种辐射。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
A. 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 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 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 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9. 太阳辐射在地区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某地理学习小组以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蓝本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据图可知,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
1.C 【解析】结合材料,“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散射作用将太阳光线散射向四面八方,使天空不见太阳、仍是亮的。
2.D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黑色遮光布覆盖在大棚顶部,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但吸收的能量并没有进入棚内,因此不会使大棚内保温,A错误;黑色遮光布覆盖在大棚顶部的外面,截留的地面辐射大多不能进入大棚,因此对大棚内的保温作用不明显,B错误;黑色遮光布的反射率低,吸收能力强,因此黑色遮光布覆盖在大棚顶部不是为了反射太阳辐射,C错误;图示温室大棚位于南方地区的浙江,夏季太阳辐射很强,如果大量进入温室会使温室温度太高,影响作物生长,因此黑色遮光布覆盖在大棚顶部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使得进入大棚内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大棚内降温,D正确。
3.B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该日的昼长大约14小时,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左右,北京时间12~14 点之间为当地时间的12时左右,如果晴天的话,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应当最大(因为此时太阳高度最大)。
4.D 【解析】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经过的大气路程越短,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量越集中,①对。纬度越低,年均正午太阳高度越大,②对。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到达地面的越多,③对。阴天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到达地面的就少,④对。
5.A 【解析】冬春季节,太阳光照条件较差,正午阳光照射北墙,在北墙悬挂镜面膜,可以通过反射阳光增强棚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6.D 【解析】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削弱过强的太阳辐射,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并减少作物水分蒸腾。黑色尼龙网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也不能阻止或增加地面辐射。
素养提升
7.A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应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宽松的长袍有利于散热,白色反射太阳辐射强,吸收太阳辐射小;热带沙漠气候风沙比较大,长袍和头巾有利于遮挡风沙。
8.A 【解析】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可以吸收、反射太阳辐射,从而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①减弱,A正确;微粒不直接影响被大气吸收的②,因其处于19千米高空,对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传递影响较小,对到达地面的③、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影响不大,对这些因素影响,不是缓解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B、C、D错误。
9.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太阳能见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体不易扩散,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复习练习题,共6页。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共4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图中所示地区, 游客在此地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