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705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705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705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共10页。
第四单元检测卷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积累(30分)1.默写唐代杜牧的《泊秦淮》一诗。(4分) , 。 , 。2.依据课文填空。(4分)(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3)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4)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3.根据提示默写。(4分)(1)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所说“ , 。”只要我们将眼光放得高远,操正义、铸伟业,就无所畏惧、不可战胜。(2)《陋室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4分)泊 秦 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第一句两个“笼”字用的好,请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对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其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___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 ③可爱者甚蕃_________ ④陶后鲜有闻_________ 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草木之花A.渔人甚异之 B.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C.怅恨久之 D.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8.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莲花自喻,两段选文作者在表达志趣方面有什么共同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11-13题。(10分)①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②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③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④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⑤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选文通过哪几件事来反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格?请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①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第④段画线句是否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请具体分析。(2分)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14-17题。(14 分)家风①《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的“义方”就是良好的家训。②何谓家训?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它润物细无声,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③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熏陶的干才。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它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这样的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④徽州的《家训》《家规》《祖训》《族法》等,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儒家传统修齐治平的注解。修身,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齐家,调解宗族关系,保证宗族和睦;治国,遵守家法国律,践行太祖圣谕;平天下,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比较著名的绩溪章氏《章氏家训》,寥寥196字,分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5篇。其主要内容就是把耕读作为传家之宝,俭勤作为发家之道……徽州家训,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⑤民间,在决定女儿婚姻之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叫察亲,即女方组织亲朋好友到男方家考察,了解的不仅是硬件,最重要的是对男方家人的品行、邻里关系作一个全面把握,说白了就是全面了解男方家庭的家训家风。⑥家训家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传承、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美好家风。⑦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家族子孙或家训体现出来的处世风范。培育良好家风,一个关键点就是培育家庭美德。孩子是家庭的继承人,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家庭美德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备元素。每一个家庭都应通过日常要求、家庭格言等丰富的教育形式,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等美德,教育子女走正道、讲规矩,引导子女端正人生态度。让它成为融化在子女血液中的气质,沉淀在子女骨子里的品格。⑧培育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首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懂得感恩,崇尚勤俭,乐于奉献,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方能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作家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中国近代的进步学者,酷爱读书,涉猎广泛,杨绛在这样的诗书世家中成长,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博览群书,这为她日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要通过家教传承良好的家训,培育美好的家风,给子女的人生系上良好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进而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人。⑨家风凝成国风,国风系于家风。今天我们谈论家训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进当下,也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文明国家、和谐社会。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家风”的认识?(不少于3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6分)光荣的父辈①近来屡被问及,儿子出生,你有何变化?②我想了想,说,儿子到来,我的忧愁成倍增加。这不完美的生活环境,这不及格的现实世界,这群不称职的父辈,为新生命埋伏了太多的敌人。而婴儿却被蒙在鼓里,他们从完美的大自然母腹中,从最柔软的乌托邦里,满心欢喜地跑来,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③婴儿,那么“小”又那么“新”,这让他们有了一抹无辜和神圣,足以让天下人心生爱怜并自惭形秽。在赤裸的婴儿身上,你看不到年份,时代和社会的蛛丝马迹,今天“哇哇”大哭的这个婴儿,和一千年前的那个婴儿是同一个,并无二致,博客上,有网友留言,说:“你头像的娃娃照片和我家娃姓特像!”我激动地回复:“婴儿都非常像,我觉得,婴儿是天下人共同的孩子……”生命在很小很小的时候,都非常像,他故意让你分不清谁是谁家的,这很好,这样,孩子就能轻易缴获天下人的爱怜。是的,自从儿子降生,我看每个婴儿的目光都是一样的,心里的柔软都是一样的。那微小的体重,会激起你心里巨大的水花,你会有一种甜蜜的沉重和責任感;那汪从未滑过阴影的眸子,会增添你奋斗的冲动和正义感,你会陡然觉得,作为“父辈”,自己就像一棵树,高大而正直,身披霞光。④儿童节前,一家报纸约我写点话,给初来乍到的小人儿,其实,我对孩子没啥可说的,我想的是自己的同类——为人父母者。⑤在家庭单元内,在一对成人和亲子之间,爱,显得崇高而结实,每个人都爱怀里的孩子,孜孜以求他的前途和未来,皆甘愿含己哺子,以自己的亏损来滋补孩子。但若换个角度,跳出血缘和家族,论及所有父母和所有孩子,一代人和下代人之间的全盘关系时,荒谬来了,这群父辈竟是最自私、冷漠、贪婪和不可理喻的。睁眼看看吧,他们决心把一个怎样的世界交付给后代呢?疯狂地采掘、吞噬、排泄、挥霍,毁坏、透支,江河、土壤、森林、矿产、能源、海洋乃至大气……除了亿万吨垃圾,他们可曾想给后代留下什么?可居住土地锐减,大量淡水被污染,也许将来,连新鲜空气都要像牛奶一样装进袋子里了,谁有钱谁就多吸几口。难道我们今天对孩子的期许,对其学业和智力的督促,就是指望在未来的生存大战中,自家孩子能优先享受那袋空气吗?⑥是时候了,我们该超越血缘和家族对“爱”的观念的限制,换一种大视野和大逻辑,用“家园”替代“家庭”,用“家国”替代“家族”,让“爱”在天下父母和天下孩子之间重新铺开,这才是父母能给孩子的大爱。⑦我们能给孩子的最贵重的礼物是什么?不是存折、股权、房产、门第,是尚能提取的蓝天、净水、森林、祖宗家底!是一个被健康的制度、法律、契约、美德所扶正的社会!你以为他躲得过贫困即能躲过毒大米、毒豆芽、毒牛奶、毒空气吗?后人可重复我们的爱,但不应重复我们的恨,不应重复我们的愤怒和冒烟的心情。⑧当现在的生活在很多方面不及格时,我想,我们必须奋斗,必须投身于改变,有些任务应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完成,否则在未来人的眼里,我们将不是让人尊敬的老人,我们将配不上岁月的爱戴。怀抱决心、共识和紧迫感行动起来,为天下孩子尽一项集体义务。这样的一代父辈,才能分娩出下一梯队的美好人生,我们对子孙的祝福才诚实有效,我们才是怀揣真爱的父辈,才是光荣的一代父辈。(原文/王开岭,基于命题需要改写)18. 第②段中,作者面对新生命的降临却说“我的忧愁成倍增加”,请简要概括其原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第③段中,作者强调婴儿的相同相似,其意图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第⑤段中,作者说“荒谬来了”,这里的“荒谬”指的是“父辈”什么样的行为?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作者认为,“父辈”该怎么做才算是“光荣的父辈”?请结合⑥~⑧段内容分条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写作(5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间你我他,路旁虫鸟花,案头诗书画……生活中,万事万物大都普通。普通,意味着平常、平凡;普通,有时又能绽放出不平常的色彩,迸发出不平凡的力量。 请根据以上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和感受,可以发表议论和看法。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第四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古诗文积累(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1)独怆然而涕下(2)落红不是无情物(3)可怜夜半虚前席(4)濯清涟而不妖3.(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二)4.两个“笼”字将轻烟、寒水、月光、细沙四种景物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组成一幅朦胧淡雅的水边夜色图,勾画了秦淮河两岸凄清迷离的画面。5..不满愤慨之情。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家衰败之际还有人沉迷酒色之中,表达了作者对达官贵人的愤慨和不满,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三)6.①闻名;②使....劳累 ③多 ④很少7.B
8.①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②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9.晋/陶渊明/独爱菊10.甲文作者志远高而不拘俗,乙文作者出淤泥而自身洁。共同点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11.①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为吕叔湘描文章标点。②叶圣陶先生同“我”修润课本,谦虚恳切同我商量。③叶圣陶先生送别客人并鞠躬感谢,注重礼节。④“我“拜访叶圣陶先生不遇,先生复信深表悔恨。12.①“罩”,动词,笼罩、覆盖的意思,在文中指“我”的心里被悲哀所笼罩,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叶圣陶先生在除夕之夜突然离世的无限悲痛。②“竟”,副词,居然、出人意料的意思,表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可贵之处,表达了作者对于当下社会像叶圣陶先生这样宽厚待人的人越来越少的惊讶和感慨,流露出对于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和对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赞美。具有“写话”的风格。陶行知先生的观点是写文章就是“写话”,要念着顺口听着顺耳,而画线的这个句子就符合这一特点,没有多余的词藻和修饰的内容,没有冗长的句式,如同日常说话,行文自然,简洁朴实。(二)14.只有传承、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美好家风。15.引出下文有关家训的论述,充当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引用《三字经》中的话,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6.举例论证,列举杨绛父亲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杨绛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培养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的观点,进而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 17.示例: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能给子女的人生系上美好品性的“第一粒扣子”,我的家族有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我耳濡目染,也养成了生活简朴,不乱花钱的好习惯,终生受益。(三)18.新生命将面临很多危险却浑然不知。 19. (1)点明“婴儿是天下人共同的孩子”。(2)唤醒“父辈”对天下孩子的责任。 20.一方面谋划孩子的前途和未来,另一方面却破坏天下孩子的前途和未来。 21.(1)超越血缘和家族去爱天下孩子(改变观念)。(2)给天下孩子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奉献礼物)。(3)赶快行动起来去改变现状(做出行动)。三、写作(50分)22.略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