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宇宙中的地球 课后精练-湘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708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 宇宙中的地球 课后精练-湘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708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达/标(限时6分钟)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读图完成1~2题。
1.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
B.“鹊桥”中继卫星
C.“玉兔二号”探月车
D. 月球
2. 下列不是“嫦娥四号”飞行轨道所属领域的是( )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地月系 D. 太阳系
中国探月工程已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右图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公布的月球勘察轨道器拍摄到的影像,该影像最大细节地展示了迄今为止人类登月计划在月球上留下的印记。据此完成3~4题。
3.“嫦娥三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到最多的天体是( )
A. 星云 B. 行星际物质 C. 彗星 D. 小行星
4. 关于该脚印40年来没有消失的原因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昼夜温差小,风化作用弱
B. 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弱
C. 没有太阳风,搬运作用弱
D. 缺少大气层,风力作用弱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5~6题。
5. 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温度条件 B. 恒星质量
C. 行星体积 D. 大气成分
6. 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 )
A. 金星 B. 地球 C. 木星 D. 天王星
素/养/提/升(限时10分钟)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读下表,完成7~9题。
7. 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比地球质量小
B. 比地球密度小
C. 比地球体积小
D. 距离太阳较远
8. 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 )
A. 火星自转周期长
B. 火星表面温度高
C. 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D. 火星上没有大气
9. 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 火星公转速度快
B. 火星大气密度小
C.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D. 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
10.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
材料二:假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
(1)如果宇宙探测器上要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该这样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他为什么这样说?(提示:信号用电磁波传递,速度为光速,即30万千米每秒。)
基础达标
1.C 【解析】“玉兔二号”探月车在月面上,不属于天体;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鹊桥”中继卫星、月球均为独立于宇宙空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属于天体。
2.A 【解析】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判断,“嫦娥四号”飞行轨道所属领域不属于河外星系。
3.B 【解析】“嫦娥三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接触到的最多的天体是行星际物质,星云、彗星、小行星不属于地月系。
4.D 【解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缺少大气层,风力作用弱,大脚印没有被覆盖;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仍然有风化作用,没有流水侵蚀,太阳风也会影响月球。
5.A 【解析】地球生命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主要取决于行星与恒星的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离恒星越远,这说明可居住带行星的温度条件基本是相同的,故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A正确;图中不能反映恒星质量、行星体积、大气成分对生命的影响。
6.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即太阳位于纵坐标“2”处,那么“生命宜居带”会向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移动,刚好覆盖木星,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木星,C正确。金星、地球位于宜居带内侧,天王星位于宜居带外侧,都不会出现生命。
素养提升
7.D 【解析】火星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外,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较远;质量、密度、体积大小不是影响火星、地球表面大气温度的主要原因。
8.C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火星岩石成分分析确认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 火星距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火星上有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9.B 【解析】陨石是未燃尽的流星体,穿过大气落到行星表面的物质。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密度小,侵入火星大气的天体不能被焚毁; 火星公转速度与地球相似;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不是更易受陨石袭击的原因;火星的宇宙环境和地球一样安全。
10.(1)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
(2)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等。
(3)因为X星球距离地球约5.29光年,信息从该星球传到地球已用了5年多的时间,当地球上的信息传到该星球时,时间已是10年以后了,那时该星球已经毁灭。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我国现代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 具有图示典型海岸景观的国家是, 该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2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2课时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塑造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 沙坝东西两侧的侵蚀作用表现为, 新老两条沙堤的形成,说明该岛,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