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724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724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724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 教案,共6页。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2021·天津南开区模拟)在安纳托利亚高原,数亿年前火山喷吐而出的火山灰和熔岩堆积分别形成凝灰岩和玄武岩层,后经长期风化侵蚀,形成头带“帽子”的圆锥形尖塔,被称为“精灵烟囱”。当地人在岩面上开凿窑洞作为客栈。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1.形成“精灵烟囱”奇特形态的地质作用包括图2中的( )A.①②⑤ B.①③⑤C.①②④ D.②③④2.当地人将“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客栈,其有利条件推断合理的是( )A.凝灰岩质地松软,较易于开凿B.塔形外表坡度大,利排水C.玄武岩面多气孔,利通风透气D.岩体层理清晰,结构稳定答案 1.C 2.A解析 第1题,由图2可知,戊经②变成沉积物,则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沉积物经①变为甲,则①为固结成岩作用,甲为沉积岩。其他岩石可经③变为乙,则③为变质作用,乙为变质岩。丙隆起后经过②变为沉积物,则丙为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的侵入岩。丙由丁变成,则丁为岩浆,⑤代表重熔再生,④为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却凝固,则戊为喷出岩。根据材料可知,“精灵烟囱”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岩浆喷发冷凝、火山灰堆积、风化与侵蚀,故选择①②④,C正确。第2题,凝灰岩由堆积的火山灰经外力作用形成,质地疏松,有利于窑洞的开凿,A正确。安纳托利亚高原降水少,B错。玄武岩的气孔非常细小,对通风作用不大,C错。开凿窑洞会破坏沉积岩的层理,使其结构不稳定,D错。(2021·山东聊城市期末)铁板洲位于长江下游距离河口约600 km的微弯河段,其下游200 m处有一个相邻沙洲——和悦洲,可认为是一对子母洲。下图示意“铁板洲、和悦洲的位置”和“1998年~2016年铁板洲、和悦洲面积变化状况”。据此完成3~4题。3.与和悦洲相比,铁板洲( )A.面积更大 B.距河口较近C.受流水侵蚀更强 D.受流水堆积更强4.1998年~2016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和悦洲面积增大,铁板洲面积减小B.两沙洲面积都减小,和悦洲减小速度较快C.流域内生态环境改善,河流含沙量减少D.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径流季节变化增大答案 3.C 4.C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铁板洲的面积一直小于和悦洲,A错误。和悦洲距河口较近,B错误。铁板洲位于和悦洲的上游,受到的侵蚀作用更强,因此面积下降的更快,C正确,D错误。第4题,由图可知,铁板洲与和悦洲的面积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且铁板洲的面积缩小的更快,A、B 错误。铁板洲、和悦洲的泥沙主要来自长江中上游地区,长江生态环境的治理及上游水库的修建,使泥沙含量减少,沉积量变少,枯水期径流增加,河流沉积作用减缓,侵蚀增强,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沙洲面积减小,C正确,D错误。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6.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答案 5.C 6.C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灰岩岩层与页岩岩层间有一侵蚀面,说明在页岩沉积之前石灰岩被侵蚀,砂岩、页岩除断层附近外呈水平状态,且页岩在下,说明页岩较砂岩先沉积;花岗岩穿过石灰岩、页岩、砂岩三岩层,说明岩浆的侵入发生在砂岩沉积之后;断层附近石灰岩、页岩、砂岩、花岗岩岩层都发生了错动,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然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砂岩、页岩均断裂错位。第6题,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2020·湖南株洲质检)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著名旅游景观“蓝窗”分布在该国戈佐岛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7~8题。7.关于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B.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C.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8.“蓝窗”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 D.人类活动答案 7.A 8.C解析 第7题,据材料可知,“蓝窗”是由石灰岩构成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是在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下沉积形成的,然后受地壳抬升的影响,露出海面,形成岛屿;该地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形成“蓝窗”景观。故A项正确。第8题,“蓝窗”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蓝窗”坍塌,故C项正确。(2020·江苏海安期中)读图,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图甲和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貌类型都是河流侵蚀地貌B.图甲中河谷的横剖面呈槽形C.图乙凹岸侵蚀作用较强,凸岸沉积作用较强D.图甲河段没有沉积作用,图乙河段没有侵蚀作用10.形成图甲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答案 9.C 10.B解析 第9题,根据图名和图中景观可以判断,图甲是河流侵蚀地貌,河谷横剖面呈“V”型;图乙是河流沉积地貌,河流凹岸侵蚀作用较强,凸岸沉积作用较强,A、B错误,C正确。不同河段并不只受一种外力作用影响。上游河段主要受侵蚀作用,但沉积作用也会在地势低洼处存在;下游河段主要受沉积作用影响,但是在不同的岸边(如凹岸)或者河床较高处也存在侵蚀作用,D错误。第10题,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其形成过程是地壳先不断抬升,再经河流强烈的下切侵蚀作用,使河谷不断加深,因此,形成图甲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的下蚀。如图是一种常年被戈壁风沙吹蚀、磨砺而形成的石头景观。据此完成11~12题。11.形成图示岩石“千疮百孔”的独特外貌主要是由于(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风力的沉积作用C.岩性差异和风力侵蚀 D.流水溶蚀作用12.某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察该景观,应选择前往我国( )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答案 11.C 12.B解析 第11题,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该地貌是被戈壁风沙吹蚀、磨砺而形成的,故地貌成因是岩性差异和风力侵蚀。第12题,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多风沙,物理风化作用明显。(2020·陕西蓝田县期末)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读图完成13~14题。13.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张裂作用 ②碰撞挤压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4.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B.日本福岛地震的发生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答案 13.A 14.D解析 第13题,海绵向两侧运动,模拟的是板块的张裂运动,是板块的生长边界,①③正确,选A。第14题,阿尔卑斯山、日本福岛、青藏高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选D。15.青岛某中学学生利用国庆假期进行岩石考察,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许多关于岩石的图片(如下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2分)(1)①图中的岩石是________岩。(1分)(2)纯白而致密的大理石又称汉白玉。泰姬陵就是用汉白玉建造而成的。汉白玉按成因属于________岩,它是在________条件下,由________岩变质形成的。因其色泽美观,被广泛用作________和装饰材料。(4分)(3)去黑龙江五大连池的同学带回了不少五大连池中的岩石,这些岩石大部分都有气孔构造,你能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吗?(2分)(4)湖南张家界红色地层中的岩石最有可能是________岩(成因类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岩石________(填序号)成因与其相似。(4分)(5)青岛崂山“怪石”主要是岩浆岩中的________岩,因其质地坚硬,不易被风化,常呈现圆滑而巨大的岩石形态。(1分)答案 (1)石灰(2)变质 高温高压 石灰 建筑(3)岩浆喷出地表后,温度与压力骤降,气体迅速逸出,形成气孔。(4)沉积 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①(5)花岗(侵入)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