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738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738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738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共11页。
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2.理解人类海洋科学研究的成就。3.人类海洋科学研究的成就。(难点)一、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时间历程航海技术人类对海洋的认识15世纪以前畏惧海洋几乎没有“天圆地方”初步利用沿海航行“鱼盐之利,舟楫之便”15世纪末开始大航海时代环球航海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一战后深化利用蒸汽机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当今可持续发展内燃机和核能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此时段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什么?提示: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二、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时间手段结果1872~1876年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20世纪50~80年代深海钻探技术与海底钻探计划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洋观测计划与相关气候研究揭示了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当今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2.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成果是什么?提示: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15~16世纪,人类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远洋航海?提示: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等。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对海洋的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战争时期,海洋成为屯兵、作战的重要场所;战后海洋又成为食品基地、油气开发基地、旅游娱乐基地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3.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对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提示: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使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提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阶段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人类对海洋的利用15世纪以前“天圆地方”“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对海洋认识扩大,能够航行到远洋与沿海各国的海上贸易与友好往来,加深了中国与所到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15世纪末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地球是圆形的,海洋是一个整体,并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通过环球航行,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近代殖民掠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后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能够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需要一战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战争时期,海洋成为屯兵、作战的重要场所,战后海洋又成为食品基地、油气开发基地、旅游娱乐基地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随着海洋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海洋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重要阵地当今社会有了质的飞跃。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海洋的综合利用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公元前古希腊世界地图(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B ,C ,D ,E ,F ,G 。(2)地图的中心是地中海,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有着怎样的海陆观念?(3)图中缺少了哪些大洲,为什么?【思路点拨】 该地图是公元前古希腊人所作,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人类对世界海陆大势的认识还仅停留在“天圆地方”的阶段,古希腊人即把他们活动的区域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由于当时的航海技术落后,人类还不具备远洋航行的条件,对距离遥远且中间隔有大洋的大洲,古人是认识不到的。从图中可看出,只做出了地中海周围的大洲和大陆,从地中海地区进行分析解答。解析:第(1)题,回答地中海周围的海、海洋、大洲。第(2)题,古希腊人对世界海陆的认识是有限的,只以自己的活动地区为中心绘制地图。第(3)题,地中海周围的大洲有亚、非、欧,少了四大洲,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还不存在远洋航行,视线是有限的。答案:(1)黑海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欧洲 非洲 亚洲(2)古希腊人对海陆的认识范围是有限的,他们认为自己经常活动的地中海区域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制作地图时,将地中海放在中心位置。他们认为地在中间,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3)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由于航海技术落后,古希腊人活动范围有限,主要在地中海附近区域,所以还认识不到这些远隔重洋的大洲。学生分组探究二 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读教材第7页阅读,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人类认识海洋大事记,从中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提示:从给出的时间线索可看出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认识在不断深入。2.1872~1876年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究是什么?提示: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3.人类认识海洋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代,分别是哪三个时代?提示:海洋探险时代、科学研究时代、和平利用时代。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人类认识海洋的三个时代,表解如下: 时间(年)事件主要意义海洋探险时代1405~1433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1492~1504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标志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1498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了印欧航线1519~1522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世界大洋是连续而相通的1768~1779库克完成环南极航行获得了第一批海洋资料科学研究时代1872~1876“挑战者”号环球航行考察现代海洋学研究的真正开始1902ICES成立建立了一系列海洋理论,如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1925~1927“流星号”南大西洋调查1957~1965IIOE1968~1983DSDP1971~1980IDOE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1985~1994TOGA1993GLIVAR和平利用时代1994年11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把世界海洋开发与管理引入一个新时代;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早期人们对海洋的了解更多地来自航海探险,人们对海洋的研究也更多地是为了航海的需要,人类通过航海认识了世界,但恰恰对海洋却知之甚少,直到现在,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加大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读“人类认识海洋大事记树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空白处填入正确的字母。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B.联合国发起“TOGA”C.库克完成环南极航行D.“流星号”的南大西洋调查(2)如果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分为海洋探险和对海洋的研究两个时代,那么在这个树状图中属于海洋探险时代的有 个。(3)在海洋探险时代,人类对海洋有哪些认识?(4)请结合史实将下列事件与对应的意义连起来。①郑和下西洋 a.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 作用过程②深海钻探计划 b.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TOGA和GLIVAR c.标志着大航海时期的到来④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d.最早进行了海洋科学考察⑤达·伽马到达印度 e.标志着现代海洋学研究的开 始⑥麦哲伦环球航行 f.开辟了印欧航线⑦库克环南极航行 g.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 学说⑧“挑战者”号环球航行考察 h.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思路点拨】 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判断各个认识阶段。解析:该题以人类认识海洋大事记树状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海洋的认识。15世纪以前,“天圆地方”占主导地位;哥伦布横渡大西洋被认为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始。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和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使得人类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热带海洋——全球大气研究计划”重点研究的是太平洋的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答案:(1)自上而下依次是:A C D B(2)6(3)初步认识世界海陆分布,大体了解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仅局限在与航海探险相关的海面气象要素、洋流等方面。(4)①——h ②——g ③——a ④——c ⑤——f ⑥——b ⑦——d ⑧——e教材第6页图1.7 16世纪大航海时期的世界地图(图中绘有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先读图识表]——————————————从图中可以看出,麦哲伦航海是一次环球航行,他的这一次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这次航行由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经过大西洋,通过南美洲火地岛,进入太平洋经过菲律宾群岛,后进入印度洋,经好望角,进入大西洋,返回西班牙。——[再演练应用]——————————————1.读图,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共穿过几大板块( )A.3 B.4 C.5 D.62.麦哲伦此次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分别为(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1.D 2.B 第1题,由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可知,其在航行中穿越了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第2题,麦哲伦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先思考再核对答案教材第8页思考【点拨】 从海洋探索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方面回答。【答案】 1.海洋是人类未来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基地,所以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1世纪,人类把海洋研究作为重点,所以称之为“海洋的世纪”。2.海洋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能揭开许多地球之谜。2018年12月10日,“大洋一号”船从位于青岛的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码头起航,前往印度洋、大西洋执行中国大洋52航次科考任务。航程约23 900海里,预计2019年7月完成任务返回青岛。据此完成1~2题。1.第52次科考主要在太平洋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进行,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返回地青岛是东海沿岸城市B.科考船将穿越白令海峡C.出发时南半球昼短夜长对考察十分有利D.科考船可能经过国际日界线2.该材料说明( )A.我国进入了海洋开发的新阶段B.我国现阶段已经对海洋完全认识C.该次科考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过程D.我国已经进入了海洋时代1.D 2.A 第1题,从材料中可知,“大洋一号”返回地青岛是黄海沿岸的重要城市;考察船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考察,不需经过白令海峡;11月份,为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国际日界线穿越太平洋,故科考船有可能穿越。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世界已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时期,“大洋一号”的科考,说明我国已进入了海洋开发的阶段。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地,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1)材料中所述的观点是在人类认识海洋的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2)从材料中可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析:从材料中的描述可知,在此时,美洲已被发现,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隔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渐打破,人们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答案:(1)知道了地球确实是圆的,地球上海洋包围着陆地而且全球连成整体,通过海洋可以到达地球上的各个大陆和岛屿。(2)人类海洋观念的主流从“靠海吃海和就近航海”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了“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的新阶段。4.2020年1月18日,一艘货船从俄罗斯北部唯一的不冻港起航,沿欧亚澳航线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至印度洋,再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经新加坡到上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却成为不冻港,原因什么?(2)穿过英吉利海峡时风急浪高,货船颠簸摇晃,主要是受到 风的影响。船在地中海行驶常会遇到下雨天气,这是为什么?(3)到达新加坡,附近海域风平浪静,这是因为新加坡地处 气压带,气流辐合上升,风力较小。解析:第(1)题,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虽然位于北极圈内,但终年不冻。第(2)题,英吉利海峡受西风带影响,风急浪高。船在地中海行驶常会遇到下雨天气,这是因为地中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而多雨。第(3)题,新加坡地处赤道低气压带。答案:(1)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西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3)赤道低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海岸 学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 海岸带的开发 学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3章 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