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3章 第1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3章 第1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学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常见天气系统,天气图,利用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记住气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及形成。(综合思维)
2.理解不同性质的锋、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掌握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并能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综合思维)
3.关注天气变化,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形成正确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
一、常见天气系统
1.气团
(1)概念: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2)分类
①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
②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
2.锋
(1)概念: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
(2)分类
①冷锋
②暖锋
③准静止锋
[图表点拨] 教材P55图3-1-3、图3-1-4,该图展示出:
(1)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遇到云贵高原的阻挡,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静滞下来,由冷锋变为准静止锋。
(2)贵阳位于冷气团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3)昆明位于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易误点拨] (1)并非所有的锋面均能形成锋面雨。这是因为锋面雨的形成是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因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含量
较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可能有水汽的凝结,也就无法形成降水。
(2)准静止锋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一个地方徘徊不前,锋面来回摆动,并非静止不动。
3.气旋和反气旋
类别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状况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气流
状况
水平
辐合;北半球
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辐散;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垂直
以上升为主
以下沉为主
天气情况
易带来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二、天气图
1.概念、分类及应用
(1)概念: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
(2)分类: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
(3)应用:
①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分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
2.地面天气图的应用及表示方法
(1)应用:分析某地区某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
(2)表示方法
[图表点拨] 教材P58图3-1-9,该图展示出:
(1)西北大部、华北、东北东部、西南、中南等地区受高压控制。
(2)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高原北部等受低压控制,且内蒙古高原即将受冷锋影响。
(3)南海北部有大风。
三、利用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1.高压控制区域
(1)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2)成因:空气下沉,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2.低压控制区域天气:多阴雨天气。
3.等压线疏密与风力大小
(1)等压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大,风速较大。
(2)等压线分布稀疏的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小,风速较小。
(1)暖气团的气温一定非常高。 ( )
(2)锋面过境一定会出现降水。 ( )
(3)准静止锋是静止不动的锋。 ( )
(4)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逆时针辐散。 ( )
(5)2020年北京首次降雪最有可能是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 )
A B C D
[提示] (1)× 冷、暖气团是由该气团与所经过地区的温度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当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的温度时就是暖气团,反之就是冷气团。
(2)× 不论是冷锋、暖锋,还是准静止锋都可能形成降雨,但并非所有的锋面均能形成锋面雨。这是因为锋面雨的形成是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因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可能有水汽的凝结,也就无法形成降水。
(3)× 准静止锋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一个地方徘徊不前,锋面来回摆动,并非静止不动。
(4)× 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顺时针辐散。
(5)C [北京冬季的降雪是受冷锋的影响而形成的,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C图符合。]
气团和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节选)
问题1 ( 综合思维)两首诗句分别描述的天气系统是什么?
[提示] 冷锋和准静止锋。
问题2 (区域认知)分别说出两诗各自描述的我国地区和季节。
[提示] 我国北方冬季和江淮地区的春末夏初。
[归纳提升] 锋面的类型与天气特征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天气图
天气特征
过
境
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气压较低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压较高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特征
过
境
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
境
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
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箭头指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甲、乙两图根据锋的分类,甲是________锋及其天气图,乙是________锋及其天气图。
(2)甲图中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锋过境时的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中锋过境时的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甲可知,该锋面冷气团的势力强大,其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应为冷锋;冷锋过境时,风速加大,云层增厚,出现雨、雪天气。图乙中暖气团势力较强,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为暖锋。暖锋过境时,云层增厚,多连续性降水或雾。
[答案] (1)冷 暖
(2)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3)风速加大,云层增厚,出现雨、雪天气 云层加厚,多连续性降水或雾
气旋和反气旋
材料一 2020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于8月19日6时前后在广东珠海市金湾区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0百帕。
材料二 2019年9月下旬,北方的雾霾天气又开始活跃了,济南市于9月23日零时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问题1 (综合思维)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旋活动时为什么会带来阴雨天气?
[提示] 在低空,气旋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中心,使中心的空气被迫上升,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出现阴雨天气。
问题2 (区域认知)我国华北地区秋季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我国北方秋季常受高压控制,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
问题3 (综合思维)雾霾的出现常与高压系统控制有关,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高压系统控制某地时,以下沉气流为主,大气比较稳定,近地面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易形成雾霾天气。
[归纳提升]
1.气旋与反气旋
气旋(低压系统)
反气旋(高压系统)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
气流
与风向
气流形
成(北
半球)
水平
气流
与风向
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流向中心旋入
顺时针流向四周旋出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南半球
顺时针流向中心旋入
逆时针流向四周旋出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式(北半球)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过境时气压变化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气旋、反气旋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法则)
2.锋面气旋
(1)概念
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下图:
(2)形成
上图表示北半球低气压,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作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分别形成冷锋和暖锋,如在低压槽AB附近形成冷锋,在低压槽CD附近形成暖锋。
(3)锋面气旋的判读(北半球,单位:hPa)
①确定锋面位置:气流在低压槽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锋面。
②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上图中,F处为偏北风,E处为偏南风。
③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图中F、G点都在锋面的北侧,而E、H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为冷气团,E、H为暖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与移动方向:根据图中E、F、G、H各点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
⑤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由图中可知,F处位于冷锋后,G处位于暖锋前,常出现阴雨天气;而E处、H处常出现晴朗天气。
2020年8月19日6时前后,台风“海高斯”登陆广东,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随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深入内陆,并于19日傍晚进入广西,并在广西境内逐渐减弱为热带低压。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2)甲处的风向为(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1)A (2)D [第(1)题,该台风发生在北太平洋,因此该台风应为逆时针辐合的空气漩涡,对应示意图A。第(2)题,根据甲处受到的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可以判定甲处风向为西南风。]
3.读锋面气旋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锋面系统(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南半球中纬度
C.中心区域盛行下沉气流
D.外围区域盛行上升气流
(2)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
A.ab B.bd
C.ac D.cd
(1)B (2)C [第(1)题,根据图中锋面示意图可知该区域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为南半球气旋。第(2)题,图中右侧为暖锋,左为冷锋,暖锋的锋后为暖气团,冷锋的锋前为暖气团。]
天气图的判读
问题1 (区域认知)图中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受何种天气系统控制?主要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提示] 主要受高压系统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
问题2 (区域认知)我国华北地区此时的主导风向是什么?
[提示] 以西北风(偏北风)为主。
[归纳提升] 天气图(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
1.判读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如图中乙处。
(2)高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如图中甲处。
(3)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如图中丙处。
(4)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如图中丁处。
(5)鞍:两个低压中心或两个高压中心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2.判断风向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中乙处和丁处;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中甲处和丙处。
4.雾霾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图1和图2分别是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某区域12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hPa)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
(1)比较图1和图2,a地天气变化情况是( )
A.气压降低,风力变小
B.气压升高,风力变大
C.气温降低,风力变小
D.气温升高,风力变大
(2)这两日b地持续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小,湿度大 B.风力大,气温高
C.气压高,气温低 D.气温高,对流强
(1)B (2)A [第(1)题,从图1和图2对比可以看出,a地气压上升,且等压线变得密集,风力增大。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等压线稀疏且气压变化小,所以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此处其靠近海洋,水汽较大,所以近期出现持续雾霾天气。]
综合思维——倒春寒
2020年4月9日,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北方地区有较大幅降温,形成倒春寒,正值北方大樱桃的初蕾甚至是花期,提醒果农朋友提早采取预防措施。
在气象学中,“倒春寒”主要指真正的春天,即日平均气温超过10 ℃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袭击,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1~2个星期以上的那种前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结合某地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受这次倒春寒的时间是图中的( )
A.2月15日~2月18日
B.2月25日~2月28日
C.3月6日~3月9日
D.3月10日~3月15日
2.倒春寒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气旋
1.C 2.A [第1题,由材料可知,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图中符合的时段为3月6日~3月9日。第2题,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因此倒春寒一般是由冷锋天气造成的。]
[素养立意] 本题组通过“倒春寒”天气现象,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解答该题关键是根据文字信息理解倒春寒的含义及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题组1 常见的天气系统
读下面两幅锋面天气示意图,回答1~2题。
甲 乙
1.甲、乙两图中,表示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
A.冷锋、暖锋 B.气旋、反气旋
C.暖锋、冷锋 D.反气旋、气旋
2.关于图示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境时,可能带来沙尘暴、寒潮等恶劣天气
B.乙过境时,降水位于锋后,多带来连续性降水
C.甲过境后,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气温升高
D.乙过境后,阴雨连绵,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1.A 2.A [第1题,根据锋面的特征分析,甲图是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流动,形成冷锋天气;乙图是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流动,形成暖锋天气。第2题,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特征,A正确,C错误;暖锋过境时,会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且降水主要分布在锋前,B、D错误。]
读图,回答3~4题。
3.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4.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阴冷潮湿 B.晴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
3.A 4.B [第3题,近地面上该地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运动,垂直气流呈下降运动,说明是北半球的高压中心(反气旋)。第4题,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垂直气流呈下降运动,水汽不易凝结,受其控制下的天气往往晴朗干燥。]
题组2 天气图和利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现象
下图为“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
5.(生活中的地理)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6.(生活中的地理)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5.D 6.C [第5题,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第6题,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会减少。]
教材P52探索
1是一次冷锋活动造成的降雪;2是夏秋季节的对流雨;3是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4是一次暖锋过境形成的降水;5是一次对流雨;6是一次暖锋过境形成的降雨;7“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暖锋造成的,“一场秋雨一场寒”是冷锋活动造成的;8山峰经历的一次地形雨。
教材P52思考
冬季从海洋移动到大陆的气团是暖气团;夏季从海洋移动到大陆的气团是冷气团。
教材P53思考
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较大的风,伴有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教材P55思考
气旋过境前,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较大的风,气压降低,多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教材P57绘图
提示:反气旋过境前、过境后,气压低;过境时,气压高。绘图略。
教材P58~59活动
步骤:第一步,收集气压等气象要素;第二步,把气压值相同的地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等压线;第三步,画风向,分析天气变化。启示:天气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不同;同一种天气系统不同部位天气特点不同;人们可以根据天气系统的变化进行天气预报。
教材P60思考
(略)。
教材P61~62作业题
1.C
2.(1)反气旋(高气压)。
(2)1月份,冬季。理由:亚洲大陆受很强的高压控制,同纬度海洋气压较低。
(3)晴朗天气,风力较小。昆明受高压脊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3.甲、乙两地都吹西北风,画图略。甲地风力大于乙地,因为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然灾害概述,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17章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学案,共14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17章 第3节 世界重要国家 学案,共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