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学案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学案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学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学案,共8页。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某市几位居民对住房位置的选择问题 从这四位居民选择住房位置的考虑看哪些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决策?[思维线索]主要从材料中所显示的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及要求方面分析提示:综合每位居民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影响他们对住房位置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个人收入状况,考虑房价高低;考虑上班距离的远近;考虑居住环境状况;考虑交通状况、社区的配套设施等。 城市住房发展趋势问题1 城市居住呈现郊区化倾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思维线索]提示:交通运输发展使交通更加便捷;郊区房价相对较低、环境较好;郊区的生活基础设施完善;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问题2 你所在的城镇有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原因是什么?[思维线索]充分考虑自身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收入水平城市发展规模城市环境状况等方面分析即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示:略。 人口居住郊区化带来的问题问题1 居住郊区化对土地利用方式带来哪些影响?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思维线索]主要从材料中进行归纳即可提示: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优化城区的土地利用,原来的住宅用地可改变为其他用地;侵占城区周围的绿地、林地、耕地,并将其改变为住宅用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加大通勤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造成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优化了城区土地利用,提高了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率,促进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拥挤等问题,减轻城区人口压力;扩大了城市规模,利于城市发展空间的优化等。问题2 城市居民在郊区居住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思维线索]属于开放性问题合理即可提示: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善;交通通达性受影响;子女入学、家人就医不便等。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工业区 商业区 政策文化环境 社会问题突出 市政建设 公共服务 自然环境[学思心得]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分析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类型不同的城市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同的地域结构模式的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模式形成图示相同点不同点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城市中心均为中心商务区;中高级和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且背向发展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分布自市中心向外缘扩展形成同心圆圈层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 城市围绕不同核心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如下影响因素具体影响经济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影响地租的高低距离市中心远近社会因素收入导致住宅区的分化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行政因素在有些城市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干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影响城市功能区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城市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有的功能分区也可能完全改变 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发展的中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混杂布置无明确的功能分异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工业在市中心自然团聚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市场交通等优势的吸引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1B 2.A 3.C [1题,地铁站点主要是供乘客上下车的地点,因而周边人流量的大小决定了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地铁站点等级决定了用地面积的大小和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周边的环境质量好坏与地铁站点等级高低关系不大。故选B项。第2题,甲、乙、丙位于城市中心附近,站点等级高,距离近,交通便利,应为人口最密集的中心商务区;森林公园的人流量较小,附近站点的等级应较低;大型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一般不会布局在交通最为便利、地价高的城市中心;产业园区一般位于市区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方。故选A项。第3题,读图可知,地铁沿线分布着多个一级站点,因而有多个核心,故该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正确认识城市化现象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1.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如下表所示(以某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为例) 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城市不断扩大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周边的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由郊区或农村向市中心地区回流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市中心地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这四者出现的顺序是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会出现城市郊区化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会出现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在发展中国家城市郊区化比较明显发达国家则主要表现为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2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1)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2)发展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发展立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5)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6)扩大绿地面积铺设可渗透地面(7)加强城市水利设施建设(8)加强垃圾与污水处理治理环境污染下图为城市发展阶段及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4.如上图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一般为(  )A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B再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城市化C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D城市郊区化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5中心城区人口持续增加的时间段是(  )A.①   BC.③   D4A 5.A [4题,据图可知第一阶段中心城区人口增加最多,属于城市化阶段;第二阶段中心城区人口增加最少,属于城市郊区化阶段;第三阶段中心城市人口大量减少,属于逆城市化阶段;第四阶段中心城区人口又开始增多,属于再城市化阶段。第5题,图中中心城区曲线与时间坐标轴有两个交点,时间段中心城区人口持续增加]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