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刷题01】专题01 化学与STSE
展开
这是一份【精准刷题01】专题01 化学与STSE,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化学与STSE 类题1化学与传统文化1.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和端砚最为称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徽墨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B.湖笔的狼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宣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端砚呈红色是因为含较多四氧化三铁2.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中含有高糖分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是伴随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3.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A《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彼人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利用石碱水解显碱性去油污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其水至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C《本草纲目》记载烧酒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涉及的操作是蒸馏D《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区别硝石和朴硝4.《中华好诗词》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小颗粒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中所指的爆竹燃放过程中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5.古代方士、道家炼制外丹常用的八种石质原料为朱砂(HgS)、雄黄(As4S4)、雌黄(As2S3)、空青 [Cu2(OH)2CO3]、云母[KAl2(AlSi3O10)(OH)x]、硫黄、戎盐(NaCl)、硝石(KN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雄黄、雌黄均为共价化合物B.可以空青为原料通过火法冶炼铜C.云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中x的值为3D.朱砂与O2能发生反应:2HgS+3O22HgO+2SO2 类题2化学与生产、生活6.碳纳米管可以看作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是一种新型的碳结构材料,也是快速崛起的新型电池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碳纳米材料的颗粒都很小,碳纳米材料可以用来防火B.将碳纳米添加到润滑油中,可进一步改善润滑功能,减小摩擦C.由于碳纳米的性质稳定,将其掺杂在涂料中可达到防锈效果D.可作为电极材料的导电剂,增强材料导电性,提高可充电电池的效率7.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OH)3可用作阻燃剂的材料B.焊接金属前常用氯化铵溶液处理焊接处C.二氧化氯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与消毒D.高锰酸钾的稀溶液可用于治疗脚癣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腈纶均为天然纤维B.N95口罩所使用的聚丙烯材料属于合成纤维C.可以利用蒸馏等技术将地沟油中油分离出来再次利用D.我国研制的各种疫苗无须冷藏保存9.不断进步的材料逐渐构建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二氧化硅B.水泥是硅酸盐材料,以石灰石和沙子为原料煅烧而成C.高铁所用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优点,但易被腐蚀D.以高纯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10.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医用酒精、双氧水进行杀菌消毒B.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表示易爆炸的物品C.硅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钠D.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微量SO2的目的是漂白1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B.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C.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12.化学与科技、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生锈的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银饰和彩瓷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产品,其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 类题3化学与环境1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田间焚烧秸秆,以增加草木灰肥料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袋购物,以减少“白色污染”C.工业中循环使用的热水可以直接排入河道D.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可用于制取葡萄糖、乙醇B.油脂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C.明矾和纯碱均可用于除去厨房油污D.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15.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导致海水的酸度增大,贝壳类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B.家庭装修产生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可用水溶解吸收C.为了防止污染,废电池集中处理,埋在地下D.近来油价下跌,应鼓励国民尽量开私家车上班16.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使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利用聚氯乙烯薄膜保鲜食品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D.矿泉水瓶丢入可回收的分类垃圾桶中 【解析版】 类题1化学与传统文化1.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和端砚最为称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徽墨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B.湖笔的狼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宣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端砚呈红色是因为含较多四氧化三铁【答案】A【解析】狼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错误;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项错误;端砚呈红色是因为含较多Fe2O3,D项错误。2.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中含有高糖分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是伴随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答案】D【解析】D项,涉及的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所以不是可逆反应,错误。3.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A《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彼人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利用石碱水解显碱性去油污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其水至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C《本草纲目》记载烧酒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涉及的操作是蒸馏D《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区别硝石和朴硝 【答案】B【解析】A项,石碱是植物燃烧生成的灰的成分,衣服上油污的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所以利用石碱水解显碱性去油污; B项,由“能蚀五金”可知其为硝酸,错误; C项,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涉及蒸馏操作,正确; D项,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在灼烧时焰色不同,分别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黄色,正确。4.《中华好诗词》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小颗粒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中所指的爆竹燃放过程中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答案】A【解析】烟雨是小水滴,是液态水,不是固体小颗粒,A项错误。5.古代方士、道家炼制外丹常用的八种石质原料为朱砂(HgS)、雄黄(As4S4)、雌黄(As2S3)、空青 [Cu2(OH)2CO3]、云母[KAl2(AlSi3O10)(OH)x]、硫黄、戎盐(NaCl)、硝石(KN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雄黄、雌黄均为共价化合物B.可以空青为原料通过火法冶炼铜C.云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中x的值为3D.朱砂与O2能发生反应:2HgS+3O22HgO+2SO2【答案】C【解析】KAl2(AlSi3O10)(OH)x中,K显+1价,Al显+3价,Si显+4价,O显-2价,H显+1价,依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总代数和为0知x=2,故C项错误。 类题2化学与生产、生活6.碳纳米管可以看作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是一种新型的碳结构材料,也是快速崛起的新型电池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碳纳米材料的颗粒都很小,碳纳米材料可以用来防火B.将碳纳米添加到润滑油中,可进一步改善润滑功能,减小摩擦C.由于碳纳米的性质稳定,将其掺杂在涂料中可达到防锈效果D.可作为电极材料的导电剂,增强材料导电性,提高可充电电池的效率【答案】A【解析】碳纳米材料是碳的单质,碳单质易燃烧,不可以用来防火,A项错误;碳纳米是石墨材料,石墨有润滑作用,故将碳纳米添加到润滑油中,可进一步改善润滑功能,减小摩擦,B项正确;由于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故碳纳米的性质稳定,将其掺杂在涂料中,覆盖钢铁的表面,隔绝空气,可达到防锈效果,C项正确;碳纳米可以导电,同时表面积很大,可作为电极材料的导电剂,增强材料导电性,提高可充电电池的效率,D项正确。7.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OH)3可用作阻燃剂的材料B.焊接金属前常用氯化铵溶液处理焊接处C.二氧化氯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与消毒D.高锰酸钾的稀溶液可用于治疗脚癣【答案】C【解析】Al(OH)3受热分解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产生不燃烧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绝空气,A项正确;氯化铵溶液呈酸性,可消除焊接处表面的铁锈,B项正确;ClO2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但不能用作絮凝剂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故不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C项错误;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D项正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腈纶均为天然纤维B.N95口罩所使用的聚丙烯材料属于合成纤维C.可以利用蒸馏等技术将地沟油中油分离出来再次利用D.我国研制的各种疫苗无须冷藏保存【答案】B【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腈纶属于合成纤维,A项错误;聚丙烯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正确;疫苗的成分是蛋白质,因光和热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所以疫苗需冷藏保存,D项错误。9.不断进步的材料逐渐构建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二氧化硅B.水泥是硅酸盐材料,以石灰石和沙子为原料煅烧而成C.高铁所用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优点,但易被腐蚀D.以高纯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答案】D【解析】“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都是陶瓷,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A项错误; 水泥是硅酸盐材料,以黏土和石灰石为原料烧制而成,B项错误;铝合金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故具有耐腐蚀的特点,C项错误。10.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医用酒精、双氧水进行杀菌消毒B.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表示易爆炸的物品C.硅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钠D.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微量SO2的目的是漂白【答案】A【解析】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是利用其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的,酒精能够使蛋白质变性,A项正确;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表示易燃物,B项错误;硅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作催化剂载体或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硅酸,C项错误;二氧化硫能杀菌,而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添加在葡萄酒中既能杀菌又能防止葡萄酒被氧化,D项错误。1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B.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C.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答案】D【解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A项错误;14C与12C互为同位素,B项错误;含有适量的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可以食用,C项错误;开发清洁能源、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都可以提高空气质量,D项正确。12.化学与科技、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生锈的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银饰和彩瓷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产品,其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答案】D【解析】银饰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材料,彩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D项错误。 类题3化学与环境1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田间焚烧秸秆,以增加草木灰肥料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袋购物,以减少“白色污染”C.工业中循环使用的热水可以直接排入河道D.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B【解析】焚烧秸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A项错误;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袋购物,以减少“白色污染”,从源头上消除化学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B项正确;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入河道,C项错误;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项错误。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可用于制取葡萄糖、乙醇B.油脂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C.明矾和纯碱均可用于除去厨房油污D.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答案】C【解析】纯碱为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油脂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明矾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在溶液中Al3+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不能用于厨房除油污,故C项错误。15.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导致海水的酸度增大,贝壳类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B.家庭装修产生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可用水溶解吸收C.为了防止污染,废电池集中处理,埋在地下D.近来油价下跌,应鼓励国民尽量开私家车上班【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会增加海水酸度,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所以珊瑚、贝壳类等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A项正确;苯不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B项错误;废电池埋在地下,含有的重金属离子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C项错误;开私家车上班不符合绿色出行理念,D项错误。16.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使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利用聚氯乙烯薄膜保鲜食品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D.矿泉水瓶丢入可回收的分类垃圾桶中【答案】B【解析】A项,使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B项, 聚氯乙烯薄膜有毒,不能用来保鲜食品;C项, 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可以在自然界中自行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所以用其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项, 塑料可回收利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STSE 传统文化 化学用语,文件包含专题01STSE传统文化化学用语解析版docx、专题01STSE传统文化化学用语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题01 化学与STSE——【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题(全国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题01化学与STSE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题全国卷解析版docx、必刷题01化学与STSE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题全国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高三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STSE化学用语,文件包含专题01STSE化学用语详解版docx、专题01STSE化学用语试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