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 近代物理初步 课件 1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 力与曲线运动 课件 1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 力与物体的平衡 课件 1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 热学 课件 3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课件 1 次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 力学实验
展开专题八2022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GAO ZHONG ZONG FU XI YOU HUA SHE JI内容索引体系构建•真题感悟高频考点•能力突破专项模块•素养培优体系构建•真题感悟【知识回顾•构建网络】 【感悟高考•真题再练】 1.(2021广东卷)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缓冲装置中弹簧的劲度系数。缓冲装置如图所示,固定在斜面上的透明有机玻璃管与水平面夹角为30°,弹簧固定在有机玻璃管底端。实验过程如下:先沿管轴线方向固定一毫米刻度尺,再将单个质量为200 g的钢球(直径略小于玻璃管内径)逐个从管口滑进,每滑进一个钢球,待弹簧静止,记录管内钢球的个数n和弹簧上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ln,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采用逐差法计算弹簧压缩量,进而计算其劲度系数。(3)忽略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9.80 m/s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6.04 6.05 (2)3 (3)48.6 2.(2020北京卷)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做如下探究。甲(1)为猜想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可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对比实验。两小车放在水平板上,前端通过钩码牵引,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板擦把两条细线按在桌上,使小车静止。抬起板擦,两小车同时运动,一段时间后按下板擦,两小车同时停下。对比两小车的位移,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大致成反比。关于实验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质量相同,钩码质量不同 B.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相同C.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不同(2)某同学为了定量验证(1)中得到的初步关系,设计实验并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7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在图乙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好了6组数据点,请将余下的一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并作出a- 图像。乙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之前,需要思考如何测“力”。为了简化“力”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B.若斜面倾角过大,小车所受合力将小于绳的拉力C.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等于绳的拉力D.让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动,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丙 答案 (1)B (2)见解析图 (3)AD解析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让小车的质量不同,所以钩码质量相同,故B正确。(3)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刚好等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则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故A正确。若斜面倾角过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小车所受合力将大于绳的拉力,不利于简化“力”的测量,故B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大于绳的拉力,故C错误。当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动时,砂和桶可近似看成受力平衡,则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故D正确。高频考点•能力突破【命题点点拨】 【方法规律归纳】1.纸带问题的两个关键点(1)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取点方法是一样的。 注意:不一定“每五个点”(2)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均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2.纸带数据的处理方法 [典例1](2021海南海口高三三模)(命题点2)某实验小组正在进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和所受的合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甲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带滑轮的长木板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拉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细线所受拉力的大小。实验时,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 。 A.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前端的滑轮不加细线时,小车能匀速滑动B.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C.实验时,拉小车前端滑轮的细线必须保持水平D.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2)在正确、规范的操作下,打出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纸带上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乙 (3)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桶里砂的质量,测出每次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小车对应的加速度a,作a-F图像。下列图线正确的是 。 丙 答案 (1)AD (2)2.50 (3)B解析 (1)平衡摩擦力后,拉力传感器读数的两倍即为小车所受到的合力,A正确。因为可以用拉力传感器测量拉力,所以不需要用砂和砂桶的重力代替拉力,所以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B错误。细线保持与木板平行,这样才能保持小车所受到的合力不变,C错误。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D正确。方法点拨该题属于原理和器材创新类问题,弄清力的测量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关键。【对点训练】1.(2021云南高三二模)(命题点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 。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甲 (2)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纸带上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相邻2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乙 答案 (1)AB(2)0.80 0.40解析 (1)为了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应使小车受力恒定,故应将细线与长木板保持平行,同时为了打点稳定,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A、B正确。本实验只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故不需要让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只要能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可,故C错误。由C的分析可知,只要摩擦力恒定即可,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D错误。(2)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 s=0.10 s;根据逐差法可知,物体的加速度方法点拨注意逐差法的应用。 2.(2021福建厦门高三一模)(命题点2)在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两滑轮间的轻绳始终与长木板平行,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甲 (1)对该实验,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 。 A.取下砂桶,抬起长木板右端到合适的高度,使小车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B.测量砂桶和砂的质量C.实验时需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2)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0、1、2、3、4为五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根据纸带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乙 丙 (3)该实验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4)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通过纸带计算出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a-F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质量m= 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 (2)0.80 (3)不需要 (4)0.33解析 (1)此实验需要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故A正确。由力传感器可以测出拉力的大小,不需要测量砂桶和砂的质量,故B错误。实验时需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C错误。(3)由于拉力可以通过力传感器直接测出,所以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4)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F=ma,结合题图丙可得易错提醒弄清实验条件是防止出错的关键——明确要不要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2021天津高三模拟)(命题点3)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除图示器材外,下列器材中,必需的一组是 。 A.直流电源及导线、天平及砝码B.直流电源及导线、刻度尺C.交流电源及导线、天平及砝码D.交流电源及导线、刻度尺甲 (2)图乙中的纸带是实验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打下O点(图中未标出)时,重锤开始下落,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a、b、c三个点所对刻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在打出b点时锤下落的高度hb= cm,下落的速度为vb=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乙 (3)某同学用上述方法测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h,算出对应的速度的二次方v2,并作出v2-h图像,设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2-h图像一定过原点B.若v2-h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机械能一定守恒C.若v2-h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斜率等于gD.若v2-h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斜率略小于2g答案 (1)D (2)19.30 1.95(1.94~1.96均可) (3)AD解析 (1)打点计时器需要的电源是交流电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不用测量重物的质量,可以不要天平;测量长度要用到刻度尺。故选D。(2)由题图乙可知,打点计时器在打出b点时锤下落的高度hb为19.30 cm。用a、c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b点的瞬时速度,(3)若机械能守恒则有mgh= mv2,整理后有v2=2gh,v2-h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2g的直线。但由于有空气阻力以及纸带和限位孔之间有摩擦等,导致实验有误差,则该直线过原点,但斜率略小于2g,故选A、D。【命题点点拨】 [典例2](2021江西南昌高三三模)(命题点1)一个实验小组在进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1)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如图甲所示的F-x图像,其中F为弹簧弹力,x为弹簧长度。该弹簧的原长x0=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将该弹簧制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 甲 乙(2)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丙答案 (1)8 25 20(2)B解析 (1)当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故原长为x0=8 cm,在F-x图像中斜率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则 =25 N/m,在题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0 N,由题图甲可知此时弹簧的长度x=20 cm。(2)在题图丙中,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故b的原长大于a的原长,故A错误;斜率代表劲度系数,故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故B正确,C错误;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素养点拨 该题属于基础实验题,这类问题要求对实验原理和数据的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弄清图像的意义。【对点训练】4.(2021广东广州高三一模,2017全国Ⅲ卷第22题衍生题)(命题点2)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将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A端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B端系上两根带有绳套的细绳。(1)如图甲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沿平行木板的不同方向同时拉橡皮筋,将橡皮筋的B端拉至某点O。记下O点位置和两细绳的方向,并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 N和F2=2.00 N。 甲 (2)如图乙所示,撤去(1)中的拉力,现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沿平行木板的方向拉橡皮筋,并再次将B端拉至O点,再次将B端拉至O点的目的是 ;记下细绳的方向,并读出拉力的大小为F=2.20 N。 (3)如图丙所示,某同学以O点为作用点,用图示标度画出了力F的图示,请你画出力F1、F2的图示并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4)比较F合与F的关系,即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乙 丙答案 (1)1.80(2)使该拉力单独作用的效果与F1、F2一起作用的效果相同(3)如图所示【命题点点拨】 特别提醒新增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在2021年全国卷和2020年天津卷等都已经考查过,2020年浙江卷也考到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还有“探究向心力与半径、质量和角速度的关系”实验虽然相对简单,但不排除今后有考查的可能。[典例3](2020天津卷)(命题点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把白纸和复写纸叠放后固定在竖直木板上,在桌面上固定一个斜面,斜面的底边ab与桌子边缘及木板均平行。改变木板和桌边之间的距离,让钢球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滚下,通过碰撞复写纸,在白纸上记录钢球的落点。甲 乙(1)为了正确完成实验,以下做法必要的是 。 A.实验时应保持桌面水平B.每次应使钢球从静止开始释放C.使斜面的底边ab与桌边重合D.选择对钢球摩擦力尽可能小的斜面(2)实验小组每次将木板向远离桌子的方向移动0.2 m,在白纸上记录了钢球的4个落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5.0 cm、25.0 cm、35.0 cm,如图乙所示。钢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g取10 m/s2) (3)图甲装置中,木板上悬挂一条铅垂线,其作用是 。 答案 (1)AB (2)2 (3)方便将木板调整到竖直平面解析 (1)为保证钢球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桌面必须保持水平,且钢球离开斜面后必须在水平桌面上先运动一段距离,选项A正确,C错误。为保证钢球每次离开桌面后做同一轨迹的平抛运动,必须保证每次实验中钢球离开桌面的速度相同,故每次实验钢球必须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这种情况下斜面对钢球的摩擦力的影响每次都是相同的,没有必要选择对钢球摩擦力小的斜面,选项B正确,D错误。(2)钢球离开桌面后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板每次远离桌子的距离Δx相同,故钢球打到木板前每次平抛运动的时间增量相同,即白纸上相邻点迹对应的时间间隔T相等,又因为钢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故Δy=gT2,设钢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则Δx=v0T,联立解得v0=2 m/s。(3)为保证白纸上点迹间隔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木板必须沿竖直方向放置,铅垂线的作用就是方便将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方法点拨巧妙获得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运动情况,利用纸带处理方法求解。 【对点训练】5.(2020浙江卷)(命题点3)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摆的振幅越大越好B.摆球质量大些、体积小些C.摆线尽量细些、伸缩性小些D.计时的起、止位置选在摆球达到的最高点处(2)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得到周期的二次方与摆长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所得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符,但发现其延长线没有过原点,其原因可能是 。 A.测周期时多数了一个周期B.测周期时少数了一个周期C.测摆长时直接将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D.测摆长时将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答案 (1)BC(2)C解析 (1)测量误差主要有两个:一是空气阻力的影响;二是摆长测量不准。从这两方面看,应选B、C。6.(命题点2)在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1)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角速度ω的关系时,要保持 相同。 A.ω和r B.ω和m C.m和r D.m和F(2)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累积法 B.控制变量法 C.微元法 D.放大法(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成正比B.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线速度的大小成正比C.在质量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成反比D.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答案 (1)C(2)B(3)D解析 (1)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需先控制某些量不变,探究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所以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角速度ω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质量与运动的半径相同,故C正确。(2)在实验时需先控制某些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该方法为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3)根据向心力的公式F=mω2r,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故A错误。根据向心力的公式 ,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线速度的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故B错误。根据向心力的公式F=mω2r,在质量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成正比,故C错误。根据向心力的公式F=mω2r,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专项模块•素养培优力学创新类实验归纳分析【考向分析】高考力学创新实验题常把考查内容延伸到演示实验中,甚至拓展到迁移类实验、应用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仪器或实验方法重组,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情景新颖的实验中去。从上面三个考点我们可以看出,考查原始实验的题目较少,实验题大都以基本的力学模型为载体,依托运动学规律和力学定律设计实验,力学实验创新设计的形式有以下三种:1.实验器材的等效与替换。常见的考查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不变实验目的,变实验装置;二是不变实验装置,变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的拓展与延伸。该类实验的特点是题目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是考查的核心,要解决此类实验问题,应从背诵实验向分析理解实验转变。3.试题情景的设计与创新。不管试题情景的设计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其考查的实验原理和实验处理方法仍然不变。【解法分析】对于创新型实验的处理,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把实验的本质从新情境中分离出来,找出与常规实验的相同之处,然后运用熟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解决此类问题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1)根据题目情境,提取相应的力学模型,明确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2)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应用原理公式或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结合物体实际受力情况和理论受力情况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典例分析】[典例](2020山东卷)2020年5月,我国进行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测量高度的其中方法之一是通过使用重力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某同学受此启发就地取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ⅰ)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53°,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甲 (ⅱ)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像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然后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合适的一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l与运动时间t的数据;(ⅲ)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了 -t图像,利用图像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5.6 m/s2;(ⅳ)再次调节垫块,改变木板的倾角,重复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当木板的倾角为37° 时,所绘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小物块过测量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m/s;选取图线上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A、B两点,利用A、B两点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乙 (2)根据上述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sin 37°=0.60,cos 37°=0.80) 答案 (1)0.32(或0.33) 3.1(2)9.4(2)设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木板倾角为53°时,有mgsin 53°-μmgcos 53°=ma',木板倾角为37°时,有mgsin 37°-μmgcos 37°=ma,由题意可知a'=5.6 m/s2,联立解得g=9.4 m/s2。思维拓展本题这一类问题创新之处常常有下列几种情况。 【类题演练】1.(2021全国甲卷)为测量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贴有标尺的瓷砖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倾角为α的斜面(已知sin α=0.34,cos α=0.94),小铜块可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小铜块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5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ΔT=0.20 s)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i(i=1,2,3,4,5),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9.80 m/s2) 答案 0.43 0.32 2.(2021山东青岛高三一模,2018全国Ⅲ卷第22题衍生题)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由带有刻度尺的竖直杆、小球释放器、小球、光电门A和B及数字计时器和网兜组成。实验时,按图装配好实验器材,小球、两个光电门和网兜在同一竖直线上。利用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的距离h,打开计时器后释放小球,记录下计时器显示的小球从光电门A到光电门B所用时间t;保持光电门A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重复实验,读出多组两个光电门间的距离h和小球经过两个光电门所用时间t,在坐标纸上作出 -t图线,如图乙所示。甲 乙(1)为了提高实验精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一些B.小球的直径越小,实验精度越高C.应该选用密度较大的小球(2)图乙中,图线与纵轴交点坐标为b,若图线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小球释放点与光电门A的高度差为 。(用题目给出的已知量表示) 解析 (1)两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一些,可以减小距离及时间测量的误差,还可以减小小球大小对实验误差的影响,A正确;小球的直径小而质量大,精度才高,B错误;选用密度较大的小球,可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C正确。3.(2021山东菏泽高三一模)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具体操作如下。A.把带有斜槽的长木板调整水平后固定,用天平测量出甲、乙两小车的质量,记为m1、m2;B.将小车甲从斜槽上的某点P由静止释放,最终小车甲停在长木板上的M点,在长木板靠近斜槽的区域选一点O,用刻度尺测量出OM的长度为l0;C.把小车乙静止放在O点,将小车甲再次从P点由静止释放,两车在O点相碰后,分别停在长木板上的N、S位置,测量出ON的长度为l1,OS的长度为l2;D.改变P点的位置,重复步骤B、C,多次实验。(1)本实验需要两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甲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μ乙。 (2)满足上述实验条件后,要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只要验证等式 成立即可。(用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关系式) (3)某同学根据获得的实验数据总结得到关系式m1l0>m1l1+m2l2,你认为两车的碰撞属于 碰撞。 解析 (1)因为实验只测量了小车在长木板上移动的距离,所以只有两小车在长木板上的加速度一样,两车的初速度之比才可以直接用位移表示,故两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2)设小车在O点的速度为v,则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2=2ax所以,验证动量守恒需满足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力学实验(一) 课件: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力学实验(一) 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方法与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力学实验(二) 课件: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力学实验(二) 课件,共12页。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力学实验: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力学实验,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移动固定,以广州一模为例,单位有效数字,转换为纸带的样子,两个是否需要,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