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15 驿路梨花(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本文都有哪些人物?他们都做了哪些事?你觉得谁是本文的主人公?
二、研读文本,自主探究
(一)探究文中“梨花”的含义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3)“‘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多好的梨花啊!”(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5)“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根据上一节课找出的写“梨花”的语句,分析一下这些句子是写人、梨花,还是某种精神的。
(1)第一处是写自然界的梨花。(2)第二处是写自然界的梨花。(3)第三处是写人。(4)第四处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5)第五处“驿路梨花”是双关语,指花和人,实际上赞颂的是雷锋精神。
2.根据本文的线索和表达的主旨思想,深入分析写“梨花”的语句的作用。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这是写自然界的梨花。一是写出了陡峭大山中夕阳西下的梨花林,洁白,美丽。二是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带给人希望和温暖。三是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一种美的意境。
(3)“‘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多好的梨花啊!” 这是写人。由此,景物的“梨花”和人物的“梨花”建立起关联。
(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借助梨花,赞美了给人们提供帮助的梨树林边小茅屋的主人。
(5)“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是双关语,指花和人,“处处开”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小结:“梨花”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梨花”不仅指自然界的景物和人名,还象征着“雷锋精神”。
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驿路梨花”既是自然界的梨花:洁白、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朝气蓬勃、淳朴热情;还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淳朴热情、知恩图报。“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二)探究理解标题含义
结合文中“梨花”的含义,思考本文以“驿路梨花”为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三、精细研读,合作探究
悬念是叙事类文艺作品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情节发展的关键处,有意制造一些激发欣赏者兴趣和紧张心情的未知数或细节,而将详情留在后面交代。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有“释悬”。
2.小组讨论:快速找到本文中的“悬念”和“误会”
行走在深山里的“我”和老余,在淡淡的月光下,穿过梨树林,发现了一座小茅屋,房门外扣,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个字。“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自然产生疑问,形成第一个悬念。 得到帮助的“我”和老余,误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于是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可是瑶族老人说他不是主人,而是过路人。第一个悬念引出的第一次误会消除了。 第一次误会的消除又引出第二个悬念。瑶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家是谁”呢?瑶族老人说,他从一个赶马人那里打听到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瑶族老人的讲述产生了第二次误会。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正在修葺小茅屋时,看见了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面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料想她就是梨花。瑶族老人也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表示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说不要谢她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第二次误会消除了,接着产生了第三个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两次误会: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三个悬念:悬念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悬念二,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悬念三,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
3.思考讨论:两次误会和三次悬念主要是围绕什么设置的?
主要是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设置的。
4.设置悬念和误会有什么表达效果?
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到小说的最后,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述说,“我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小茅屋;梨花姑娘很受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一直照料着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就接着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我”、老余等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茅屋。
5.主题探究:根据“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一语双关的含义,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探究本文的主旨
文章以梨花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淳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请发表你的看法。
参考:①雷锋精神是我们党光荣传统的优秀传承,是我们的子弟兵与群众鱼水情的真挚演绎,是我们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精神力量!②向雷锋学习什么?我认为就是在遇到有人行动不便的时候扶一把,见到别人有困难而自己有能力帮助的时候帮一下。③学习雷锋要付诸行动,“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要做雷锋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④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实实在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默默地做出贡献,只要我们立足本职岗位,各司其职,实实在在地做好本职工作,中国这艘巨轮就会朝着伟大的“中国梦”快速前行。
同学们,梨花是洁白的,梨花姑娘是纯洁善良的,所有为小茅屋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因为他们身上都闪耀着雷锋精神。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雷锋精神在祖国的边疆生根、开花,我们的人民群众已经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将雷锋精神谨记心头,我们的未来一定是“驿路梨花处处开”。
初中语文15 驿路梨花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5 驿路梨花授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明确知识点,三个悬念,两次误会,构思之巧妙之处,第二课时,驿路梨花处处开,乐于奉献人人夸,助人为乐时时有,雷锋精神代代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教课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驿路梨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阅读目标,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写作目标,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品格素养,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示范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读,扫清字词,初读感知,课文品读,表达效果,重点探究,随堂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