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展开课时目标
阅读这首词,大体把握词意,并背诵。(重点)
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难点)
想象词中描述的情景,体会词人的情感。(重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古人在送别朋友时写的诗,我们都称之为“送别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词 人王观写的一首送别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二
相关介绍
作者简介
王观,字通叟,如皋( 今属江苏) 人,宋代词人。官至翰林学士。其词构思新颖,用语巧妙, 不落俗套。他的主要作品:《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怀》《高阳台·红入桃腮》等。
背景介绍
春末时节,词人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虽然词人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释怀,但他仍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三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词。
课文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送鲍浩然之浙东:词题。之,往,去。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才始:方才。
四
整体感知
初读词,通词句。
(1)注意读出节奏。
卜算子·送 / 鲍浩然 / 之 / 浙东
[ 宋 ] 王观
水是 / 眼波横,山是 / 眉峰聚。欲问 / 行人 / 去那边?眉眼 / 盈盈处。才始 / 送春归,又送 / 君归去。若到 / 江南 / 赶上春,千万 / 和春住。
(2)词意: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朋友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方才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理词意,悟情感
(1)哪两句词描绘了眼前所见的景色?请用语言描绘这两句词展现的画面。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仿佛看到了—— 那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像美人皱起的眉毛。
(2)结合词句谈谈这美丽的景色到底在哪里。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3)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悦,而好友就要离去,作者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我们的感情是美好的,就像这美丽的春天,但是感情深厚的友人也是要分离的。
(4)怎样理解诗歌的最后两句?
尽管内心不舍,但是朋友回家是和家人团聚,这是人之常情(引导理解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这不就是人生的春天吗),想到朋友将要享受幸福,作者的心里还会难过吗?还有什么离别之苦呢?于是作者写到“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五
词句鉴赏
上阕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之情。下阕直抒胸臆,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祝愿。最后两句一反送别词中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六
本词主旨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乡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好友的美好祝愿,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七
课堂小结
这首词是对朋友真诚的祝愿,希望朋友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美好祝福,替代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忧愁伤悲荡然无存。让我们有感情地来读读这首别具一格的词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优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初读课文,,理解词意,,励志感悟,,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