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784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784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784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共9页。
第五单元检测卷[中&国^教育出#版网@~](150分 12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3分)A.迸溅(bèng) 忏悔(qiàn) 忧郁(yù)B.一摞(luò) 矜持(jīn) 伫立(chù)C.孱头(chán) 执着(zhuó) 瞬息(shùn)D.猥琐(wěi) 赤裸(luǒ) 涉足(shè)【解析】A项,忏—chàn。B项,伫—zhù。C项,孱—càn。[来&源^:%@中*教网]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3分)A.凝望 繁密 轰轰烈烈 垂垂暮老B.笼罩 颤抖 淅淅沥沥 查言观色C.懊丧 遗撼 时隐时现 身漂异乡[中@国教#育出^版*网&]D.架接 褪尽 祸不单行 荒草萋萋【解析】B项,查—察。C项,撼—憾。D项,架—嫁。[www.z%@z#step~.co&m]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3分)A.据说这棵古槐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茂盛的枝叶,让人叹服生命力的伟大。B.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是仙露琼浆啊。C.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我说深圳,是位勇于探险、搏击风浪的青年;是位血气方刚、无所畏惧的勇士;是位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英雄。【解析】C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用在这里与“笑了起来”语意重复。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3分)A.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B.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C.一边让雨淋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C项,应把句号移至引号外。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3分)A.自从小强告别了网吧以后,他的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C.通过这次消防演习活动,使我受益匪浅。[w~#ww.%zzste^p.c*om]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认真地记录,用心收藏。【解析】A项,“终于”和“久违”意思重复。B项不合逻辑,“优雅的舞姿”不能萦绕在耳畔。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3分)A.《紫藤萝瀑布》一文标题中的“瀑布”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描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B.《一棵小桃树》赞颂了小桃树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他是近代俄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国文学之父”。D.《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解析】A项,标题中的“瀑布”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非夸张。7.根据提示仿写句子,使前后句式吻合,语意连贯。(5分)如果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人生是 波澜壮阔的大海(2分) ,那么挫折则是其中一块不可缺少的暗礁;如果人生是白云缭绕的天空,那么 失意则是其中一片不可缺少的乌云(3分) 。 8.默写填空。(5分)(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4)杜甫《望岳》中,写诗人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的一句是“ 决眦入归鸟 ”。 (5)陆游《游山西村》中表达诗人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9.某校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周”活动。请你参加到活动中,并帮助解决下列问题。(12分)(1)【问卷调查】为了了解大众对《朗读者》节目的感兴趣程度,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阅读这张表格,归纳出结论(不得出现数据)。(2分)年龄段不感兴趣(%)感兴趣(%)很感兴趣(%)老年人19.135.245.7中年人14.732.752.6青少年46.431.721.9[w@ww.*zz#s~te^p.com]示例:老年人、中年人普遍对《朗读者》节目感兴趣,青少年则普遍不感兴趣;对其感兴趣最深的是中年人,老年人次之,青少年最后。(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w&@ww.^zzste~p.c%om](2)【评论采撷】活动中,酉酉同学从网上撷取了一则评论,因为马虎,文段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她修改。(6分)[中*%@国教育^出版#网]笔者认为,央视播出的大型情感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是央视继《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后又一展现文化魅力的节目。众所周知,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是观众的一道精神大餐,要满足观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其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可近年来有些地方台的文化综艺类节目,靠的是煽情刺激观众,不适合普通观众的口味,所以很快就失去了观众。而央视在其《中国诗词大会》热度还未散的情况下,又策划播出了《朗读者》节目,节目中选择的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封家信、一段电影戏剧剧本等,再由嘉宾二次加工,带着自身的情感再次传递出来,把观众带入故事的情景之中,[A]从而产生共鸣,触及心灵,让心灵愉悦。虽然《朗读者》现在只播出三期,可其文化魅力已深深打动了观众,[B]《朗读者》节目不仅浸润了观众的心灵,而且对国人的阅读起到领导作用。①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评论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朗读者》节目既展现文化魅力,又引领国人阅读。(2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②[A]处画线句语序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产生共鸣”与“触及心灵”位置对调 。 [中@&%~国#教育出版网]③[B]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 领导 ”改为“ 引领 ”。 (3)【活动筹备】为了彩排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七(4)班同学向学校总务处借了3个音响,9个话筒。请你以班委会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4分)示例:借 条[w*^ww.zzst&e~p.#com]今借到校总务处音响叁个,话筒玖个。“校园文化周”活动结束即归还。此据。七(4)班班委会2019年×月×日二、阅读(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6分)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0.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ww#w.zzs%t&ep.^@com]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B项,“割昏晓”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泰山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突出了泰山之高大。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3分)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分)[二](21分)隐逃的倭瓜蒋建伟①人会隐藏,瓜,也一样。②可能是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圆圆的扁,弯弯的长,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也可能是有自知之明,从夏天开始,它就一直隐藏在浓密肥大的叶子中,时刻寻找着逃跑的机会,不想让你逮住它。然而当冬天快要来的时候,掀开这一丛那一丛的瓜秧,“呀!”瓜秧上、黄叶子背面的许多小刺儿一下扎住了手,接着是阻挡不住的惊喜,“倭瓜!满地跑的大倭瓜!”胆小的倭瓜们立马现出原形,大小老少,慌不择路,东西南北,满地乱跑。倭瓜金灿灿的,橘黄的,身上掺杂的那一丁点绿,过不了几天也会变黄的。摘倭瓜的当儿,猫下腰,找到老根子往上一拽,“啪啪啪啪”,瓜蔓下的嫩根子一阵乱响,叶子也乱响,黄的绿的,“窸窸窣窣”的尘土惹了一身。直直腰,阳光正毒,大汗“稀里哗啦”地乱淌,湿漉漉的衣服粘在皮肤上,有点痒痒,可一看见瓜秧上悬挂的一个个灯笼,这点脏算什么?只是纳闷:它们到底是如何隐藏了一夏半秋的?③倭瓜的叶子,是瓜果类植物中最大的。夏天,瓜秧有节,蛇似的向前爬,一条两条许多条。贴住地皮的节伸出五六个嫩根子,像手脚一样牢牢抓住一小团一小团的泥土、腐草。瓜秧一枝发四个杈,吐叶,开花。一片片叶子迎着太阳,扯直嗓子,唱着歌儿,拼命爬过其他的枝枝蔓蔓。一只一只绿色的大手,捧出了一个浩浩荡荡、郁郁葱葱的天下。叶子有成人的两个手掌大,朝阳的一面长满了密密的小刺儿,一不小心就扎你一下,正因为这样,你不敢随随便便去摘花儿,哪一朵花下边不是一大片叶子?④可是,哪怕扎手也要采花儿,一种谎花——只开花、不结果的花儿。谎花装成不说谎的样子,怒放金黄的花蕾,释放满世界的暗香,吸引蜜蜂纷纷前来采蜜,也吸引你来采花。采来的花掺和粉芡鸡蛋油炸,或热水焯一下,小葱蒜泥凉拌,下酒就饭,横竖那叫一个好吃。大自然的这类纯绿色食材,你还上哪儿找啊?⑤不说谎的花儿,其实就是瓜纽纽儿。有的秧子每个杈能结两个瓜,有的一条秧子只结一个瓜,有的瓜纽纽儿长着长着就没了下文。真正坐果之后,那些瓜纽纽儿好像吹小气球似的,从瓜屁股开始,一鼓作气长到头顶,几十天的工夫就变成一个个篮球、一个个大肚子、一个个有梦想的人。它们的梦会是什么呢?⑥是绿意萌动的春天?那是它们小的时候。⑦三四月里,随便做一个深呼吸,满肺腑都是甜甜的空气。刚钻出大地的倭瓜叶子,先是小小怯怯的两片鹅黄嫩绿,而后是变大的一片油绿,然后是一片一片。这当儿,瓜秧子还是嫩嫩的呢,叶子还是小鼻子小眼睛的呢,连浑身上下的小刺儿都那么水嫩,风吹来,步子不稳,细细的腰儿怎么也站不直。但是,它们大口大口地喝着阳光,喝着雨露和风,才几天,一片比一片变大,变肥厚,墨绿墨绿的。它们大手拍着小手,赞美着每一天的幸福生活。⑧太阳底下,瓜秧最上面的几片叶子在高兴地鼓掌。一片叶子突然朝下面望了望,一惊,发现最初那两片叶子,已经变黄,枯萎。它们为什么这么苍老?那可是我们家的老大!⑨这个小精灵呀,仿佛看见了那两片叶子出生前的一幕:⑩一个下午,南风尚寒,零下二摄氏度的天气,一个人在一小块空地里,种下了几粒种子。12.文章标题中的“隐逃”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①倭瓜隐藏于浓密肥大的叶子中,不易被发现;②倭瓜到处结果,满地都是;③倭瓜悄悄生长,四处蔓延。(每点2分)13.请简要分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过渡段,(1分)将文章由上文对瓜纽纽儿的描写,转到下文对春天三四月份倭瓜秧子的描写,使文章自然贯通,融为一体。(2分)14.文章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具体赏析下列句子。(6分)(1)胆小的倭瓜们立马现出原形,大小老少,慌不择路,东西南北,满地乱跑。(3分)[来&源:z^zs%t@e*p.com]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活用“胆小”“现出原形”“慌不择路”“满地乱跑”等词语,赋予了倭瓜以人的情态,描写出了倭瓜丰收时满地果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2分)(2)一只一只绿色的大手,捧出了一个浩浩荡荡、郁郁葱葱的天下。(3分)[来*^源:#zz@step.c~om]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倭瓜叶”比作“绿色的大手”,从色彩、形态方面表现了其旺盛的生命力;②运用叠词“浩浩荡荡”“郁郁葱葱”(夸张),充分彰显了倭瓜叶铺天盖地、繁茂旺盛的生长气势,极具张力。(答出一点即可;手法1分,分析2分)15.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表现手法独具特色。试结合全文赏析。(6分)写作思路:以时间为线索,用倒叙手法将倭瓜的一生完整再现出来,依次展开,思路清晰。(2分)表现手法:①从眼前的事物写起,运用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使文章内涵丰富,韵味十足。②将倭瓜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特点,使倭瓜形象更加生动、可爱,突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三](23分)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www.zz&^st#ep.co*m~]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有删改)16.选文以花为线索,按拾花、 选花(或:悟花) 、爱花、 变花(或:学花) 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2分) 17.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意及其作用。(4分)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雄辩”本义指有说服力、强有力的辩论,这里有“有力证明或辩护”之意。(1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1分)表现了花朵平静的心态和洁净的心灵,虽然凋落,依然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从而展现出一种难言的美丽。(2分)18.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6分)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以花喻人,花像眼睛,“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深情的最后一瞥”无不展示了花对土地的呼唤及对人间深情的依恋,落花有情,即使凋落,也依然美丽。(2分)作者爱花,爱花的美丽,同时也怕美丽的失去,“惆怅”一词正是作者复杂心境的体现。(2分)19.简要分析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作者巧妙地由上段卖花因缘过渡到下段的爱花因缘,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3分)[中国#教^@育*出版网&]20.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深刻含意。(6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示例:文章托物言志,借花寓意了高远的人生志向;(2分)作者珍爱人间的每一朵好花,花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和永恒的智慧,所以作者愿把自己变成一朵花。(2分)同时,作者更愿像花那样,即使不被欣赏,依然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深情地注视人间的美好,用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把花的“芬芳”“香给这个世界看”。(2分)(言之有理即可)三、写作(60分)21.(成都中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宗璞文章《紫藤萝瀑布》的开头。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经历?什么让你的脚步停住?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60分)【写作指导】[来源%&^@:中#教网]这是一道材料作文,作文素材取材于课本。首先,应认真审题,注意“题目自拟”四个字,切不可将“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作为题目。其次,题目中已经给出了不少提示,如“你是否有过‘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经历”“什么让你的脚步停住”“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简单来说,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告诉考生文章中应涉及的三个方面,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写作时,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如写在生活、学习的重压下的我们,“不由得停下脚步”,细心感受身边真情的可贵,用心探寻学习的真正意义;如写在浮躁的社会,忙碌的我们何不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置身于神奇的大自然中,放飞身心,修身养性;等等。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