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共12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A4打印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清洗方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砂纸清除铁钉表面的锈 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发水洗头 D.用盐酸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粒观点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一一气体分子本身变大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C.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一一质子数相同D.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一一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3、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的氯化钠溶液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则蔗糖溶液也具有导电性C.金属镁、锌等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金属铜也能D.一定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KNO3,则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雾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5、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A.碳酸饮料 B.石灰水 C.氯化钠溶液 D.盐酸6、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含有碳酸钙)B.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进行通风C.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D.用铁桶盛放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而成)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CO2(CO)——点燃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C.Cu(NO3)2溶液(AgNO3)——加入少量铜粉,过滤D.银粉(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8、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A.铜粉 B.CO2 C.澄清石灰水 D.铁粉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葡萄糖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2)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2、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______;(2)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_(写出微粒的符号)。3、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溶液变_________色溶液_________色稀硫酸溶液变_________色溶液_________色稀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_________色溶液变_________色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变_________色溶液变_________色 4、铁钉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常用稀盐酸清除,除锈时间稍长发现铁钉表面上有气泡生成。写出这两种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2)___________。5、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1)2个双氧水分子____;(2)Ca(OH)2的俗名_____;(3)标出BaO中Ba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1)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 g。(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某石灰水中含有 14.8g 氢氧化钙,要使这些氢氧化钙全部转化成碳酸钙沉淀,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3、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2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并计算:(1)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2)当pH=7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下同)(3)计算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2)图二点C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______种。(3)计算恰好中和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质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请计算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______?6、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中B点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现有一包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为了弄清该混合物中氧化铜的含量。小明称取该混合物样品10g放入烧杯中,然后把100g稀硫酸平均分五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相关知识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次数12345所加稀硫酸质量/g2020202020烧杯中固体质量/g86422(1)样品中铜的质量_________g;(2)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8、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消化药片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某种消化药品的标签如图所示。医生给某胃酸过多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每日6片。试计算,患者按此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HCl多少g?(计算结果精确至0.01)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实验室中,小阳同学用一定量生石灰处理含有盐酸的废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现邀请大家对该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提出问题)小阳同学处理废液后,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猜想与假设)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①溶质为CaCl2猜想②溶质为CaCl2和HCl猜想③溶质为___________(实验探究)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取适量无色溶液进行探究。组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小组同学相互评价第1组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第1组同学认为猜想①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因为___________。第2组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第2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第3组………………………………………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能一次性确定哪一个猜想成立,且操作简便。则第3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实验总结)综合上述实验探究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小阳同学处理的废液还不合格,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等,所以需将废液进一步处理后再排放。(拓展提升)含有盐酸的废液除了可以用生石灰处理外,还可以从下列试剂中选择适量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处理达标后排放。a.木炭 b.熟石灰 c.大理石2、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同学们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于天平左盘,调节天平使之平衡。观察到铁钉表面变为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细心的同学发现,铁钉表面同时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1、产生的气泡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会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猜想)A同学:氧气 B同学:二氧化硫 C同学:二氧化碳 D同学:氢气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C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进行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1)反应一段时间后,A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______,则她的猜想错误。(2)B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则她的猜想也错误。(3)D同学将图Ⅰ中的a端导管与图Ⅱ中的_______端导管相连。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从图Ⅱ另一端导管出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得出结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探究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会产生氢气?(查阅资料)有些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猜想与假设)硫酸铜溶液可能显_______性。(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正确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反思与评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3、蚊子、蚂蚁等叮咬人体后,会向人体注射蚁酸,使皮肤红肿、瘙痒。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兴趣,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1.甲酸的俗名叫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HCOOH。在隔绝空气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水和一种气体氧化物。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或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或铁)(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Ⅰ、(1)小组先自制了一种紫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紫薯汁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白醋肥皂水颜色红色绿色紫色红色绿色Ⅱ、进行实验。(2)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薯汁,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3)将镁条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生成的气体氧化物。(推断与猜想)(4)根据蚁酸中的化学式,小组同学对气体氧化物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猜想二该气体是______。(进行实验)(5)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①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③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拓展延伸)(6)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肯定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A.牙膏 B.食醋 C.肥皂水 D.烧碱4、李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③稀硫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发现问题]:李华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李华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李华的猜想依据是___________,且它们都是黑色的。[实验探究一]:请你帮助李华同学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无色液体变为蓝色,试管内最终无黑色固体剩余猜想②正确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是否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探究二]:在老师和同学的协助下,李华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步骤一:打开止水夹,在A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如图所示(图中夹持装置省略);步骤二:关闭止水夹,依次连接A→B→C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装置省略),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解释与结论]:①当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②装置A在酒精灯火焰上加一网罩,也可用于碳还原氧化铜,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步骤二实验中,B和C装置顺序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过来,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