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共10页。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怡然资阳”理念的是A.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渐减少传统燃油汽车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C.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D.购物时尽量少用或循环施用塑料袋2.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 B.加入石灰水浸泡C.加入食醋浸泡 D.通入石蕊试液中3.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铜丝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碳酸氢铵加热固体逐渐减少4.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内容A反应容器试管、量筒、集气瓶B可燃气体氢气、氧气、天然气C常见溶液碘酒、液氮、食盐水D白色固体氧化镁、碳酸氢铵、五氧化二磷 A.A B.B C.C D.D5.下列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是A.FeCl3、Na2SO4、NaCl B.BaCl2、Na2CO3、NaOHC.NaNO3、Na2CO3、KCl D.K2SO4、NaNO3、NH4Cl6.能源、资源和环境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工业产生的“三废”和汽车尾气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全部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水体、土壤的污染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aCO3固体(CaO)——高温煅烧B.CO2气体(CO)——点燃气体C.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8.下列对于海洋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 “晒盐”得到的是纯净食盐B.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如何从中获得廉价的淡水对缓解水资源危机意义重大C.海底的可燃冰燃烧后不会产生温室效应D.可以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纯碱9.如图所示,某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硫酸。实验结束后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中和,该同学从烧杯中另取样品于试管中,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加入碳酸钠粉末,无气泡产生 B.加入锌,无气泡产生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色10.常温下,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合使用D.人被蚊虫叮咬后(已知叮咬后毒素为酸性物质),在肿包处涂肥皂水就可减轻痛痒11.下列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NaNO3、BaCl2、KOH B.FeCl3、CaCl2、HNO3C.AgNO3、KNO3、HCl D.K2CO3、NaCl、H2SO412.下列几组物质混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BaCl2溶液和稀HNO3 B.NaCl溶液和KNO3溶液C.NaOH溶液和K2CO3溶液 D.Fe(OH)3溶液和稀盐酸13.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氮气和空气伸人带火星的小木条B除去CaCO3中的CaO高温煅烧C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D除去CO2中少量CO点燃 A.A B.B C.C D.D14.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等质量的铁片、锌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高温煅烧石灰石C.向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15.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1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中0→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B.图1中b→c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h→k段曲线表示C.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D.图1中b的值为106二、填空题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铵根离子___________;(2)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3)治疗胃酸过多的盐___________;(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17.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相关问题:(1)盐酸、硫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够解离出相同的_______。(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我市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呈酸性,应选用_____试剂(指示剂)检验该废液。若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受到污染,从经济可行的角度考虑,选用_____处理该废液。(3)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请写出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18.“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酒香不怕巷子深”______。(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3)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如果涂上肥皂水等碱性物质,痛痒便会消失。其原因是______。(4)烧水的水壶时间长了往往会形成一层水垢,加入稀盐酸水垢就会被除去,其原理是______。19.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图1表示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图2表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则测定结果会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任写一种图1中M类物质的化学式___,其与稀盐酸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3)图2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用化学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依此类推当图1中⑤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___。三、推断题20.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①和②的反应条件相同,乙是一种温室气体,丙是无色气体,且与乙的元素组成相同。(1)请写出符合条件的甲的化学式______。(2)请写出反应②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3)请解释乙、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21.下图中“_____”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已知A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酸,B是一种含有钠离子的碳酸盐,C是一种可溶性碱,D含有与A相同的阴离子且其溶液为蓝色,D与C反应同时生成两种沉淀,E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B的反应为___________;C与D的反应为___________。四、实验题22.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1)某化学小组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他们按照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了装置的气密性。①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他们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2)化学小组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了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他们首先向三个容积相等的盛有CO2的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饱和NaOH溶液和蒸馏水,然后将3个软塑料瓶充分振荡,观察现象。根据该实验信息及已学化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中,小梅同学观察到A瓶内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她认为此现象可以用于鉴定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小琳同学通过对照B、C两个软塑料瓶___________的现象差异(填具体现象),猜想CO2与NaOH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她继续做了新产物的探究实验:用试管取少量B瓶内振荡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___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___现象,则可以得出CO2能与NaOH反应的结论。③小颖同学认为,仅通过C瓶变瘪的现象,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因为CO2能溶于水,也会导致瓶内气压减小。于是,她选用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设计了一组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进一步探究,当观察到试纸现象为___________(填序号)时,即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A.①③变红色,②④不变色 B.①④变红色,②③不变色C.①③④变红色,②不变色 D.①②③变红色,④不变色④反思与评价: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同学们认为二氧化碳可以与水、__________等物质反应。(选填“酸”、“碱”、“盐”之一)2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②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2)把试管①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试管①中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写出混合后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反思拓展】(4)甲、乙两实验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五、计算题24.为测定某品牌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取200g该盐酸样品于烧杯中,将50g碳酸钠溶液分为5等份,分5次加入盛有该盐酸样品的烧杯中。测出每次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10g10g10g10g10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208.9g217.8g226.7g235.6g245.6g (1)200g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2)计算该品牌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25.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40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50g质量分数为20.8%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1)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g。(2)求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温馨提示:CuSO4+BaCl2=BaSO4↓+CuCl2]
参考答案:1.C 2.C 3.B 4.D 5.D 6.C 7.C 8.B 9.C 10.D 11.A 12.D 13.C 14.A 15.B 16.(1)(2)H2O2(3)NaHCO3(4)17.(1)氢离子(2) 紫色石蕊 氢氧化钙(3)(4)18.(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隔绝氧气(3)肥皂中的碱与蚊虫分泌物中的酸发生了中和反应(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它合理说法也给分)19.(1)偏大(2) CuO 复分解反应(3) Na+、Cl- 20.(1)CaCO3(2)(3)分子构成不同21.(1) H2SO4 Ba(OH)2 CuSO4 CO2(2)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Ba(OH)2+CuSO4=BaSO4↓+Cu(OH)2↓22.(1) B C D(2) 变瘪大小 氢氧化钙溶液(或稀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或生成气体) A 碱23.(1)生成白色沉淀(2) 硫酸钠、氢氧化钠 (3)氯化钠、硫酸钠或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或氯化钠、氯化钡或氯化钠、氯化钡、氢氧化钠或氯化钠或氯化钠、氢氧化钠(4)反应中生成了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24.(1)44g(2)解设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25.(1)10.4(2)设硫酸铜质量为xx=8g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