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7单元 2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7单元 2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教案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7单元 2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教案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7单元 2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教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7单元 2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7单元 2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教案,共11页。
    《芙蓉楼送辛渐》课堂实录《芙蓉楼送辛渐》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大概意思。能读出故诗的韵味并达到背诵的目的。过程与方法2.通过读、唱、吟、舞、诵多种形式,领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朋友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诗人虽屡次遭贬但仍冰心玉洁、志趣不改、品节不移。教学重难点采取多种形式,读出古诗的古韵,领悟诗中意境。教学准备课件、(诗人简介、创作背景)的学习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个个知识丰富,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请教大家谁知道芙蓉楼现如今位于哪个省哪个市(江苏省镇江市)古时候称之为什么(润州)。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王昌龄在此送别了一位好友,你们知道这位好友的名字吗(辛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古诗。2.板诗题芙蓉楼送辛渐3.师读题先听老师读,仔细听听老师在哪两处作了停顿。指名学生回答4.生读题。你是怎样理解这个的?是送别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2.谈诗人谁了解王昌龄,看同学们地眼神好像不太了解,没关系,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发给你们的学习资料,认真看,待会儿老师还要考考大家。生看资料王昌龄仕途平坦吗生回答此时,你们的心中是不是有个疑问,王昌龄才华横溢,非但没被重用,反而两次被贬蛮荒之地,这是为什么呀生疑惑那是因为诗人王昌龄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始终坚守一颗冰清玉洁的心,诗人作此诗时,已远离了亲人,远离了朋友,来到了江宁任江宁丞,可以说,在这里,辛渐是唯一能说说真心话的朋友,就是这样的一位朋友要走了,舍得吗(不舍得)能不送吗(不能)那就再读芙蓉楼送辛渐生读诗题这一送就是几十公里呀!(出示课件一),这是如今江苏省的地图,当时王昌龄在如今的南京市古时候称之为江宁任江宁丞,送辛渐送到如今的镇江市,古时候称之为润州,这两地相隔六、七十公里呀,这样的朋友情深不深()浓不浓()就带着这浓浓的深情再读诗题。 () 读古诗,学生自由读。朋友分别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为了读得更好,同学们先看看注释,理解理解,再自由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注意停顿(出示课件2)()指导学生读1.学生再读2.师范读3.生评价4.教读法老师用的是古时候读诗的方法,读的时候,两个字两个字一读(师范读)并且按照一种规律——平仄,普通话中的第一、二声基本上属于平声,用符号---表示,读的时候声音要延长,称平长。指导读 连江平声会读了,普通话中的第三、四声基本上属于仄声,用符号|表示,读的时候声音一出马上收回,称仄短。指导读”“寒雨5.(出示课件三)这首诗表上平仄就是这样一首诗,请同学们按平长仄短的规律自由读两遍。6.学生自由读7.指名读8.齐读9.听老师再读一下这首诗好吗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师范读四、理解故事意思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行当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女生读——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字的;那又是谁夜入吴呢王昌龄和辛渐坐了整整一天的船,终于来到了镇江,此时夜色已晚,寒雨绵绵,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你是从这行诗中的哪个字体会到的诗人为什么心寒是因为这场秋雨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不舍再读这行诗。过渡2.指导学习第二行创设情境这里的客指的是谁那楚山指的是什么你眼中的楚山是怎样的诗人眼中的楚山为什么是孤独的呢一个字,一个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3.指导学习第二句好友辛渐要到哪里去创设情境;诗人有可能给亲友捎去什么话指导理解五、有感情地读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行当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女生读——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字的2.指导学习第二行创设情境这里的客指的是谁那楚山指的是什么你眼中的楚山是怎样的诗人眼中的楚山为什么是孤独的呢一个字,一个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3.指导学习第二句好友辛渐要到哪里去创设情境;诗人有可能给亲友捎去什么话六、唱古诗1.读呀读,诗人的情感用读已经无法足以表达,那就让我们来唱吧,第一遍同学们听,第二遍如果你行就跟着唱一唱。2.播放课件,学生听。3.学生跟唱、齐唱七、吟古诗1.解释什么是,师示范2.学生跟着吟诗。八、舞古诗1.教手语2.学生边吟边舞。九、诵古诗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墨梅》课堂实录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1《古诗三首》《墨梅》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照片。课件出示梅花图片学生欣赏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生:梅花 师:喜欢梅花吗? 生:喜欢 师:哦,那你们喜欢梅花的什么呢? 1:我喜欢梅花的精神。 2:我喜欢梅花的颜色。 3:我喜欢梅花的香味。 师:是啊,梅花,岁寒三友之一,它有疏影横斜的风韵,清雅宜人的幽香,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要来赞美它呀!今天我这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吟诗咏梅。(板书:梅) 师:宋代诗人林逋在他的诗《山园小梅》中是这样写梅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课件出示)。谁来读读,要读出古诗的味道来。 生1读 生2师:诗中的梅花美吗? 生:美。 师:你是在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美的。 1: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师:诗中有哪个字点出了梅花的特点? 生:香(板书:香) 师:梅花的香是一种怎样的香? 生:暗香。 师:梅花的香还是一种怎样的香? 生:清香(板书:清香) 师:梅花的香还可以是她所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这梅香让诗人林逋沉醉了,所以他吟道。 生齐读诗句。 师:宋代的另外一位诗人王安石在他的诗中,也写到了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课件出示) 生1读 生2师:让我王安石念念不忘的还是什么? 生:梅花散发的暗香。 师:更可爱的是王安石把梅花比作了什么? 生:雪 师:雪是什么颜色的啊。 生:白色 师:白色是一种纯洁、淡雅的颜色(板书:淡雅)梅花之淡雅、梅花之清香着实让人喜爱,所以王安石吟道。 生齐读诗句。师:大诗人陆游在他的词《卜算子.咏梅》中依然写到了梅花的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课件出示) 生1读 生2师;当梅花凋残化作尘泥,清香却依然如故,散发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融化在诗人的心中。所以陆游要这样吟道。 生齐读诗句。师:台湾著名歌手姜育恒在他的歌曲《梅花三弄》中,还是唱到了梅花的香: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课件出示) 生1读 生2师:在经历了一番冰雪的洗礼后,梅花的香味依然未改。所以姜育恒要唱到。 生齐读。  师:梅花啊!梅花。你的风姿、你的淡雅、你的清香引无数骚人要用这世间最美的语言来赞美你啊。可读到这里我不禁要想,林逋、王安石、陆游、姜育恒他们仅仅是在赞美梅花的淡雅、梅花的清香吗? 生思考 交流 生:不是,是在赞美梅花的品格、精神。 师;是啊,他们更是在借梅之淡雅、梅之清香来赞美梅之情操、梅之气节、梅之精神啊,从而来表达自己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啊。他们咏的是梅,言的是志啊(板书:言志) 师:于是林逋要咏梅,咏的是梅之恬淡。 生齐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师:王安石要咏梅,咏的是梅之高洁。 生齐读。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也要咏梅,咏的是梅之与世无争。 生齐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姜育恒还要咏梅,咏的是梅之坚贞不屈。 生齐读: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师: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啊,他们是想做梅花一样的真君子啊。 师:说到爱梅的君子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想了解他吗? 生:想 师:他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画家,尤善画梅。他性情孤傲,鄙视权贵。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课件出示) 生齐读。 师:从这两句诗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啊? 生交流 师:他就是我们并不陌生的元代诗人王冕。 师:王冕爱梅啊!在他家洗砚池边就种着一棵梅花树,这一天这棵梅树上的梅花盛开了,朵朵梅花缀满枝头。王冕赏着赏着,他再也按捺不住心疼的喜梅之情,挥墨画下了一副墨梅图。(课件出示墨梅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一起欣赏欣赏,说说你的感受。 生交流 师:画中梅枝刚劲有力,梅花千姿百态、晶莹剔透,似乎还渗出一股清香。 师:要为这幅墨梅图提上一首怎样的诗呢,王冕陷入了沉思。他想啊想啊,想到了自己的过去,想到了自己的现在,还想到了自己的未来,自己不正是那株傲然于世、孤芳自赏的孤梅吗,于是乎他在墨梅图上提上了这样一首诗(板书:墨梅)(课件出示,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清气满乾坤。)教师范读。 师:那么《墨梅》又表达了诗人王冕怎样的思想和情感呢,让我们打开课本读诗。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诗,要求:要把诗读正确,读出古诗的节奏,要读出古诗韵味。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 生自读古诗。 师:好,下面老师要来了解一下同学们读的如何? 生1读 生2读 生齐读 师生配合读。 (师相机指导) 师:好的,下面来一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 2:满乾坤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要用而不用? 师生交流,解决疑问。师:好的让我们边读诗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1读诗 生2说诗句的意思。师:在让我们边读诗边想象诗意。 生齐读。 师:大家读后不难发现王冕笔下的梅花淡雅依旧、清香如故。我们可以在诗中的哪里可以找到啊? 生:淡墨痕、清气。 师:你们能读好这两个词,读出梅花清雅宜人的味道来吗? 生1读诗 生2读诗 (教师相机指导) 生齐读诗。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