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9_专题九物态变化PPT课件(福建专用)
展开1.(2018福建A,3,2分)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 ( )
A组 2016—2020年福建中考题
答案 A 冰化成水属于熔化,熔化要吸热,A正确;草叶上形成的露是液化现象,液化是放热过程,B错误;枫叶上形成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是放热过程,C错误;水结成冰属于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D错误。故选A。
2.(2017福建,13,2分)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A.熔化 凝华 B.凝固 汽化C.汽化 液化 D.熔化 液化
答案 C 坑里面沙中的水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塑料薄膜液化成小水滴,落到杯子里面。综 合分析可知,取水过程发生两种物态变化,即汽化和液化。
3.(2016福州,6,2分)如图是小亮用漫画的方式描绘了“迷糊教授”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答案 B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A错误;用量筒测液体体积,读 数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故B正确,D错误;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有刻 度的一边应紧贴被测物体,若物体的一端没与0刻度线对齐,读数时应将末端所对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 准的刻度值,故C错误。
解题关键 熟悉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
知识归纳 温度计使用时应将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触底,不碰壁;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 测物体(体温计除外),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4.(2020福建,17,2分)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导航卫星,北斗全球卫 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离开地面时,发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 气”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搭载的卫星是 的。
答案 液化(或先汽化后液化) 静止
解析 “白气”是水池周围的水汽化形成水蒸气,遇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卫星相对于火箭位置没有 发生改变,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5.(2016漳州,26,4分)央视财经《是真的吗》节目做过如下实验:在塑料袋里装入少量酒精,且把塑料袋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并扎紧袋口。往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玻璃碗壁变模糊了。再把装了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塑料袋就鼓起来了(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解析 在玻璃碗中倒入开水,开水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碗,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碗壁上,因此 玻璃碗壁变模糊了;将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塑料袋膨胀。
6.(2020福建,28,6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 沸点为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 mb(选填“>”“=”或“<”)。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 ℃。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 有关。
答案 (1)B (2)98 不变 < (3)吸热 (4)气压(或水的纯度、海拔高度)(6分)(每空1分)
解析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由下而上,所以应先调整图甲中B的高度。(2)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热,温度 保持不变,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热量比较多,b沸腾前加热 时间比较长,吸收热量较多,所以ma
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b”“c”或“d”)。
答案 (1)46 (2)BC 48 大于 (3)c(5分)(每空1分)
解析 (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温度计的示数为46 ℃。(2)由于海波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 度保持不变,故海波熔化过程对应于图线中的BC段,其熔点便是BC段对应的温度48 ℃。在熔化过程中, 海波在吸收热量的同时,也对外放出热量,但由于海波处于熔化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故其吸收的热量大 于放出的热量。(3)因同为海波,它们的熔点相同,b、d不正确,初温相同时,质量越大,温度升高到熔点需 要吸收的热量越多,即加热时间越长,故c正确。
8.(2018福建A,27,5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 形成的。
(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
答案 (1)自下而上 (2)92 98 (3)水蒸气液化 (4)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解析 (1)为了使酒精灯、烧杯及温度计处于合适的位置,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放置酒精灯,再固定铁 圈并放置石棉网和烧杯,最后再固定最上面的铁夹以确定温度计的位置。故应“自下而上”安装。(2)由图乙可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图中示数正好为92 ℃。由图丙可知,水受热升温至98 ℃时,温 度便保持不变,故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 ℃。(3)烧杯中的水受热汽化后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温度计,便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故这 些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由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通过热传递,使石棉网的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即便酒精灯停 止加热,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故水可以继续吸热。
B组 2016—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 温度及温度计1.(2020湖南长沙,23,3分)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 外线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属于可见光B.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
答案 D 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A错误;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B错误;水银体温计的 量程是35~42 ℃,不能用沸水(约100 ℃,高于水银体温计最大测量值)消毒,可用酒精消毒,C错误;使用水 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才能使用,D正确。
2.(2019广东广州,7,3分)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此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 (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
答案 A 温度计内的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时,温度计内的液体温度会 迅速下降到0 ℃,在冰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在0 ℃,所以液体的体积会先变小,然后不变;冰完全熔化后, 水的温度会逐渐上升,最终水的温度等于环境的温度,所以温度计内的液体体积会逐渐变大,最后保持在 一个稳定的值。
审题技巧 对图像题一定要先看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然后分析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 系。图中纵轴为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横轴为时间。液体的体积可以结合液体热胀冷缩的特性分析,故 需分析液体温度的变化。
解题关键 冰水混合物中的冰在恒温环境中会持续吸热熔化,但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至熔化结 束,全部变成水后,继续吸热,水的温度就会上升,直至等于环境的温度。
考点二 物态变化1.(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2,2分)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物理 现象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并伴随吸热或放热。下列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判断正确的是 (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放热B.夏季,清晨白雾,汽化吸热C.秋天,叶上露珠,液化放热D.冬天,美丽“雾凇”,凝华吸热
答案 C 春天冰雪消融,是雪熔化成水,熔化吸热,故A错误;白雾和露珠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C正确;“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错误。
知识归纳 常见的自然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雾、露、雨是液化形成的;雪、雾凇、霜是凝华形成的;冰 雹是凝固形成的。
2.(2020河北,17,2分)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 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汽化 升华 B.液化 凝华C.凝固 凝华 D.升华 熔化
答案 B 水蒸气凝成小水滴,即气态变为液态,此过程叫液化;水蒸气凝成小冰晶,即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此过程叫凝华,故本题应选B。
3.(2020湖南常德,5,3分)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答案 B 冰雪消融,是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是吸热的,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湿衣服 被太阳晒干是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 模糊不清,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附着在玻璃片上,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冬天窗玻璃上 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4,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 ) A.冰棍“冒”出的“白气”B.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C.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D.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
答案 C 冰棍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放热过程;昆虫和植物上的 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放热过程;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是钨丝升华造成的,是吸热过程; 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是水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故正确选项为C。
5.(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12,3分)用图(1)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 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如图(1)右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如图(2)所示,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 ℃时的状态, 应该是图(2)中的 模型。
图(1) 图(2)
答案 (1)慢 (2)6 乙
解析 (1)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所以直接加热时,传热更快,海波温度上升较快,不方便记录温度的变化。(2)海波从第4 min开始熔化,第10 min熔化结束,故熔化大约持续了6 min;54 ℃高于海波的熔点48 ℃,则海波在54 ℃时为液体,其分子间距大于固态时分子间距,小于气态时分子间距,故应是乙模型。
C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温度及温度计1.(2018上海,1,2分)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 )A.33 ℃ B.35 ℃ C.37 ℃ D.39 ℃
答案 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故选C。
2.(2017甘肃兰州,1,3分)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答案 C 水银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A错误;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B错误;水银体 温计有缩口,液注不会自行下降,在每次测量前要用力甩几下,使液注回到较低位置再去测量,C正确,D错 误。
3.[2016河南,17(2),2分]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示数是 ℃。 答案 0.1 37.3
解析 体温计上每一大格表示1 ℃ ,中间又分成了10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0.1 ℃。图中对应的温度是 3 7.3 ℃。
考点二 物态变化1.(2019湖南长沙,18,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 C 云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和凝华成的小冰晶混合而成的,故A错误;在一定 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小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上,形成了雨,故B错误;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解题关键 本题关键在于分析云、雨、霜、冰等的形成过程。
2.(2017安徽,11,3分)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 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B.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C.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答案 A 热水蒸发后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上面使镜面模糊,一段时间后,水滴 又汽化成水蒸气,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故A正确,B、C、D错误。
3.(2017北京,3,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答案 C 给湿头发吹热风既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也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蒸发会加快, A错误;在通风向阳处晒衣服,即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也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蒸发会加快, B错误;将瓶口盖严可以减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减慢蒸发,C正确;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 摊开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蒸发会加快,D错误。故选C。
4.(2017湖北黄冈,2,3分)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答案 A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项符合题意;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 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项不符合题意;游泳后刚上岸时,皮肤上沾的水会发生蒸发现象,蒸发过程中吸收 人体热量,所以感觉特别冷,蒸发属于汽化现象,C项不符合题意;冰雕在空气中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 态,这个过程是升华,D项不符合题意。
5.(2016河北,17,2分)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答案 B 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是由于水蒸发了,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 重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发生了凝华,故B正确;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是因为冰块熔化 了,故C错误;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
6.(2018河南,2,3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 阳的照射下不断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成小水滴或直接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 江、河、湖、海中。
答案 汽化(蒸发) 液化 凝华
解析 地面上的液态水吸收热量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由气态变 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从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形成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7.(2017广东,13,3分)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 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 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不会 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 液化
解析 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试管中的水吸热,温度达到沸点后,由 于试管内外的水温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试管中的水虽然达到了沸点,但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白气”是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解题关键 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不断吸热;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1.(2020厦门质检,9)小夏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觉得锅里的水量偏少,又往锅里迅速加了 一碗冷水。图中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
答案 A 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碗冷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水的总质量变 大,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且升温速度比之前慢,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 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故选A。
2.(2020龙岩质检,12)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中能得该物质 ( )
A.为晶体,熔点为10℃ B.在A~B时的比热容比在C~D时小C.在B、C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D.在B、C两点之间温度不变,表示不再吸热
答案 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0 ℃,A不符合题意;A~B时图线的斜率大于C~D时图线的斜率,说明吸收 相同的热量,A~B时温度变化大,比热容小,B符合题意;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所以该物质在C 点内能大于在B点内能,C不符合题意;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不符合题意。
3.(2020泉州质检,26)如图甲,小明、小红两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甲 乙 丙
(1)安装实验装置时,需要的器材有: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夹A和温度计 ④铁圈B和石棉网。合 理的安装顺序是 (填序号)。(2)如图甲,这样读取温度计示数会比真实值 。(3)图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使水沸腾小明用时明显比小红 用时短,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4)实验计时第7 min,一位同学发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呈现图丙的情景,这位同学是 (选填 “小明”或“小红”)。(5)通过探究,小红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鸡汤时,在汤沸腾后调为小火比较节能的道理是 。
答案 (1)②④①③ (2)大 (3)小红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 (4)小红 (5)液体沸腾后温度不变
解析 (1)在此实验中,需要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且不能与烧杯底与侧 壁接触。为了做到以上要求,安装的顺序应是自下至上,故为②④①③。(2)如图所示,俯视时,读出的温度计示数比真实值要大一些。 (3)读图像可知,虽然记录开始时,二者烧杯中水的起始温度不同,但观察图线的倾斜度可知,小红烧杯中 水的温度上升得比小明的慢。在相同的加热装置中,水温升高得较慢,根据t-t0= 可知,是因为小红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4)气泡在水底生成,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减小甚至消失,这是沸腾前的现象。观察图像可知,第7 min,小明 的水已经沸腾,小红的水未沸腾。故这是小红烧杯中出现的现象。(5)鸡汤沸腾后,无论如何加大火力,汤的温度不会再上升了,只能加快它的汽化。因此,汤沸腾后,用小火 使其温度维持在沸点不再下降即可。
考点二 物态变化1.(2020宁德质检,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雪花的形成 B.冰凌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
答案 A 雪和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选D。
2.(2020福州质检,4)如图所示,防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戴护目镜一段时间后,护目镜内会出现水雾。水 雾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 ( ) A.汽化 B.液化C.升华 D.凝华
答案 B “水雾”是“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2020南平质检,8)如图,为了做好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多地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及空 气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除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附近的人可以闻到消毒剂的味道,因为消毒剂升华了B.雾状的消毒液的形成与晨雾的形成一样,都是熔化现象C.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吸热而汽化D.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放热而液化
答案 C 人可以闻到消毒剂的味道,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错;晨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错;消毒剂干了,是吸热汽化,C正确,D错。
4.(2020龙岩质检,7)面对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武汉接受捐赠新鲜蔬菜近千吨。为了避免蔬菜在长 途运输中腐烂变质,加工企业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既能保鲜又能防止蔬菜营养成分 流失。真空脱水的原理是真空环境的 ( )A.空气密度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B.气压很低,蔬菜中的水分在低温下就能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温度很低,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D.温度很高,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答案 B 真空环境,气压很小,这样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使蔬菜 成为脱水蔬菜。
5.(2019南平质检,6)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如图所示,a、b中有一处“白 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B.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C.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D.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答案 A 水烧开后,水壶内的水沸腾,部分水成为水蒸气从壶嘴喷出,由于b处离壶嘴近,温度较高,而a处 离壶嘴远,温度较低,故a处有较多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而b处较少,因此a处“白气”较浓。故选A。
6.(2020漳州质检,19)“更深露重不知寒”中的“露”形成的是 现象 (填物态变化),“不知寒” 是因为该现象形成的过程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解析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过程要放热。
7.(2019南平质检,18)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出现了地球表面空气中氧氮变为固体的场景,这一过程发生 的物态变化是 。当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出的“火焰”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相反, 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答案 凝华 相互
解析 空气中的氧氮为气体,气体变为固体,故为凝华。发动机向后喷出“火焰”,推动地球前进,利用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2020漳州质检,27)图甲是小峰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1)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体此时的温度是 ℃。(2)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物体在B点的温度 C点的温度,物 体在B点的内能 C点的内能。(均选填“>”“=”或“<”)(3)实验时待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选填 “会”或“不会”)沸腾。
(4)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 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或“<”)。
答案 (1)5 (2)= < (3)不会 (4)<
解析 (1)由乙图可知,此时读数为5 ℃。(2)由丙图可知,B点、C点温度都为0 ℃,故物体在两点的温度相同。B到C过程中固体熔化要吸热,故内 能增大。(3)由丙图可知,这种固体是冰,熔化后变为水,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烧杯中的水沸 腾时,试管中的水温度也可以达到沸点,但是无法从温度相同的烧杯中的水中吸热,故试管中的水无法沸 腾。(4)因为实验中使用的是相同的热源,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熔化前后质量相同,物质在液态 时升温慢,所以该物质在液态时比热容大。
9.(2020三明质检,28)在“比较水和盐水沸腾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用器材能满足实验要 求。(1)实验时,若按由上到下的顺序组装实验装置,则比较可能造成 (填写选项字母)。A.温度计无法浸入液体中B.不易调节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图2中的 图(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形。(3)两组同学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盐水,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3所示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可知,盐水的沸点是 ℃。加热至70 ℃, 吸收了更多的 热量, 的比热容更大(选填“水”或“盐水”) 。 图1 图2 图3
答案 (1)B (2)甲 (3)105 水 水
解析 (1)组装实验装置过程中,应由下往上放置实验器材,目的是方便调整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使温 度计的玻璃泡能浸没在液体中,并且不触碰烧杯底部。若由上到下组装实验装置,不易调节用酒精灯外 焰加热。(2)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形,乙是沸腾前的情形。(3)从题图3中可知,盐水的沸点是105 ℃;用相同的装置进行加热时,可以用加热时间来反映液体吸收热 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说明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由题图3可知,加热至70 ℃时,水的加热时间较长,说 明水吸收了更多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更大。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2020三明质检,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谚语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大雪河冰封,冬至不行船”,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伏天三场雨,薄地好长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答案 B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符合题意;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不符合题意;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2.(2020莆田质检,4)加油站悬挂如图所示的警示标志,原因是汽油容易发生 ( )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熔化
答案 B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中的汽化现象。生活中常见的两幅安全警示图画,分别告诉我们加油站要 熄火和禁用手机,隐含的意思是加油站中的汽油容易汽化,遇明火易爆炸。
3.(2019福州质检,7)“冰激凌DIY”:在牛奶内加糖、奶油、果汁并搅拌均匀,将液态氮(沸点为-196 ℃) 缓缓倒入盆内,边倒边搅拌,当混合液体形成固体状,“液氮冰激凌”就制成了。在搅拌过程中盆的周围 冒“白气”,盆的外壁出现了白霜,此过程 ( )A.液态氮在放热,温度为-196 ℃B.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 D 将液态氮倒入盆内,室内温度远高于其沸点,故液态氮会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A错误;白霜是 固体,它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过程,B错误,D正确;“白气”实际上是 小水珠,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错误。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4.(2019厦门质检,19)雾炮车向空中喷洒大量水雾可以进行有效除尘,如图。 喷洒出的水雾附着在固体 小颗粒上,使混合物的重力 浮力,下落到地面;在北方的冬天不能使用该措施,因为喷洒出的水雾 会很快 (填物态变化),危及道路安全。
答案 大于 凝固
解析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当重力大于浮力时,混合物将下落。北方的冬天通常气温远低于零摄 氏度,低于水的凝固点,因此喷洒出的水雾会很快凝固。
三、简答题(共4分)5.(2020南平质检,24)(4分)如图,冬季,石锅里烧开的水面上方“热气腾腾”;夏季,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 少量干冰,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两次“热气腾腾” 产生原因的不同点与相同之处。
解析 前者的“热气腾腾”是锅中产生的热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分);后者的“热 气腾腾”是干冰升华吸热(1分),使空气中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分)。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液 化现象(1分)
四、实验题(共8分)6.(2020龙岩质检,26)(8分)小华和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当水温升到90 ℃时,小华和小明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 乙,为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成了如图丙所示的A、B图线,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 ,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或“<”)一个标准大气压。(3)图丙中A、B图线不同的原因是 。 甲 乙 丙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九 物态变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九 物态变化课件PPT,共6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17_题型突破一估算题PPT课件(福建专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17_题型突破一估算题PPT课件(福建专用),共1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15_专题十五电和磁PPT课件(福建专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15_专题十五电和磁PPT课件(福建专用),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