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部编三下第6单元备课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部编三下第6单元备课教案01
    人教版部编三下第6单元备课教案02
    人教版部编三下第6单元备课教案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走进“江上”,走进《林中》,拓展阅读,检查自主预习,梳理脉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18.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 认识“墨、染”等六个字,会写“墨、梳”等11个字。
    2. 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诗歌之美、童年之美,读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赞美,说出看到的画面。背诵《溪边》。
    3.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查资料”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
    想象画面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感受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妙,说出看到的画面。
    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查资料”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语言理解能力。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为本单元“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还不具备有意识、有能力的运用多种方法,克服阅读障碍的能力。
    习作方面,学生对外在事物比较感兴趣,具备一定写话能力。但观察意识不足,观察细致程度和广度、深度都与要继续引导。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导入5分,检查预习5分钟,理解文本10分,走进是江上5分,走进林中5分,拓展阅读5分。
    教学准备
    教师:ppt 音乐 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了解单元导语
    1.出示单元导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及文字信息,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交流单元主题及单元目标。
    (二)欣赏中国水墨画,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水墨画作品。
    2.学生观看交流:这些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小结中国水墨画特点
    师: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毛笔蘸着墨水,在宣纸上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水墨画作品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特征,能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
    4.引入课题
    师:这些水墨画与我们课堂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美好的童年,就犹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境优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诗歌——《童年的水墨画》。
    板书课题
    (三)根据自主学习反馈,指导书写“墨”字
    1.出示“墨”字,学生观察,如何写好这个字。
    2.根据学生回答提炼写字口诀:

    四点疏朗、点竖穿插、“土”字扁平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示互评,再次修改。
    师评价: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临写,字就会越写越漂亮。
    二、 检查预习,自读诗歌理清脉络
    (一) 出示字词,检查朗读

    (二)从标题入手,了解组诗
    1.出示课题(大标题)、小标题,了解组诗。
    2.明确小标题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小标题“溪边”、“江上”、“林中”,提出问题:这三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随便一个词语都能作这组诗歌的标题吗?学生交流回答。
    评价:是啊,这组诗歌聚焦地点,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出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生活。
    (三)朗读诗歌,读好节奏
    1.指名学生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相机出示带节奏线的句子 :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评价:我们把诗句根据意思划分节奏线,读的时候注意读出停顿和语断气连的感觉,就能读好诗歌的节奏了。你用这样的方法再读读其它的诗句吧。
    2.学生读一读其它的诗句,读出诗歌的节奏。
    3.出示三首画有节奏线的短诗,小结:诗歌的句式长短不同,我们要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4.学生再次自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三、走进“溪边”,理解诗句,随文得法
    (一)自读《溪边》
    1.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2.思考交流:读了《溪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带着想象,朗读诗歌。
    (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意思
    诗中有哪些不懂得地方?
    1.预设1:我不明白“溪水给人影染绿了”这句话。
    (1)理解关键字“染”
    出示“染”字图示,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这个字的含义。
    (2)学习使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诗意。
    点拨:人影明明是黑色的,怎么会被溪水染绿呢?我们如果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也许某个词语或者句子会给你灵感呢!自己试着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思考一下。
    学生默读、思考。
    预设:诗句前两行写了垂柳、山溪。垂柳是绿的,山是青翠的,垂柳青山倒映在小溪里,小溪就像绿玉带一样了,人影也染成了绿色。
    评价:你看,我们联系上下文知道了垂柳和青山把清澈的小溪映绿了,人影投入了映绿的溪水中也就被染绿了。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们读懂了原本难懂的句子。
    (3) 出示垂柳、山溪、人影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对这句话又有什么理解呢?
    预设:垂柳是绿的,青山是绿的,小溪映绿了,图片中人影确实是被这满是绿意的景色染绿了。
    评价:是啊,图片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借助图片也能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句子。
    (4)带着理解朗读这句话,试着用安静舒缓的语气,读出诗歌的画面美。
    2.预设2: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
    (1)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诗意。
    师:刚才我们采用了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图片的方法读懂了诗句,老师再提示你一种方法——联系生活经验。用上方法,读一读思考一下。
    学生默读思考。
    预设1:我从上文中“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了一个孩子在这里钓鱼。“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是说鱼上钩了,小孩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预设2:我平时跟着爸爸去钓鱼,鱼上钩的时候扭动着身体,就好像在蹦跳一样,这个小孩也高兴地一蹦一跳,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评价:联系生活的经验,我们就想象到了鱼儿上钩时的画面,也就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让我们理解了难懂诗句的含义。
    (2)读了这句诗你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3)带着这种感受,再次朗读这句话,读出欢乐语气。
    3.对比诗句,配乐朗读,整体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出示两句诗,对比体会:通过刚才的朗读,诗的前四句和后两句你有没有感受到什么不同?
    评价:多么富有生机的画面啊!平静的溪水把人影染绿,水面的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这一红一绿,使画面充满了色彩的美感。鱼儿上钩的一刹那,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这一动一静的转换,使画面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
    (2) 指导朗读
    通过刚才的理解,你肯定又有了新的收获,接下来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这首小诗。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既要读出环境的安静舒缓,又要读出孩子的活泼欢快。
    男女生混合读(配乐)
    (三)借助画面,背诵《溪边》。
    1.通过依次出示画面及关键语的方法,指导背诵。
    2.去掉提示语,直接借助画面背诵。
    四、走进“江上”
    过渡语:如果说《溪边》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作,那么《江上》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动态图画了。
    1.自读《江上》: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想象一下,与同桌互相交流。
    预设1:我看到小孩子像刚下水的鸭群一样,无忧无虑在水里尽情地玩耍。
    预设2:他们在水里你泼我,我溅你自由自在地欢闹,真羡慕他们。
    指导学生带着感受朗读诗句。
    2.通过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的方法理解“水葫芦”,。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什么是水葫芦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的?
    预设:我在课前查阅了资料,知道水葫芦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柄中空膨大如同“葫芦”,所以被称为水葫芦。
    评价:你真会学习,在课前预习时遇到了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查字典、查阅资料来理解。通过查资料的方法理解了关键的词语,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句子。
    师:加了引号的“水葫芦”指的又是什么?谁能借助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说一说。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这种有趣的感觉吧。
    生:我发现文中把水性很好的孩子比作水葫芦,这是比喻。
    师:你关注到了修辞手法,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比喻?
    预设:还有“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把戏水的小孩们比喻成了刚下水的鸭群,也很贴切有趣。
    评价小结:你看,作者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将童年的烂漫快乐渲染的淋漓尽致。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能让文章更加的鲜活具体,生动有趣。
    3.根据看到的画面,体会感情,朗读诗歌,读出戏水的快乐。
    五、走进《林中》
    (一)总结学习方法,迁移学习,自学第三首诗。
    提出自学要求:
    1.自读《林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读出来。
    2.圈画一下你看到的画面,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地方。
    (二)检查自学成果:
    参照下面的话进行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三)交流: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评价:看来,同学们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自己已经读懂了这首诗。也感受到山里孩子们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带着你的理解,想象画面再读读这首诗。
    (四)总结
    童年生活是充满快乐、丰富多彩的,不管是在溪边,还是在江上、林中,总能看到孩子们充满欢乐的画面,让人向往,令人回味。
    六、拓展阅读
    1.张继楼先生的这组《童年的水墨画》中还有这样一首诗。出示《树下》,读一读,你又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朗读、交流,感受诗中童年生活的欢乐。
    2.推荐阅读:《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除了今天学的四首,还有另外两首《街头》、《花前》,利用课外时间读一读,继续感受童年带给我们的欢乐。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童年生活还会发生在哪些地方,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教学
    反思
    《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包括了三首小诗,分别以“街头”、“溪边”、“江上”为题,表现了儿童极富情趣的生活,似一幅幅水墨画般美丽。情趣是儿童诗的灵魂,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诗人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精心寻来的神来之笔,也是儿童诗审美教育的闪光点。


    课题
    19 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 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6个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7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并能说出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3.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并能说出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学情分析
    理解难懂句子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因此一些方法是可以迁移运用的,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但也有不同,如有的句子关系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到句子含着的意思。不同学生认为的“难懂的句子”可能不完全相同,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利用学生理解上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要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和珍惜自已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导入3分钟,检查预习5分钟,研读课文20分钟,指导书写7分钟
    教学准备
    教师:PPT 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理解题目
    (一)出示图片,理解“剃头”
    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预设:理发、剃头。
    师:理发和剃头是一回事,剃头是过去人们常用的词语,口语化的一种说法,比较有年代感。
    今天我们一起见识一位剃头大师是怎样给人剃头的。出示课题,齐读。
    (二)理解课题
    1.“大师”是什么意思?结合实际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被称为“大师”。
    2.你心目中“剃头大师”是什么样的?
    预设1:剃头大师非常厉害,剃出的发型一定很特别。
    预设2:剃头大师会在不知不觉间把头发剃好了。
    师: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看到这个题目就很想往下看看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评价总结:是啊,“剃头大师”这个题目读起来很有趣,能够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可见,文章有一个好的题目是多么重要啊。
    二、检查自主预习,梳理脉络
    (一)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自由读,师生齐读。

    (二)指导书写
    结合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指导写得不够规范
    的生字:表。
    引导观察——总结小口诀:三横等距,两竖不齐,撇平捺展——教师范写——自主练习——同桌互评——展评修改。
    (三)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
    1.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预设:小沙、“我”、剃头师傅
    师:小沙是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默读,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怕剃头都是表现了小沙的胆小。
    评价:你很会读书!这句话是围绕着小沙胆小这一个意思来写的,通过几个不同的事例,更能突出他的特点,我们在描写一个人的特点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
    2.文章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预设:第一部分(4-6自然段)描写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第二部分(7-18自然段)描写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评价:你看,我们联系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你再来说说吧。
    三、 再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一)默读思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有什么不同。
    1.理解难懂语句,了解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出示文段: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 老剃头师傅使用的工具有什么?
    预设:剃刀和推剪。
    随机出示图片,了解剃刀和推剪,从这些工具可以看出什么?
    预设:这些工具我们现在不常见了,很古老。
    预设:老剃头师傅可能年龄很大,性格很传统。
    评价:磨得锃亮的剃刀和老掉牙的推剪,一看这工具我们仿佛就能看到一位传统的老剃头师傅,像这样通过侧面描写,也能够反应人物的性格特点,你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
    (2) (标红:“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你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吗?
    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展开交流。
    评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我们感受到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真是一种折磨。看,在读书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经历来理解哪些难懂的句子,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书中人物的感受。
    (3) 理解“耿耿于怀”,谈方法。
    预设一:我是课前通过查字典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预设二:也可以联系上文内容就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了。
    评价:你对学过的方法掌握得很牢固,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4)“害人精”指的是谁?为什么这么称呼他?“害人精”让我受了这么多折磨,姑父为什么还要付双倍钱给他?
    预设1:通过联系上文的内容,我知道,老剃头师傅给我剃头时一会疼一会痒,跟受刑一样,所以称他为“害人精”。
    预设2:我也通过上下文发现由于小沙的仇视,别人都不愿给他剃头,所以只能付双倍钱给能为他剃好头的老师傅。
    评价总结:理解难懂的词语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只有老剃头师傅能给他剃得这样好,姑父十分无奈,只能付双倍的钱给老剃头先生表示感谢。
    (5)试着走进小沙的角色,带着感受读一读。
    2.了解“我”给小沙剃头过程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出示文段,谈感受: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荷!”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剃头大师”指的是谁?为什么这样说?
    预设:联系上下文得知,“我” 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给小沙剃头时很轻松,我感觉很得意,总觉得自己就像是剃头大师。
    评价:你用上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关注到了文中“我”的心理活动,嚓嚓两剪刀,就轻松剪下一堆头发,“我”自认为自己剃头技术了得,所以把自己称为剃头大师。带着你的得意读一读这段话。
    预设:我也联系上下文发现,小沙看到“我”真把头发剪下来了,他却什么感觉也没有,感到很惊喜。从小沙的话中也能感受到“我”的得意。
    评价:你不光读懂了难懂的语句,还关注到了小沙的语言和心理,联系上文看来,“我”真是位称职的“剃头大师”。模仿着小沙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3.理解难懂词句,了解剪发效果
    “我”和老剃头师傅使用的工具不同,剪发过程不同,剪发方法也不同,效果到底怎样呢?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出示文段: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通过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1:这里是既是语言描写也是心理描写,“我”剪得很随意,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坏了。
    预设2:联系前文可以看出,我的心情从得意变得有点慌张,所以才叫起来:“坏了!”
    评价:你使用了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还能通过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你收获真多。
    师:请你模仿着文中“我”的语气,带着感受把这句话读一读。
    (2)为什么我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预设1:通过联系上文,小沙要求“我”不能剪破他的耳朵这里可以看出,只要没剪破耳朵,“我”怎么剪都是可以的。
    预设2:我也联系上文看出,小沙实在不想去剃头师傅那里受罪,所以我给他剃头,他只要不受罪就行,对“我”的要求很低。
    评价: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联系上下文真是个理解难懂句子的好方法。
    (2) 出示图片,了解“层层梯田”的作用?
    预设:通过观察图片,我明白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式,显示出“我”剃头的效果十分糟糕。
    评价:你看,通过图片也能帮助我我们理解难懂的句子。
    想象着画面再读这句话,感受语言的风趣。
    (二)对比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和结果的不同,加深课文理解。
    出示两个部分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对比过程、结果的不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评价总结: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是轻松的,但结果却很糟糕,“剃头大师”的“我”并不称职,反倒成了“害人精”;而“害人精”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虽然过程痛苦,但结果却是美好的,老剃头师傅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啊!
    四、 小组交流,感受语言
    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预设1:这个题目很有趣,能够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
    预设2:题目“剃头大师”与“我”和老剃头师傅都有关系,非常巧妙。
    评价:“我”自认为自己是“剃头大师”,但实际上水平可差得远哩,这是一种调侃和自嘲。不仅如此,想到“剃头大师”这个称呼,就能想到童年的这件趣事,让人立刻回忆起童年的快乐生活,这也是以此为题目的作用。
    你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学生交流。
    评价总结:童年的生活就是这么有趣,天真调皮的我们总是容易做错事、闯大祸,但是回想起来却依然觉得开心快乐,多彩的童年多么美好啊!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时光,用心去感受童年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五、 拓展延伸1.了解本文作者秦文君。2.推荐阅读秦文君《调皮的日子》。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起一个有趣的题目,写一件你生活中的趣事,试着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
    反思
    本课语言风趣幽默,学生很喜欢,在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作者的其他作品,引起阅读兴趣。


    课题
    20 肥皂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廊、悠”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泡”等16个字,会写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语句,体会作者不同的心情。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感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的过程。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通过观察、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处于过渡阶段,想象能力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学生对于想象故事并不陌生,但是如何感知想象故事的神奇,学习想象的方法并创作自己的想象故事却是第一次。针对学情,引导学生感知想象故事、学习想象方法,进行想象故事创作是本单元关键。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导入5分钟,检查预习5分钟,理解课文20分钟,总结方法5分钟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背景音乐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单课前做肥皂水、吹肥皂泡。
    学法指导
    教师集中讲解。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交流谈话
    同学们,课前我们做了肥皂水,吹了肥皂泡,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
    学生2—3人交流。
    师: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小时候和大家一样喜欢吹肥皂泡。
    2.走近作者
    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资料,你对冰心奶奶有哪些了解?
    学生读搜集的资料,教师出示课后资料袋内容并做补充,指名读。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肥皂泡》。
    3.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这是冰心奶奶小时候吹肥皂泡的情景。(出示课本插图及课题)
    (1)指名读课题。
    (2)教师对比读,让学生谈发现。
    师:同学们,如果你在读课题的时候,“泡”字儿化,会感觉到一种喜爱和亲切。请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不好时,教师范读。再指名读。
    二.交流预习
    1.读准生字词,了解字义
    (1)分类读词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课件出示词语。
    第一组:
    廊子 溶化 粘稠 浮光
    蘸上 山巅 熟睡 婴儿
    颤巍巍 软悠悠 和弄和弄
    检查朗读,重点关注易读错的词语“粘稠 溶化 软悠悠 ”。
    和弄和弄:在理解“和弄”的基础上,读准多音字。
    第二组:
    轻圆 脆薄
    轻清透明 光影零乱
    轻清脆丽 玲珑娇软
    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这些词语都是写肥皂泡的。
    预设2:三个词语都有“轻”这个字。
    教师评价: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些词语的特点。那你从带“轻”字的词语读出了什么?
    预设1:轻圆是出现在“……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这句话,我读出肥皂泡的特点是又轻又圆的特点。
    预设2:“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从这句话,我明白了轻清透明还突出了肥皂泡清澈透明的特点。
    预设3:“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我读出了肥皂泡美丽但却脆薄的特点。
    总结评价:同学们不但识记了词语,还能发现词语的特点,并且联系句子和课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
    出示“娇”和“婴”,学生观察,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注意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书写口诀:
    女字在左——窄小瘦长横画变提穿插谦让
    女字在下——字形扁宽横画伸长有力托上
    教师范写,学生跟写一个,评价修改,再写一个。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几件事?
    预设1:写了做肥皂泡,吹肥皂泡。
    预设2:还写了看肥皂泡和自己的想象。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并板书:吹——看——想象(板书)
    评价总结:我们把围绕肥皂泡写到的几件事简要概括出来,然后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请你修改完善后再来说一说吧。
    三.精读感悟
    (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体会喜欢 
    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呢?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学生默读)
    1.理解难懂的词语
    有难懂的地方吗?
    预设1:粘稠怎么理解?为什么肥皂水是粘稠的?
    预设2:竹笔套管是什么样子?
    交流预设。教师讲解粘稠的意思,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验理解粘稠的肥皂水才能吹起泡泡。
    出示图片及文字,借助图片及文字理解竹笔套管。
    评价总结:我们用借助图片、联系实际生活体验的方法,理解了难懂的词语,也读懂了句子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吗?想一想,说的时候注意什么?
    预设1:“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这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作者吹肥皂泡时非常小心,动作很轻,说的时候可以用上这样的词语。
    预设2:“轻轻地扇送”也可以用上,体会到作者很喜欢肥皂泡,精心地呵护肥皂泡。
    预设3:“轻圆的球儿”“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写出了肥皂泡在空中很美丽,很可爱的样子。说的时候也可以用上。
    总结评价:同学们抓住关键词语读懂了句子,大家关注了写肥皂泡样子和吹肥皂泡动作的词语,说的时候一定很生动。
    师:要想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还要注意什么?
    预设:我发现作者用了表示顺序的词,“……然后……再……”,我们说的时候可以用上这样表示顺序的关联词。
    交流预设:表示顺序的关联词语还有“首先、接着、最后”等,我们用的时候都写出来。
    提出要求: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不能背诵或者复述课文。
    指导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全班指名说。
    总结评价:你看,用上了文中的关键词和表示顺序的词语,我们用自己的话也能说得既清楚又生动。
    (二)看肥皂泡吹起的美,体会快乐
    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1.理解难懂的句子,体会肥皂泡的美。
    哪些句子写出了肥皂泡的美?你有不懂的词句吗?
    预设1:(读第一句话)我从这句话体会到肥皂泡的美。 句中“五色的浮光”这个词语怎么理解?
    交流预设: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五色”的意思。(指的是颜色多。)
    教师解释“浮光”,在这里是指泡泡表面的光泽色彩,经过光的照射,泡泡呈现的色彩。(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理解了词语,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吹的泡泡的样子。
    预设:大大的,颜色很多,很漂亮。
    预设:圆圆的,飘忽不定,不停地转。
    课件出示图片帮助理解,师生交流。
    评价总结:我们除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外,还可以用借助插图或图片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词句。
    拓展积累:冰心奶奶的其他作品中,也能找到这样色彩明丽的描写。(出示《再寄小读者》和《灯光》里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冰心的文章对色彩的描写丰富多彩。
    预设2:(读第二句话),课前我查阅了工具书,知道了玲珑的意思是小巧精致的意思,“玲珑娇软”怎么理解呢?
    教师出示“娇”的三个义项:1.柔嫩、美丽可爱;2.娇气;3.过分爱护。
    师:同学们,在这个词语中选择哪个意思?为什么?
    预设:选1.柔嫩、美丽可爱
    指导让学生读书,找到相关句子,“若是扇得好,……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说出自己的看法。
    评价总结: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理解词语中的关键字也可以准确地理解词语,读懂句子。
    预设3:(读第三句话),如果扇得急了,肥皂泡会变形,而且这时候肥皂泡上的色彩会变幻,流动起来,就是光影零乱。(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总结评价:同学们说得真好,用了好多方法理解词句,感受到肥皂泡不但色彩美、形状美,还给我们带来快乐。(板书)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难懂的句子,感悟心情
    看着颤巍巍的、光影零乱的肥皂泡,文中的小朋友心情怎样呢?
    预设1:心情很紧张、着急。
    预设2:担心肥皂泡破裂。
    文中怎么写的?找到写小朋友神态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课件出示: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
    他们心里想什么?心里可能在对肥皂泡说什么呢?
    预设1:肥皂泡在空中时间再长一点吧。
    预设2:肥皂泡飞得再高一点吧!
    指导朗读,同学们,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很紧张,既担心又充满期待。
    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读这个语句。
    (三)想象肥皂泡的神奇,感受向往
    1.理解难懂语句,体会奇特想象
    师:美丽的肥皂泡飞起来了,作者想到了什么呢?(出示第五自然段)有难懂的语句吗?
    预设:为什么把那些泡泡用“她们”代替?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交流。
    预设1:作者把“一个个泡泡”比喻成“一串”美丽的梦,并展开了想象,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肥皂泡的喜爱,因此把肥皂泡拟人化了。
    预设2:“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她们飞上天空,挨着明月;她们渡过天河,随着夕阳西去;她们飘过大海,追逐浪花;她们飞越山巅,飞过草地,落到了一个熟睡的婴儿的头发上……”作者对肥皂泡产生的想象真是奇特又丰富呀,我都想跟着一起飞了。
    这些神奇的想象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预设:我觉得作者是抓住了泡泡可以吹起飞走的特点,联系生活中自己想去的地方展开了大胆的想象。
    评价:你看,原来那些泡泡仿佛就是孩子们的化身,是带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飞起来了。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联系生活大胆想象就写出了这样神气的语句。
    2.感情朗读,激发想象
    带着你的感受把这神奇的想象读出来吧。
    出示课后第三题的三句话。同桌互读,推荐展示读。
    变成一首小诗,配乐朗读;
    (借着扇子的轻风,
    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最后全班读。
    3.发挥想象,抒写美好
    教师: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请同学们写一写。
    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读一读自己的美好想象?并说一说为什么肥皂泡会到那里去。
    预设1:学生可能让肥皂泡飞到沙漠,我希望不再那么干旱
    预设2;飞到边防,陪伴战士,他们能露出笑脸
    预设3:飞到武汉,安慰疫区的人们……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这些美好的愿望放在文中的什么地方呢?
    预设:放在省略号的地方。
    请同学们带着冰心奶奶儿时的和你自己的无限的快乐及美好的希望有感情朗读一读吧。
    四、拓展作业
    1.小小的泡泡带来的快乐会永远留在我们的梦里。冰心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请大家从《小桔灯》《寄小读者》中选一本找来读一读。
    2.冰心奶奶童年吹肥皂泡的经历富有情趣,由泡泡产生的美好想象同样也令人印象深刻,请你也放飞想象的翅膀写一写自己有趣的经历吧。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一、读一读,说说红色字体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这地太薄了,种庄稼总也长不好。
    他用了一张很薄的纸在画画。
    二、带着想象,照样子写句子。
    梦中的我变成了一壶茶,正在寻找口渴的人。我来到了田野,农民伯伯正用步满老茧的手招呼我,欢迎我;
    教学
    反思
    学练结合,促使阅读教学综合高效。
    课后我又布置学生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记录下来,以通过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以切实提高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



    课题
    21 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和字典,会读“耀、庆、盼、叠、歉”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人物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的意思。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难懂句子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因此一些方法是可以迁移运用的,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但也有不同,如有的句子关系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到句子含着的意思。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要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珍惜自已美好的童年生活。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2-3分钟间接宋庆龄,10-15分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知主人公的人格美,5-10分钟交流自己的收获,5分钟个人展示收获。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PPT 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单
    学法指导
    个人自读 小组交流 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题,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前面学习的三篇课文,让我们在童年的百花园里,看到了真善美,学习了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今天我们要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第21课《我不能失信》。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课题。
    (1)“我”指的是谁呢?(宋庆龄)
    【出示宋庆龄图片】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宋庆龄的资料,你对宋庆龄有哪些了解呢?
    教师评价:宋庆龄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 理解“失信”的意思。(失去信用,不守信用)
    我不能失信的意思就是——我要守信。【板书:守信】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宋庆龄小时候守信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检查正音。

    宋耀如是谁呢?(宋庆龄的父亲)你对他有了解吗?
    学生简单交流。
    (二)概括主要内容
    课文除了有宋庆龄的父亲,还有哪些人物呢?
    预设:母亲 伯伯 小珍
    你能用好这些人物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宋庆龄一家要到一位伯伯家去做客,宋庆龄很想去,可是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于是决定留在家里。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遵守约定还是留了下来。宋庆龄等了一上午,小珍也没来,但是她说不后悔。
    教师评价:我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文中的主要人物串起来,就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交流重点,品味守信。
    (一)导言入手 感悟守信
    出示导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预设:人要是失去了信用,那怎么行呢?
    教师评价:守信是人的美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
    (二)联系生活 联系上下文 理解没劲 感悟守信
    1.理解没劲
    宋庆龄为了教小珍叠花篮放弃了去伯伯家的机会,可是直到中午一家人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很心疼,小庆龄却这样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出示)
    (1)很没劲是什么意思?
    预设:没有意思
    预设:无事可干 ,无聊
    (2)小庆龄一个人在家都干了些什么?你有这样有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出示)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说说当时的感受吧!
    预设:我一个人在家,完成了作业,无事可干,从这屋转到那屋,再从那屋转到这屋,平时喜欢的书也不能静下心来再看了,玩具也玩了好几遍了,非常无聊,心想,一个人在家真没意思。
    你用自己的经历体会了宋庆龄当时的很没劲。
    预设: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爸爸妈妈有事出去,当时问我想去不去,我因为要和同学出去玩就没有去,可是当他们走了之后,同学也有事没有来,我就后悔了,心想,早知道一个人在家这么无聊就跟爸爸妈妈去了。
    教师:你的经历和庆龄的经历还有相似之处,也是同学失信了,但是不同的是你面对一个人在家这么没劲,当时你有些后悔了,而宋庆龄却没有后悔,一直等了一上午。联系了生活实际,我们就读懂了人物的感受。
    2感悟守信
    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个人在家这么没劲,是别人让宋庆龄留下来的吗?
    预设:是她自己坚持留下来的。
    预设:课文写到爸爸劝他改天再教,妈妈也劝他回来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改天再教,可她认为这样做是不守信用,坚持要留下来。
    你能联系上下文从文中找答案。
    不管爸爸妈妈怎么劝,宋庆龄都坚持留下来,是她自己不愿去吗?
    预设:不是,她非常想去,因为在第一自然段写到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从“特别高兴”“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宋庆龄非常想去。
    同学们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宋庆龄的守信,说明同学们很会读书。 【出示:第一自然段】
    再来想想:如果你是宋庆龄,面对这么喜欢的鸽子,面对爸爸妈妈的劝说,你会不会动心呢?
    预设:我可能会动心,因为我太想去了。
    预设:我也可能会动心,因为我也可以改天再教小珍叠花篮。
    是啊,同学们你看,宋庆龄当时只是一个小孩子,可是为了守信,她甘愿放弃自己一直企盼的机会,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的确,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啊!可是宋庆龄却能做到,可见宋庆龄从小就展示出了不同于常人的高尚品质。
    我们用上前面学习的方法,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了上下文就理解了这个难懂的句子。【板书:联系上下文】
    教师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四、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难懂句子的意思。同学们以后再遇到难懂的句子就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帮助你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宋庆龄的故事》
    2.你身边的人有哪些令你敬佩的品质呢?拿起笔来写出他/她的特点吧。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1.推荐阅读《宋庆龄的故事》。
    2.小练笔: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我的同桌勤奋好学,……
    我的好朋友非常乐于助人,……)

    教学
    反思
    本课课堂学习气氛很浓,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从中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效果很好。







    课题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目标
    1.写一个人,运用典型事例,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2.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3.乐意与同学交流,体会习作乐趣。
    教学重难点
    写一个人,运用典型事例,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
    课前,要求学生学习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课堂上,借助资料学习古诗。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
    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完成自主学习记录单上的人物介绍卡。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一定有很多朋友,这些人一定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板书: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二、交流词语 确定习作对象
    1.读词语,谈发现
    (1)出示课件:
    小书虫  乐天派  智多星  运动健将 故事大王
    幽默王子  热心肠 昆虫迷  小问号
    (2)同学们来读读这些词语,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想到什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交流:
    预设:这些词都写出了人物的特点,都是对人物鲜明特点的概括。
    2.请你再来想想,看看这些词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人物的特点?
    预设:“智多星”指的是爱动脑筋、聪明智慧的人,“热心肠”指的是爱帮助人的人,“小问号”指的是爱提问题、爱思考的人。
    教师评价:这些词语都是写人的某一品质方面的。请你再思考一下其他词语又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人物特点的?
    预设:乐天派、幽默王子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预设:小书虫、昆虫迷、运动健将、故事大王表现的是人物的兴趣爱好。
    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理解了这些词的意思了。
    一个人的特点可以是品质突出,可以是性格鲜明,也可以是在某一兴趣爱好方面与众不同。同学们在写人物特点的时候完全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发现人物的特点。
    3.延伸:你还能想到哪些这样的词语呢?这些词语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人物特点的?
    预设:“飞毛腿”指的是跑得特别快的人。这是从人物兴趣特点来写的
    预设:“神算子”则专指预言过的事情发生了,说话很准的人。这是从人物人物品质特点来写的
    预设:“女汉子”是指做事比较泼辣、大胆的女孩子,这是指人物性格特点来写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并出示补充的词语。
    师小结: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词语,的确生活中有特点的人还真不少,这些人给了我们很多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
    4.有的同学想到了这些词语,大家觉得好不好?
    出示:鼻涕虫 马大哈 邋遢大王
    预设:不好,这些虽然也是人的特点,但是这些人有坏习惯,不提倡向他们学习,需要改正。
    教师评价:不好的行为不能给我们传递正能量,我们暂时不要去选他,等他改好了,我们再去写他,或者我们可以去发现他身上的好的方面去写他。
    5.根据词语,学习拟题
    (1)同学们,刚刚我们交流的这些词语,都是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其实他们还隐藏了一项特殊的功能呢,赶快开启你的慧眼,仔细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
    出示所有词语,学生自读,边读边想
    预设:我觉得这些词可以用来做题目。
    教师小结: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这些词语不仅表现了人物特点,还可以做为我们习作的题目。
    (2)我这里有同学写的两个题目,请同桌交流一下,你认为哪个做题目合适?为什么呢?
    出示:《小书虫》 《喜欢读书的同学》
    预设1:我认为第一个合适,因为这个词概括了他的特点是什么。
    预设2:我选第一个。小书虫是指特别爱读书的同学,每天都会捧着书看,而喜欢却达不到这种程度。
    预设3:我选第一个,因为第一个题目引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显得非常新颖,非常生动,非常贴切,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教师评价:同学们真会思考,新颖、生动、贴切的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也完全可以做题目。
    总结: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不仅新颖别致,而且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我们在确定作文的题目时,可以用概括人物特点的、形象的词语直接做题目,还可以写清楚是谁以及他的特点,这样就显得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3)练习选取题目
    同学们,大家想想,你打算写谁?要写出他的什么特点呢?如果让你取题目的话,你准备怎么写?
    学生交流自己取的题目
    三、借助学习伙伴,学习习作妙招
    1.妙招一:利用泡泡语,发现不同思路
    同学们再来想想,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人?我们来看看李明和张华同学是怎样说的。
    李明同学是这样说的:
    出示:看见“热心肠”,我想起了我的同桌,我给你们讲一件事情……
    张华同学是这样说的:
    出示“昆虫迷”?这不是在说我的表哥吗?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
    同学们,你发现两个同学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李明同学讲了同桌的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他热心肠的特点,张华同学没有写一件具体的事,而是抓住了表哥日常的表现来写表哥是个昆虫迷。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孩子。李明和张华的思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写一个人就可以像李明和张华那样,或者选取典型事例,或者从人物的日常表现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第一个写作妙招:
    选取典型事例 或 日常表现 (板书)
    同学们,请你根据你确定的写作题目,你想到了谁呢?请你也像李明和张华同学一样和同桌说一说吧。
    2.妙招二:通过例文,感悟描写方法
    李明同学根据自己的思路,完成了同桌热心肠的习作,我们来读读。
    出示:看见“热心肠”,我想起了我的同桌,我给你们讲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的脚意外扭着了,寸步难行。她小心翼翼地扶着我,一步一步地走,生怕我再受一点儿罪。从她紧张的神情中,我读到了她温暖的安慰,亲切的关怀。之后,她带我回到了她的家。“李明,你赶紧上床躺着吧,可千万别再扭着了!你安心休息,让我来好好照顾你!”……不一会儿,她就为我端来了一杯热乎乎的水。陪我聊天,逗我开心,为我按摩。整整一天,我的同桌就像照看病人一样照看着我,我一时感动的都不知道如何表达谢意了。一直哽咽着……我想对我的同桌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就是我们身边的“热心肠!”
    同学们,读了李明同学的习作,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这件事描写得非常详细。
    预设2:李明抓住了同桌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把这件事写得非常详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心肠的同桌。
    预设3:李明选取了人物的典型事例,而且运用了人物的描写方法。
    教师评价:是呀,同学们,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有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用好了,就能够让人物的特点更加突出,让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同学们在自己的作文中也一定要用上啊!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第三个小妙招:用好人物描写方法 (板书)人物描写
    3.妙招三:通过对比,体会综合运用
    李明受了张华的启发,又在自己的习作上进行了添加了,我们来读读吧。
    出示:看见“热心肠”,我想起了同桌。
    她不管到哪儿,都是热心肠:有人渴了,她会立即拿出一瓶水递给她;有人受伤了,她总会第一个上去将她扶起来;不论我遇到什么难题,她都会尽力帮我解决……我们俩亲密无间,情同姐妹。她,总是出现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
    记得有一次,我的脚意外扭着了,寸步难行。她小心翼翼地扶着我,一步一步地走,生怕我再受一点儿罪。从她紧张的神情中,我读到了她温暖的安慰,亲切的关怀。之后,她带我回到了她的家。“李明,你赶紧上床躺着吧,可千万别再扭着了!你安心休息,让我来好好照顾你!”……不一会儿,她就为我端来了一杯热乎乎的水。陪我聊天,逗我开心,为我按摩。整整一天,我的同桌就像照看病人一样照看着我,我一时感动的都不知道如何表达谢意了。一直哽咽着……我想对我的同桌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就是我们身边的“热心肠!”
    同学们,读了李明修改后的习作,你又有什么发现?
    预设1:她添加了同桌的日常表现。
    预设2:她先写出了日常表现,又选取了典型事例,这样把热心肠写“活”了,写“具体”了。
    教师评价:李明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同学们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你看,如果我们能将日常表现和典型事例合起来,人物特点就更突出了。这是送给你们的第四个小妙招:综合运用 (板书)
    师过渡:刚才我们一边交流,一边思考,逐渐明确了写好身边有特点的人物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回归板书 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这四个小妙招,
    典型事例
    日常表现
    人物描写
    综合运用
    四、学生习作,下笔成文
    1.围绕妙招,自主修改。
    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掌握了写好身边这位有特点的人的写作技巧。下面,请拿出自主学习记录单,围绕四个妙招,读读你填写的相关内容,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自主修改吧。
    2.选择事例,交流研讨。
    预设1:作文题目不够简练、新颖,人物特点不够鲜明。
    预设2:同学的自主记录单,列举了好几件事情,引导其选择典型事例,也可以选择日常表现。
    预设3:事例选材不够典型,内容不能体现正能量,引导学生内容选择好是很关键的。
    预设4:人物的描写方法比较单一,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都是善于动脑的孩子!我们现在就开始动笔吧。
    3.起草动笔 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开始自己的习作。
    (2)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优秀习作的旁边做标记,争取将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将写完的文章读给同学、家长听。
    教学
    反思
    利用好自主学习记录单,引导学生仍然从四个妙招,即写人物特点的四个方面修改、交流,提出意见。
    在充分的分析后,使学生获得写作启示的同时,也巧妙突破学习难点。



    课题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理解难懂的字。”
    2.识字加油站,看图识字词,了解祖国边疆旭日东升时的景象。
    3.词句段运用,体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的不同;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读读背背有关守信的古代名言,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名言的意思。学会看图识字词。学会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学情分析
    理解难懂句子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因此一些方法是可以迁移运用的,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但也有不同,如有的句子关系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到句子含着的意思。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PPT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文中有很多难懂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一致。
    1.(课件出示2)



    (1) 小组讨论: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理解句子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
    预设: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或经验理解。
    预设:实在没法理解的就可以查查字典、词典,或者上网查查资料,还可以向别人请教。
    2.(课件出示3)
    (1)小组讨论: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用什么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理解难懂句子,运用“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可以联系自己曾经演出的经验,谈谈和“我”相同的感受。
    3.(课件出示4)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用到什么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理解难懂的句子,运用联系上文“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是写小孩子采到蘑菇高兴地叫起来,因此,这里的“斗笠”是指“小孩子们”。)
    4.(课件出示5)


    5.教师小结: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一样,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板书: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他人)
    (二)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6)







    2. 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画面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前鼻音“巡、缆”,边音“瞭 ”。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4.图文结合,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课件出示7)
    (示例:旭日东升,海滨哨所,海防战士们已经早早起床,他们有的站在一艘军舰上向四周瞭望,有的在附近岛屿上四处巡逻。沙滩上,美丽的贝壳静静地躺着,和缆绳、铁锚相望一起说着悄悄话。)(板书:看图识字)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8)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3.小组代表发言:(板书: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第一组句子,加点的字是“熟”。在第一句话中“熟”的意思是“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第二句话中“熟”的意思是“因常接触弹琴,而知道得清楚”。
    第二组句子,加点的词语是“味道”。在第一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舌头接触苹果时所得到的感觉”,第二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比喻在台上表演的感受、情趣、意味”。
    (二)(课件出示9)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两段话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这两段话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两个个片段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
    第一段话围绕“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写的;第二段话是围绕“他们高兴极了”写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课件出示10)(板书: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示例:雨下得真大。哇!雨点一串又一串“劈里啪啦”从天而降,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一朵美丽的水花。不一会儿汇到一起变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急速地流向远方。往远看,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哪是楼房,哪是大树。树叶被雨水冲刷得更加翠绿、透亮,树枝遥遥晃晃的,好像快要掉在地上似的。路旁的花朵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一片又一片的落到了地上,顺着雨水流进了下水道。
    四、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学习词语。
    (课件出示11)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句子都是关于什么的?(都是关于守信的名言)
    (板书: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4.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12)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改正过错不要吝惜, 听从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 一样迅速自然。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关于理解句子的方法,学会在看图自主识字,学会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积累和理解关于守信的名人名言。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
    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他人
    看图识字 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作业
    设计
    积累关于守信的名言,与大家分享。
    教学
    反思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注重放手给学生,教师稍作点拨。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出课题,检查预习,研读课文,重点感悟,根据提示,总结提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共2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指导书写,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整体感知,总结全文,仿写训练,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16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16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拓展阅读,布置作业,走进作者,推荐阅读,方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部编三下第6单元备课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