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0* 青山不老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0* 青山不老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青山不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后作业
一、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用部首检字法查“巷”字,可以先查“共”部,再查4画。(______)
(2)“朦”和“胧”两个字都是左半部表义,右半部表音的形声字。(______)
(3)“竭泽而渔”和“笔走龙蛇”都是褒义词。(______)
(4)“响遏行云”和“阳春白雪”都是描写天气的词语。(______)
(5)“青山不老”是个完整句子,结尾可以加句号。(______)
(6)《唯一的听众》一课中的老妇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里钢琴家。(____)
二、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月亮不好意思地躲进云里。( )
(2)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3)是谁让这青山不老?是这位普通的老人。( )
(4)太阳像一团火焰,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
三、课堂连线台。
老师:本文通过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那么”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我觉得,为了反应文章的中心这也是用了比喻义。赞扬了
四、《青山不老》的作者是 ,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山野老农用了 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其实“青山不老”的含义是 。(2分)
五、课文回眸室。
《青山不老》一文作者是 ,运用了 、 、等修辞方法,描绘了 的故事,让我们感动的是 。
六、认真阅读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实现的价值知道是指什么?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________,事实上包含了他________的精神。
(3)选段的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课文的中心句。联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七、阅读。
土地老了
很久以前,在远离山村的地方,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和野花。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他家里很穷。
有一天,农夫发现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从此,一年四季,他便在这片土地上劳动、耕作。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农夫老了,死了。农夫的独生子很懒,不愿去远离山村的土地上劳动,春天里播下种子,以后就再也不管了,只等着秋天去收获。
结果,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家里也越来越贫穷。儿子有气无力地感叹道:“唉,土地老了!”他再也不到那片土地上去了。
小草知道农夫的儿子再也不会去那片土地上播种,便和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又回到原来的土地上,年年春风,年年生长,郁郁葱葱,蓬蓬勃勃。过往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1“土地老了”具体表现在( )。
A.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
B.家里越来越贫穷。
2“土地老了”的原因是( )。
A.农夫没有施肥。
B.农夫的儿子很懒,不愿劳动。
C.土地太贫瘠,长不出好庄稼。
3读句子,回答问题。
过往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1)“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肥沃”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拓展阅读训练,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选自《百年新诗代表作 现代卷》)
1诗歌中鸟儿歌唱土地、 、 和黎明,其中“土地”象征 ,“黎明”象征着 。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破折号表示_____。
3判断题。
(1)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
(2)诗歌用“嘶哑”来形容鸟的喉咙,让人体味到其中经历的坎坷和辛酸。( )
(3)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我”指鸟。( )
4诗歌中写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诗歌流露了作者怎样一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2)√ (3)× (4)× (5)√ (6)×
二、(1)拟人 (2)排比 (3)设问 (4)比喻
三、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四、梁衡 15 奉献精神永不老去。
五、梁衡 拟人 比喻 一位老人坚持多年在沙漠植树造林 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六、(1)“价值”是指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绿洲,给予子孙后代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2)表面上指种树;事实是指老人无私的奉献这里,为这种树,挡风沙。
(3)“青山是不会老的”是指老人执著的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
七、1A
2B
3 抑制不住;禁不住 年年春风,年年生长,郁郁葱葱,蓬蓬勃勃
4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丰硕的果实。
八、1河流 风 当时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 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2 语意未尽 转折
3(1)√ (2)√ (3)×
4这句话表明作者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竹节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3 桥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桥,读拼音,写词语,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辨字组词,按意思写词语,仿写词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14 穷人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穷人,我是拼音小能手,按拼音写汉字,按查字典要求填表,花落谁家,画龙点睛,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是,根据提示选择省略号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