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册1. 数与代数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1、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减
2、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乘法?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部分的积相加。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有带分数的,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
2、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的除法?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分数除法的运算实际上就是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若有带分数的,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除。
考点1、运算结果的判断
【例题1】不计算,直接判断下面各算式中( )的结果最大。 ÷0.978 B. 826.487×0.965 C. 826.487×0.567 D ÷1
826.487÷0.978的结果比826.487大;826.487×0.965的结果比826.470小;826.487× 0.567的结果比826.487小;326.487÷1的结果与826.487相等。
若一一计算,则工作量太大。因为4个算式中都有826.487,所以只要把计算结果与826.487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掌握技巧:一个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0除外),得到的商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乘一个比1小的数0零除外),得到的积比这个数小;一个数乘或除以1时,得到的结果与这个数相等。
考点2、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例题2】一个减法运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后得156。这个算式的被减数是( )。
根据题意可得“被减数+减数+差=156” 。因为在减法算式中,“减数+差=被减数”,所以可以得到“被减数+被减数=156” ,从而求得被减数是156÷2=78。
解答有关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关系的题目时,既要重视题目已知条件,又不能忽略各部分之间本身存在的关系,这些隐含的条件往往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考点3、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例题3】兔妈妈采了一些蘑菇,平均分给6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的蘑菇和剩下的蘑菇一样多。兔妈妈最多采了( )个蘑菇。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找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利用“余数<除数” “被除数×商+余数” 来解题。
兔妈妈采的蘑菇要最多,那么每只小兔分到的蘑菇要最多,剩下的蘑菇也要尽可能多。因为是平均分给6只小兔,所以剩下的蘑菇最多是5个。而“每只小兔分到的蘑菇和剩下的蘑菇一样多” ,所以每只小兔也最多分到5个蘑菇,因此本题就转化为:兔妈妈把采的蘑菇平均分给6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5个蘑菇,还剩5个蘑菇,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利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列式解答。
【例题4】判断:a÷b=5……3中,将a、b 同时×4,商还是5,余数还是3。( )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说,商不变的规律仅仅是商不变,而余数要发生相同的倍数是变化。
可以假设b是4 ,则a是23。将23和4同时乘4,就是92÷16=5 …… 12,商还是5,但余数不是3,而是12。
考点5、估算数据不全的乘法算式的积
【例题5】已知2 7× 6是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下面四个数中有可能是它的积的是( )。 A.3042 B.10332 C.32512 D.10774
解决这类估算数据不全的乘法算式的积的选择题时,可以先根据已知数据判断积的个位上的数,排除不可能的选项,再求出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找出积的取值范围,排除不可能的选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 数与代数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 数与代数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9页。
苏教版六下数学26.四则运算总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下数学26.四则运算总复习课件PPT,共2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背景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意义,加减法,乘除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a+a+a++a,a×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