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综合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学案
展开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 1.梳理二战后不同阶段科技发展概况,构建“时空观念”。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新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搜集相关史料,认识智能技术的影响,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新科技革命的特点,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
时 空 坐 标 |
知识点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表现
(1)计算机
目的 | 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 |
标志 | 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 |
影响 |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
(2)网络
概况 | ①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②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目前遍布全球 |
影响 | 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
(3)人工智能
①含义: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②出现: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③领域: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④应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
⑤表现:“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
⑥影响: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4)航天技术
成就 | ①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 ③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
影响 | 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
(5)海洋技术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②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 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③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 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6)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近代科技发展的三个时代
航天和航空的区别
(1)航天:又称“星际航行”,其飞行器为外层空间飞行器。如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导弹武器、航天飞机等。
(2)航空:是指人类利用飞行器从事的大气层内的飞行及有关活动,如飞机、直升机、滑翔机等。
普通智能系统与人工智能系统
普通智能系统是经典的算法,是仅以满足目标函数的算法,是解决其结果是可预测性问题的算法;人工智能系统是模仿人类大脑处理问题的方法,或能客观上实现人脑能实现的处理过程,人工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处理的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事先不可预知的。
2021年2月5日下午17时05分05秒,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OS-X6B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暨“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发射场成功发射,试验载荷成功分离,全程飞行正常。
这是我国在哪一领域内取得的成就?
提示:航天领域。
笔记:
知识点二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社会生产
(1)生产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2)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
(3)企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2.文化生活
(1)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全媒体不断发展,能够最大程度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
积极 | 使地球成为“地球村”;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
消极 | 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解读:现代科技成为引领经济、深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新科技革命的成就与特点
■史料实证···································································
1.获取信息 天河三号E级超级计算机
材料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据悉天河三号E级超级计算机,浮点运算速度达到了惊人的10的18次方,中国超级计算机将成为世界上首台也是唯一一台运算速度过百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天河三号”问世!再创世界纪录》
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都在日益加快。我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
2.论证观点 新科技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革命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有学者认为“科技创新引发经济结构变化”。请结合材料二简单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新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并出现了知识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使机器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增加。
■素养形成···································································
新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和特点
1.背景
(1)现代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多方面需要是现代高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2)科学的巨大成就为现代高新技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3)战争和国家间的对抗,是刺激高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特点
(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在不断开阔。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加强,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化;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联系、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新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数字化生活方式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网络对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提示: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创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了信息传播,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2.论证观点 互联网快速发展
材料二 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与改进,信息技术产业产生并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开始引领世界发展,网民人数高居世界第一位,华为5G技术领先世界发展水平。
■素养形成···································································
新科技革命的影响
角度 | 内容 |
进步性 |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
进步性 |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了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
局限性 | 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高科技犯罪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
1.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重要基础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中国
A [1946年,美国军方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故选A项。]
2.人工智能应用的范围很广,包括:计算机科学、金融贸易、远程通信、在线和电话服务、玩具和游戏、音乐等诸多方面。下列属于人工智能运用的是( )
A.“深蓝”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B.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联合国首脑及多国政要通讯
D.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进行肺叶切除手术
A [通过题干可知,人工智能是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因此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属于人工智能,A项正确;B、C、D三项均未直接体现人工智能技术,排除。]
3.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宣称,他们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而且对这颗卫星的体积之大感到惊讶。这表明( )
A.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占有优势
B.美苏争霸开始进入太空领域
C.苏联体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D.美国在新科技革命中甘拜下风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苏联在宇宙探索领域成果辉煌,令美国震惊,表明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已经占有优势,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美苏争霸的问题,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4.现代城市街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等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也随时随地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
B.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
C.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
D [“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属于互联网服务平台,人们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说明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交通建设,故A项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饮食习惯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且“深刻改变了”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排除。]
5.对如图信息的解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A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每次工业革命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与生产未紧密结合,排除B项;C、D两项均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机、收音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的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2)“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请分别以工业革命和材料二反映的科技革命为例加以说明。
[解析] 第(1)问“动力的革命”,结合蒸汽机作答;“运输的革命”,结合火车和汽轮作答。影响结合材料一“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作答。第(2)问,结合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和新科技革命成就的消极影响分析。
[答案] (1)动力的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
运输的革命: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影响: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2)负面影响:工业革命: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新科技革命: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荒废学业;高科技犯罪;不良信息传播;等等。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导学案,共8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学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