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精品复习:第11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讲与练(57页教师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精品复习:第11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讲与练(57页教师版)第1页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精品复习:第11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讲与练(57页教师版)第2页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精品复习:第11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讲与练(57页教师版)第3页
    还剩5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精品复习:第11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讲与练(57页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理数)一轮精品复习:第11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讲与练(57页教师版),共5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合情推理; 2,故选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一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
    第一节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本节主要包括2个知识点: 1.合情推理; 2.演绎推理.

    突破点(一) 合情推理 



    类型
    定义
    特点
    归纳
    推理
    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特征,推出这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推理
    由部分到整体、
    由个别到一般
    类比
    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
    由特殊到特殊


    1.判断题
    (1)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
    (2)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这是一种合情推理.(  )
    (3)在类比时,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为合适.(  )
    答案:(1)× (2)√ (3)×
    2.填空题
    (1)已知数列{an}中,a1=1,n≥2时,an=an-1+2n-1,依次计算a2,a3,a4后,猜想an的表达式是an=________.
    解析:a1=1,a2=4,a3=9,a4=16,猜想an=n2.
    答案:n2
    (2)由“半径为R的圆内接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推理出“半径为R的球的内接长方体中,正方体的体积最大”是合情推理中的________推理.
    答案:类比
    (3)观察下列不等式:
    ①0,即f(x2)>f(x1).(小前提)
    所以y=f(x)为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结论)

    [全国卷5年真题集中演练——明规律]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解析:选D 依题意,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由于甲知道乙、丙的成绩,但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则乙、丙必有1位优秀,1位良好,甲、丁必有1位优秀,1位良好,因此,乙知道丙的成绩后,必然知道自己的成绩;丁知道甲的成绩后,必然知道自己的成绩,因此选D.
    2.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
    解析:由丙所言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丙持有“1和2”,结合乙所言可知乙持有“2和3”,从而甲持有“1和3”,符合甲所言情况;另一种是丙持有“1和3”,结合乙所言可知乙持有“2和3”,从而甲持有“1和2”,不符合甲所言情况.故甲持有“1和3”.
    答案:1和3
    3.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
    丙说:我们三个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
    解析:由于甲、乙、丙三人去过同一城市,而甲没有去过B城市,乙没有去过C城市,因此三人去过的同一城市应为A,而甲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所以甲去过A,C城市,乙去过的城市应为A.
    答案:A

    [课时达标检测]
    [小题对点练——点点落实]
    对点练(一) 合情推理
    1.(1)已知a是三角形一边的长,h是该边上的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ah,如果把扇形的弧长l,半径r分别看成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高,可得到扇形的面积为lr;(2)由1=12,1+3=22,1+3+5=32,可得到1+3+5+…+2n-1=n2,则(1)(2)两个推理过程分别属于(  )
    A.类比推理、归纳推理 B.类比推理、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解析:选A (1)由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扇形的性质有相似之处,此种推理为类比推理;(2)由特殊到一般,此种推理为归纳推理,故选A.
    2.观察下列各式:a+b=1,a2+b2=3,a3+b3=4,a4+b4=7,a5+b5=11,…,则a10+b10=(  )
    A.121 B.123
    C.231 D.211
    解析:选B 令an=an+bn,则a1=1,a2=3,a3=4,a4=7,…,得an+2=an+an+1,从而a6=18,a7=29,a8=47,a9=76,a10=123.
    3.下面图形由小正方形组成,请观察图①至图④的规律,并依此规律,写出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  )

    A.n(n+1) B.
    C. D.n(n-1)
    解析:选C 由题图知第1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第2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第3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第4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4,…,则第n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n=.
    4.观察下列各式:55=3 125,56=15 625,57=78 125,58=390 625,59=1 953 125,…,则52 018的末四位数字为(  )
    A.3 125 B.5 625
    C.0 625 D.8 125
    解析:选B 55=3 125 ,56=15 625,57=78 125,58=390 625,59=1 953 125,…,可得59与55的后四位数字相同,由此可归纳出5m+4k与5m(k∈N*,m=5,6,7,8)的后四位数字相同,又2 018=4×503+6,所以52 018与56的后四位数字相同,为5 625,故选B.
    5.我们知道:在平面内,点(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d=,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在空间中,点(2,4,1)到直线x+2y+2z+3=0的距离为(  )
    A.3 B.5
    C. D.3
    解析:选B 类比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空间中点(x0,y0,z0)到直线Ax+By+Cz+D=0的距离公式为d=,则所求距离d==5,故选B.
    6.如图,将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沿中位线剪成4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7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10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100个小三角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第一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个;第二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7个;第三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3=10个……由此可得第n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n-1)=3n+1个.当3n+1=100时,解得n=33.
    答案:33
    7.以下数表的构造思路源于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的“杨辉三角形”.
    1 2 3 4 5 …
    3 5 7 9 …
    8 12 16 …
    20 28 …
    2 013 2 014 2 015 2 016
    4 027 4 029 4 031
    8 056 8 060
    16 116
    ……     
    该表由若干数字组成,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数字均等于其“肩上”两数之和,表中最后一行仅有一个数,则这个数为____________.
    解析:观察数列,可以发现规律:每一行都是一个等差数列,且第一行的公差为1,第二行的公差为2,第三行的公差为4,第四行的公差为8,…,第2 015行的公差为22 014,故第一行的第一个数为2×2-1,第二行的第一个数为3×20,第三行的第一个数为4×21,第四行的第一个数为5×22,…,第n行的第一个数为(n+1)·2n-2,故第2 016行(最后一行)仅有一个数为(1+2 016)×22 014=2 017×22 014.
    答案:2 017×22 014
    8.如图,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格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按如下规则标上数字标签:原点处标0,点(1,0)处标1,点(1,-1)处标2,点(0,-1)处标3,点(-1,-1)处标4,点(-1,0)处标5,点(-1,1)处标6,点(0,1)处标7,依此类推,则标签为2 0172的格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点(1,0)处标1=12,点(2,1)处标9=32,点(3,2)处标25=52,点(4,3)处标49=72,依此类推得点(1 009,1 008)处标2 0172.
    答案:(1 009,1 008)









    对点练(二) 演绎推理
    1.下面四个推导过程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且推理正确的是(  )
    A.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B.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结论:π是无理数
    C.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理数
    D.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解析:选B 对于A,小前提与结论互换,错误;对于B,符合演绎推理过程且结论正确;对于C和D,大前提均错误.故选B.
    2.某人进行了如下的“三段论”:如果f′(x0)=0,则x=x0是函数f(x)的极值点,因为函数f(x)=x3在x=0处的导数值f′(0)=0,所以x=0是函数f(x)=x3的极值点.你认为以上推理的(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结论正确
    解析:选A 若f′(x0)=0,则x=x0不一定是函数f(x)的极值点,如f(x)=x3,f′(0)=0,但x=0不是极值点,故大前提错误.
    3.正弦函数是奇函数,f(x)=sin(x2+1)是正弦函数,因此f(x)=sin(x2+1)是奇函数,以上推理(  )
    A.结论正确        B.大前提不正确
    C.小前提不正确 D.全不正确
    解析:选C 因为f(x)=sin(x2+1)不是正弦函数,所以小前提不正确.
    4.有6名选手参加演讲比赛,观众甲猜测:4号或5号选手得第一名;观众乙猜测:3号选手不可能得第一名;观众丙猜测:1,2,6号选手中的一位获得第一名;观众丁猜测:4,5,6号选手都不可能获得第一名.比赛后发现没有并列名次,且甲、乙、丙、丁中只有1人猜对比赛结果,此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选D 若甲猜测正确,则4号或5号得第一名,那么乙猜测也正确,与题意不符,故甲猜测错误,即4号和5号均不是第一名;若乙猜测正确,则3号不可能得第一名,即1,2,4,5,6号选手中有一位获得第一名,那么甲和丙中有一人也猜对比赛结果,与题意不符,故乙猜测错误;若丙猜测正确,那么乙猜测也正确,与题意不符,故仅有丁猜测正确,所以选D.
    5.在一次调查中,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的阅读量有如下关系:甲、丙阅读量之和与乙、丁阅读量之和相同,甲、乙阅读量之和大于丙、丁阅读量之和,丁的阅读量大于乙、丙阅读量之和.那么这四名同学按阅读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甲、丙阅读量之和等于乙、丁阅读量之和,甲、乙阅读量之和大于丙、丁阅读量之和,所以乙的阅读量大于丙的阅读量,甲的阅读量大于丁的阅读量,因为丁的阅读量大于乙、丙阅读量之和,所以这四名同学按阅读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甲、丁、乙、丙.
    答案:甲、丁、乙、丙
    [大题综合练——迁移贯通]
    1.给出下面的数表序列:

    其中表n(n=1,2,3,…)有n行,第1行的n个数是1,3,5,…,2n-1,从第2行起,每行中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
    写出表4,验证表4各行中的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等比数列,并将结论推广到表n(n≥3)(不要求证明).
    解:表4为
    1 3 5 7
    4 8 12
    12 20
    32 
    它的第1,2,3,4行中的数的平均数分别是4,8,16,32,它们构成首项为4,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将这一结论推广到表n(n≥3),即表n(n≥3)各行中的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首项为n,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在Rt△ABC中,AB⊥AC,AD⊥BC于点D,求证:=+.在四面体ABCD中,类比上述结论,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解:如图所示,由射影定理AD2=BD·DC,AB2=BD·BC,AC2=BC·DC,
    ∴===.
    又BC2=AB2+AC2,
    ∴==+.
    猜想,在四面体ABCD中,AB、AC、AD两两垂直,AE⊥平面BCD,
    则=++.

    证明:如图,连接BE并延长交CD于点F,连接AF.
    ∵AB⊥AC,AB⊥AD,AC∩AD=A,
    ∴AB⊥平面ACD.
    ∵AF⊂平面ACD,∴AB⊥AF.
    在Rt△ABF中,AE⊥BF,∴=+.
    ∵AB⊥平面ACD,∴AB⊥CD.
    ∵AE⊥平面BCD,∴AE⊥CD.又AB∩AE=A,
    ∴CD⊥平面ABF,∴CD⊥AF.
    ∴在Rt△ACD中=+,
    ∴=++.
    3.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①sin213°+cos217°-sin 13°cos 17°;
    ②sin215°+cos215°-sin 15°cos 15°;
    ③sin218°+cos212°-sin 18°cos 12°;
    ④sin2(-18°)+cos248°-sin(-18°)cos 48°;
    ⑤sin2(-25°)+cos255°-sin(-25°)cos 55°.
    (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选择②式,计算如下:
    sin215°+cos215°-sin 15°cos 15°=1-sin 30°=1-=.
    (2)三角恒等式为
    sin2α+cos2(30°-α)-sin α·cos(30°-α)=.
    证明如下:
    sin2α+cos2(30°-α)-sin α·cos(30°-α)
    =sin2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2-sin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
    =sin2α+cos2α+sin αcos α+sin2α-sin αcos α-sin2α
    =sin2α+cos2α=.



    第二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
    本节主要包括3个知识点: 1.直接证明; 2.间接证明; 3.数学归纳法.

    突破点(一) 直接证明 




    内容
    综合法
    分析法
    定义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思维
    过程
    由因导果
    执果索因
    框图
    表示

    →…→

    →→…→
    书写
    格式
    “因为…,所以…”
    或“由…,得…”
    “要证…,只需证…,
    即证…”


    1.判断题
    (1)综合法是直接证明,分析法是间接证明.(  )
    (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
    (3)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分析法寻找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再用综合法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
    (4)证明不等式+-,由分析法可得,要证-2>-,只需证+>+2,即证13+2>13+4,即>2.因为42>40,所以-2>-成立.
    答案:-2>-
    (2)已知a,b是不相等的正数,x=,y=,则x、y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x2=(a+b+2),y2=a+b=(a+b+a+b)>(a+b+2)=x2,
    又∵x>0,y>0,∴y>x.
    答案:y>x
    (3)设a>b>0,m=-,n=,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a>b>0,∴>, >0,
    ∴n2-m2=a-b-(a+b-2)=2-2b>2-2b=0,∴n2>m2,
    又∵m>0,n>0,∴n>m.
    答案:n>m



    综合法
    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结论,综合法的适用范围是:
    (1)定义明确的问题,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求证无条件的等式或不等式;
    (2)已知条件明确,并且容易通过分析和应用条件逐步逼近结论的题型.
    [例1] (2018·武汉模拟)已知函数f(x)=(λx+1)ln x-x+1.
    (1)若λ=0,求f(x)的最大值;
    (2)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直线x+y+1=0垂直,证明:>0.
    [解] (1)f(x)的定义域为(0,+∞).
    当λ=0时,f(x)=ln x-x+1.则f′(x)=-1,令f′(x)=0,解得x=1.
    当01时,f′(x)0.综上可知,>0.
    [方法技巧]     综合法证题的思路




    分析法
    [例2] 已知a>0,->1,求证:>.
    [证明] 由已知->1及a>0,可知01,只需证1+a-b-ab>1,只需证a-b-ab>0,
    即>1,即->1.这是已知条件,所以原不等式得证.

    [方法技巧]
    分析法证题的思路
    (1)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要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是使问题顺利获解的关键.
    (2)证明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两头凑的办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或充分)的中间结论,然后通过综合法证明这个中间结论,从而使原命题得证.  




    1.命题“对于任意角θ,cos4θ-sin4θ=cos 2θ”的证明:“cos4θ-sin4θ=(cos2θ-sin2θ)(cos2θ+sin2θ)=cos2θ-sin2θ=cos 2θ”过程应用了(  )
    A.分析法
    B.综合法
    C.综合法、分析法综合使用
    D.间接证明法
    解析:选B 因为证明过程是“由因导果”,即由条件逐步推向结论,故选B.
    2.(2018·广州调研)若a,b,c为实数,且a<b<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c2<bc2 B.a2>ab>b2
    C.< D.>
    解析:选B a2-ab=a(a-b),∵a<b<0,∴a-b<0,∴a(a-b)>0,即a2-ab>0,
    ∴a2>ab.①
    又∵ab-b2=b(a-b)>0,∴ab>b2,②
    由①②得a2>ab>b2.
    3.已知a,b,c为正实数,a+b+c=1,求证:a2+b2+c2≥.
    证明:因为a+b+c=1,
    所以(a+b+c)2=a2+b2+c2+2ab+2ac+2bc
    ≤a2+b2+c2+a2+b2+a2+c2+b2+c2=3(a2+b2+c2),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所以a2+b2+c2≥.

    4.已知m>0,a,b∈R,求证:2≤.
    证明:因为m>0,所以1+m>0.所以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a+mb)2≤(1+m)·(a2+mb2),即证m(a2-2ab+b2)≥0,即证m(a-b)2≥0,即证(a-b)2≥0,而(a-b)2≥0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得证.







    突破点(二) 间接证明


    1.反证法
    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2.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分清命题“p⇒q”的条件和结论
    第二步
    作出命题结论q相反的假设綈q
    第三步
    由p和綈q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结果
    第四步
    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作的假设綈q不真,于是结论q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了命题p⇒q为真

    3.常见的结论和反设词
    原结论词
    反设词
    原结论词
    反设词
    至少有一个
    一个都没有
    对任意x
    成立
    存在某个x
    不成立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对任意x
    不成立
    存在某个x
    成立
    至少有n个
    至多有(n-1)个
    p或q
    綈p且綈q
    至多有n个
    至少有(n+1)个
    p且q
    綈p或綈q
    都是
    不都是
    不都是
    都是


    1.判断题
    (1)用反证法证明结论“a>b”时,应假设“ab,那么> ”,假设的内容应是________.
    答案:≤
    (2)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可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________(填序号).
    ①结论相反的判断即假设;
    ②原命题的条件;
    ③公理、定理、定义;
    ④原结论.
    答案:①②③
    (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①若a,b,c满足a2+b2=c2,则a,b,c不都是奇数;
    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p>0,q>0,p3+q3=2,则p+q≤2;
    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
    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至少有一个实数x,使x2+1=0;
    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若a,b,c满足a2+b2=c2,则a,b,c都是奇数
    ②若p>0,q>0,p3+q3=2,则p+q>2
    ③至少存在一个正方形不是矩形
    ④不存在实数x,使x2+1=0



    证明否定性命题
    [例1] 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1)推导{an}的前n项和公式;
    (2)设q≠1,证明数列{an+1}不是等比数列.
    [解] (1)设{an}的前n项和为Sn,
    当q=1时,Sn=a1+a1+…+a1=na1;
    当q≠1时,Sn=a1+a1q+a1q2+…+a1qn-1,①
    qSn=a1q+a1q2+…+a1qn,②
    ①-②得,(1-q)Sn=a1-a1qn,
    ∴Sn=,∴Sn=
    (2)证明:假设{an+1}是等比数列,则对任意的k∈N*,
    (ak+1+1)2=(ak+1)(ak+2+1),
    a+2ak+1+1=akak+2+ak+ak+2+1,
    aq2k+2a1qk=a1qk-1·a1qk+1+a1qk-1+a1qk+1,
    ∵a1≠0,∴2qk=qk-1+qk+1.
    ∵q≠0,∴q2-2q+1=0,
    ∴q=1,这与已知矛盾.
    ∴假设不成立,故{an+1}不是等比数列.


    证明存在性问题
    [例2] 若f(x)的定义域为[a,b],值域为[a,b](a-2),使函数h(x)=是区间[a,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若存在,求出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已知得g(x)=(x-1)2+1,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1,区间[1,b]在对称轴的右边,
    所以函数在区间[1,b]上单调递增.由“四维光军”函数的定义可知,g(1)=1,g(b)=b,
    即b2-b+=b,解得b=1或b=3.
    因为b>1,所以b=3.
    (2)假设函数h(x)=在区间[a,b](a>-2)上是“四维光军”函数,
    因为h(x)=在区间(-2,+∞)上单调递减,
    所以有即
    解得a=b,这与已知矛盾.故不存在.






    证明“至多”“至少”“唯一”命题
    [例3] 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用反证法证明三个方程ax2+2bx+c=0,bx2+2cx+a=0,cx2+2ax+b=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
    [证明] 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
    则Δ1=4b2-4ac≤0,Δ2=4c2-4ab≤0,Δ3=4a2-4bc≤0.
    上述三个式子相加得:
    a2-2ab+b2+b2-2bc+c2+c2-2ac+a2≤0,
    即(a-b)2+(b-c)2+(c-a)2≤0.
    由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
    因此,上式“=”不能同时成立,即(a-b)2+(b-c)2+(c-a)2b与a

    相关试卷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精品复习:第11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讲与练(41页学生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理数)一轮精品复习:第11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讲与练(41页学生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合情推理;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课后刷题练习:第11章 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11.2(学生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理数)一轮课后刷题练习:第11章 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11.2(学生版),共3页。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课后刷题练习:第11章 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11.5(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理数)一轮课后刷题练习:第11章 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11.5(教师版),共11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