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3-4《测量降水量》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8231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上3-4《测量降水量》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8231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三年级上册4.测量降水量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4.测量降水量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三上3-4《测量降水量》docx、三上3-4《测量降水量》模拟降雨avi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4.测量降水量【教材简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元素。学生从小就尝试着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中雨、大雨。这种使用感觉器官来判断降水多少的方法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出雨量器这一工具。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为了激发学生观测降水的兴趣,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本课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此来测量、记录降水量。聚焦板块,介绍大气中的水循环规律,了解降水的形式。探索板块,主要是提出如何判定降水标准,然后自制简易的雨量器,并模拟降水,测定降水量,再通过自制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科学家测得的降水量进行比较,分析简易雨量器的改进之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概念。通过研讨活动,判断雨量器中的冰或雪是否也是降水量的一部分,让学生明白下雪、下冰雹等也是降水,从而完善“降水”的概念。拓展板块,布置了连续 10 天测量与记录降水量的任务,并要求用柱状图对降水量进行分析。此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长时间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对大气的认识是建立在长时间的观察与连续性的记录基础之上。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天气情况的差异,可能一些地区较长时间内没有降雨,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本地的降水情况。【学情分析】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道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但较难理解下雪、下冰雹也是降水。制作简易的雨量器,看似比较简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雨量器的制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测量降水量不准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科学探究目标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难点:课后长期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雨量器实物。小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PPT]1.出示水循环的图片。提问:你们能看懂这幅图吗?(预设:水通过阳光照射后蒸发到空气中,在空中形成云,最后变成雨降落到地面。)提问:云除了会变成雨之外,还会变成什么降落到地面呢?(预设:云还会变成雪或冰雹降落到地面。)2.出示雨、雪、冰雹的图片。 提问:这里三幅图,哪些是降水的形式呢?(预设:雨是降水的形式。) 提问:那么雪和冰雹呢?(预设:也算是降水的形式,因为它们都是从空中降落到地面。)3.提问:你们如何判定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预设:雪和冰雹从天空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最后会变成水。)4.引出降水量工具。提问:如果哪天降雨了,我们如何知道这一天的降水量?如何测量呢?5.揭示课题:测量降水量(板书)二、探索:确定标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动手册] 1.确定标准。出示书本第47页图片。提问:我们会把有时候的雨称为毛毛雨,我们也会把有些时候的雨称为倾盆大雨。为什么?(预设:因为雨的大小不一样。)提问:我们感觉到了雨的大小,那如何精准判断雨的大小呢?(预设:用一个标准的容器把雨水收集起来,再来测量。)在气象站中,这种收集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 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出示书本第48页图片,再出示制作过程图。提示:为了更清楚如何制作简易雨量器,仔细阅读这些过程图。(建议:首先明确三个要求,容器必须是直筒,单位是毫米,刻度条要从底部贴起。而后出示过程步骤。)过程:①选一个直筒透明杯;②在杯子外画一条垂直直线;③沿着直线用透明的刻度条从底部贴起,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学生活动,活动时间大约5分钟。 3.练习使用雨量器。模拟下雨,测这场雨的降水量。出示喷壶,视频播放使用喷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读数的方法。提问: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喷壶和读数了吗?(预设:喷壶嘴与杯口保持大约5-10厘米距离均匀降雨。)学生活动,重复模拟降水三次,记录活动手册。(建议:活动时间大约15分钟。)4.提问:自制模拟降水量与气象学家降水量等级标准进行比较,为什么不一样?(预设:气象学家制定的降水量等级标准是24小时的降水量。)三、研讨:改进雨量器,测量雪的降水量(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改进制作。 提问:制作雨量器要注意什么?(预设:直筒透明,杯子底部不要太厚,刻度条要贴直,“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2.改进模拟降水。提问:模拟降雨,测量降水量要注意什么?(预设:降水时喷壶嘴要远一点,要用花洒降水,降雨均匀,读数单位毫米不能忘记,不要把毫米记成毫升。)3.出示雨量器中是冰雹的图片。提问:天空中降冰雹了,这种降水形式怎么测量?(预设:先让这些冰雹全部融化成水,再来读数。)四、拓展:连续十天测量降水量(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自制雨量器]1.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水量,并对照“降水量等级标准”确定降水等级。如果这些天不下雨,查一查气象台报告的这一段时间的降水数据。2.注意事项: ①雨量器摆放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②每 24 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确定下雨的等级;③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④如果当地 10 天内没有降雨,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降水情况。 【板书设计】 6.测量降水量 降水形式: 制作: 模拟降水: 雨 直筒透明 放平雪 毫米 平视 冰雹 “0”刻度对齐 毫米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课堂上填写用简易雨量器测量三次模拟降水的量。2.课外利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连续测量十天的降水量并记录在表中。3.把测得的10天降水量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要求老师在下一次上课前做指导) 【作业设计】1.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 )。A.厘米 B.毫米 C.毫升 2.选取制作雨量器的容器要求是( )。A.直筒透明 B.上宽下窄 C.不规则透明 3.刻度条“0”刻度必须与( )对齐。A.杯子外底部 B.杯子内底部 C.杯子顶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4.测量降水量精品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三上3-4《测量降水量》pptx、三上3-4《测量降水量》docx、三上3-4《测量降水量》模拟降雨avi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4.测量降水量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34《测量降水量》课件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pptx、04教科版三上三单元3-4-1制作简易雨量器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4.测量降水量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课测量降水量pptx、第4课测量降水量DOCX、喷壶模拟降雨mp4、降水量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