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6.3 美洲教案 湘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7824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地理下册6.3 美洲教案 湘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7824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授新课,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复习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板书:第三节 美洲
二、教授新课
㈠ 新大陆
(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
读图1-31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
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
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最后教师进行综述。)
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三、总结本节课内容(对于知识的回忆要积极主动。)
四、作业:
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对于怎样分析地理位置、地形的方法较熟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独立、主动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总体掌握情况较好。
§1.3美洲(2)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总结作业情况。
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绘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两个三角形,利用板图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教授新课:
㈡对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形图1-35、1-36读图分析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对照板图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
在板图中分别标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区的代号: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
大平原。
拉布拉多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指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北美洲:
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
地势起伏较大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南美洲:
世界第四(600米)
地势起伏一般
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出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练习:
教材27页第1、2、3题。
小结:
强调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对比。
作业:
列表对比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知识直观性比较强,学生可以通过地图轻松的找到答案,学生的成就感比较高,应适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1.3美洲(3)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书25页26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6-41、图6-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解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
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二、讲述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㈢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㈣河流 (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㈤人口与经济
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
墨西哥——墨西哥城
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
通过书上31页阅读材料分析
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
南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誉为“世界人中大熔炉”
说明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
经济
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
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⑤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⑥南美洲以农矿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
三、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四、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气候的学习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课堂上要多展示图片、数字,让学生练习自己分析。对于学生的答案要多鼓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精品教学设计,文件包含“新大陆”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备课素材DOC、南美洲的自然环境美洲的居民与经济备课素材DOC、《美洲》2教学设计DOC、《美洲》1教学设计DOC、同步练习docx等5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精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优质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