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第四单元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卑劣(bēi) 诬蔑 (wū) 捶击(chuí) 卑鄙(bǐ)
B. 缅怀(miǎn) 彷徨(fǎnɡ) 阻碍(ài) 堕落(duò)
C. 襁褓(qiǎnɡ) 萦绕(yínɡ) 枷锁(jiā) 拙劣(zhuō)
D. 奠定(diàn) 挚爱(zhì) 赋予(fù) 抉择(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屠杀 瞭望 挑拔离间 袖手旁观
B. 检讨 激变 不知所错 强词夺理
C. 钟爱 浩劫 平易近人 招摇撞骗
D. 指摘 狡辨 相辅相成 自圆其说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开始催我找个女朋友,我嘴上哼哼哈哈,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一成不变地往返于家和单位间。
B. 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近人,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D.新闻报道,讲究图文并茂,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离不开文字,两者相辅相成。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子衿》都是古老的恋歌,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是汉代乐府曲名,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C.小说《藤野先生》和《变色龙》分别塑造了藤野和奥楚蔑洛夫这两个典型形象。
D.古代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作“布衣”,《出师表》中用以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青山横北郭, 。《送友人》
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 ,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⑤《送友人》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 。
6.下面是我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为自己书斋所绘的一幅画。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共8分)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这幅画画面的主要内容(画中的文字不必介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怎样的志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7.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每章的开头都以景起兴,渲染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下文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B.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又或许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的幻觉。
C.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地点的转换。
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显示出主人公的情感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8.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述。(2 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
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
【乙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zhù)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②故外户而不闭
③以睦兄弟 ④是谓小康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②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1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即可。(2分)
故 人 不 独 亲 其 亲
12.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区别很大,请找出。(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8分)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 “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皆当世业,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重视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2分)
14.选文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文章④⑤两段可否调换顺序?为什么?(2分)
16.结合孔子评价自己的学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联系选文,请你谈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读书的种子”。(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4分)
享受阳光
张雨生
城市高楼林立,你遮我的阳,我挡你的光,阴影斑驳。进入冬季,太阳低矮了,照进居室的那缕阳光,是从高楼的夹缝之间射进来的。光柱在地板上移动,停留在室内的时间很短,愈短愈觉得金贵。这时候,懒懒地靠在沙发上读散文,沐浴在阳光里,浑身暖融融的,一种享受感油然而生,自乐陶陶,无与伦比。我的居室,处在开阔的大院里。原先,四周没有楼房,阳光好慷慨哟,从早晨到黄昏,终日明晃晃地照进来,没有任何遮挡。封上6米长的大阳台,仿佛把阳光关住了,冬日里,成了一座温室,暖烘烘的。我买回几个大盆,栽上喜阳植物: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阔叶乔木,大叶藤萝,长得蓬蓬勃勃,茂盛极了。叶子伸展开来,层层叠翠,浓绿簇拥,简直成了小小植物园。友人来参观,誉称为“绿色工程”,并向我讨教经验。我坦率地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经验。你看,有满室的阳光就足够了。”
好景不长。居室正南建起一座大楼,间距仅有30米,从此,享受阳光的经历变得极为坎坷。到了冬季,最需要阳光的日子,阴影却爬了起来,阳光被遮住,一直要遮到立春之后。长长3个月,几近100天,没有阳光,喜阳植物怎么受得了。慢慢的,大叶榕发了黄,橡皮树打了蔫,山茶花长不出骨朵,龟背蕉耷拉下脑袋……我尽力挽救,找来植物激素“绿风95”,照着专家的指点喷洒。然而,绿风不绿,激素不激,一切挽救都是枉然,我的心也长出了苔藓,黏乎乎地,似乎蔓延到了每一个细胞。“绿色工程”无可奈何地衰败了。对于绿色生活,多么高明的现代科技产品,又怎能代替阳光呢?
还留有一些希望。高楼立在正南方,东西两头没遮挡。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从正面高楼的两侧,各有一阵阳光能照过来。喜阳植物不能再养,好阴植物不妨试试。我得实施阳台植物结构大调整。
大盆换成小盆,改种君子兰、吊兰、剑兰、朱顶红、文竹……这些植物不气魄,没有阔叶植物那么高大,但充分享受早晚的阳光,照上两三个小时,还算可以。它们没有辜负我的希望,挨过漫长的冬季,绿色依然不减。较之前些年,我的“绿色工程”降低了档次,但毕竟还存在着。唉,我的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们。
更严酷的现实来了。与正面高楼并列,西边又竖起了高楼。冬季里,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被彻底挡住了。如今,希望仅在于东方,仅在于早晨八九点钟的那缕阳光。我将盆栽植物摆成长行,由低到高,最后的吊起来,斜面向着东南方,初升的阳光照进来,就能让它们最大程度地享受到。缺少阳光的阳台,温度也不如从前。又买来几张保温板,三九寒冬,每到晚上,把保温板排放着,靠在结满冰凌的玻璃上。最冷的日子,还得打开连通阳台的门窗,放些暖气过去,宁愿室内冷一点,也得让阳台升温,不至于冻死植物。费尽心机,心机费尽,花儿草儿总算活了下来。
希望在于春天。太阳升高了,高楼阴影渐渐退去,阳光姗姗而来。应该在春节期间开花的君子兰、朱顶红,苦苦等待阳光到来之后,才肯开始抽出花蕊。有了一丝阳光,它们一个劲地猛长,瘦筋筋地张开憔悴的骨朵,竞相展开笑脸,像追赶季节似的,过程那么短暂,以至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看着它们可怜兮兮,我心里发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要阳光的生命。从宇宙的形成看,没有光热的地方,决不能出现生
命。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同样需要阳光。虽然没有植物的感应那么直接,那么灵敏,但日积月累,也能显示出来。
正值严冬,明亮的阳光被高楼挡在那一边,爬进门窗的是冷冰冰的阴影。我好想念阳台在冬日里充满阳光的那些年月,好想念曾经茂盛地长在这里的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
17.第2段中说:“享受阳光的经历变得极为坎坷。”享受阳光的经历坎坷表现在哪些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8.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3分)。
它们一个劲地猛长,瘦筋筋地张开憔悴的骨朵,竞相展开笑脸,像追赶季节似的,过程那么短暂,以至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
19.文章多次提到“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20.作者对城市生活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4分)
(五)名著阅读(8分 )
“你是为什么坐牢的?”他厉声问坐在板床上的老头。
老头欠起身子,提了提裤子。他被这厉声的喊叫吓得有点结巴,含糊不清地回答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把我抓进来,我就坐了牢。我家院子里一匹马丢了,可那能怪我吗?
“什么人的马?”哥萨克大尉打断他,问。
“官家的呗!住在我家的老总把马换酒喝了,反过来赖到我头上。”切尔尼亚克把老头从头到脚迅速打量了一下,不耐烦地耸了耸肩膀。
“收拾起你的破烂,赶快给我滚蛋!”他喊完之后,转身去问那个酿私酒的老太婆。
老头一下子还不敢相信会把他放了,他眨着那双半瞎的眼睛问大尉:“那么,许可我走啦?”
大尉点了点头,意思是说:赶快滚蛋,越快越好。老头慌忙从床上解下口袋,侧着身子跑出门去。
……
A是最后一个。他坐在地上,眼前的一切,把他完全弄糊涂了。……这些人都放走了。但是,多林尼克,多林尼克……他说是夜里上街被捕的……A终于懂了。
……
“喂,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上校马上就听到了回答:“我从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做鞋掌。”
“什么马鞍子?”上校没有听明白。
“我家住了两个哥萨克,我从一个旧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钉鞋掌,就因为这个,他们把我送到这儿来了。”A怀着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又补充了一句:“我要是知道他们不让…”
上校轻蔑地看着他。“这个警备司令尽搞些什么名堂,真是活见鬼,抓来这么一帮犯人!”他转身对着门口,喊道:“你可以回家了。告诉你爸爸,叫他好好收拾你一顿。行了,快走你的吧!”
A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他从地上抓起多林尼克的外套,朝门口冲去。他穿过警卫室,从刚刚走出来的切尔尼亚克身后悄悄溜到院子里,然后从栅栏门出去,跑到大街上。
21.选段中的人物A是 。(2分)
2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A被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后来出狱后他又去了哪里?(3分)
23.先结合选文分析A的性格特点,再联系整本书的情节进一步分析A的性格特点。(3分)
三、作文(50分)
24.读提示语,按要求写作。
人生的路,一程又一程。经历风雨,仍心怀希望;收获成功,又放眼远方。这一程,有人陪你走;这一程,你只身前行。这一程的风景,这一程的故事,这一程的成长……
请以《这一程,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透漏姓名、学校等个人身份信息。
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2、 C 3、C 4、C
5.①曲径通幽处 ②白水绕东城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可怜身上衣正单 ⑤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1)该图主要整体上看起来是书屋一隅,摆着两束花的窗户前有一个书桌,上面摆满了各种笔墨和书籍。书桌两边各有一个柜子,上面也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书桌前搭着毛巾的椅子斜斜的放着。整个屋子看起来很凌乱,但乱中有序,溢满着文人的气息。
(2)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的,生性爱书。
二.阅读理解
7. C(“地点的转换”错误,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8.这首诗抒发了求而不得的惆怅和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作 者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理想)的追求、向往。
9.①以……为亲②大门③使……和睦④这
10.①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②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
11.故/人/不 独 亲 其 亲
12.大同社会是天下为公,小康社会是天下为家,大同社会是人们不只赡养自己的老人,小康社会是人们只赡养自己的父母,大同社会是人们不只抚养自己的孩子,小康社会是人们只抚养自己的孩子。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做读书种子”,这一中心论点的提起,是从黄庭坚的引言中提出,并从陶渊明、杜甫、杨万里的诗句中,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事例中进行印证,从对“读书种子”与“沃土”的论述中进一步明确的。
14.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其作用就是: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15.第④⑤两段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第⑤段的“种子与沃土”关系重要性的论证,是在第④段“种子”与“沃土”的分别论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深入论证。
16.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无论自身的条件如何都要努力读书,做一个“读书种子”,不仅从书中汲取知识的力量,还要结合现今的时代背景,努力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出“阅读力”。
17.①.冬季到立春,没有阳光,植物打蔫,花长不出骨朵。实施阳台植物结构大调整,“绿色工程”降低了档次。②西边又竖起了高楼,冬季里,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被彻底挡住了。盆栽植物摆成长行,斜面向着东南方。③春天,花等待阳光到来之后,才肯开始抽出花蕊,过程短暂,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
18.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花在享受阳光,快速生长的状态。可见阳光的宝贵、短暂,表现了作者对阳光的期盼向往。
19.文章四次提到,第1段写了这些植物充分享受阳光后长势旺盛的情景,与第2段失去阳光后的情景形成对比;第4段和第7段都是对过去的怀念,突出了对阳光的喜爱向往。
20.城市规划的欠缺,以致更多的人享受不到自然的恩惠,这是需要谴责的事情。
21.保尔·柯察金
22.保尔为救朱赫来而被捕,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冬妮亚(林务官的女儿)家的花园。
23.这部分情节表现保尔的随机应变、机制。例如:(1)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2)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
声明:试三、作文(5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