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6 动能和动能定理—2021-2022同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7827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分层作业16 动能和动能定理—2021-2022同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7827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分层作业16 动能和动能定理—2021-2022同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7827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动能和动能定理优秀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动能和动能定理优秀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从空中某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落至地面的过程中,它们的( )
A.动能变化量不同,速度变化量相同
B.动能变化量和速度变化量均相同
C.动能变化量相同,速度w变化量不同
D.动能变化量和速度变化量均不同
C [根据动能定理知,两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下降的高度相同,则重力做功相同,动能的变化量相同,可知落地的速度大小相等;规定向下为正方向,设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则竖直上抛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变化量Δv=v-(-v0)=v+v0,竖直下抛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变化量Δv′=v-v0,可知速度变化量不同,故C正确,A、B、D错误.]
2.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A B C D
A [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时,速度v=v0-gt,根据动能Ek=eq \f(1,2)mv2得Ek=eq \f(1,2)m(v0-gt)2,故图象A正确.]
3.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变化,在下面几种情况中,汽车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的是( )
A.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B.质量和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
C.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速度减半
D.质量减半,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D [由Ek=eq \f(1,2)mv2知,m不变,v变为原来的2倍,Ek变为原来的4倍.同理,m和v都变为原来的2倍时,Ek变为原来的8倍;m变为2倍,速度减半时,Ek变为原来的一半;m减半,v变为2倍时,Ek变为原来的2倍,故选项D正确.]
4.关于动能概念及公式W=Ek2-Ek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速度在变化,则动能一定在变化
B.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W=Ek2-Ek1表示功可以变成能
D.动能的变化可以用合力做的功来量度
D [速度是矢量,而动能是标量,若物体速度只改变方向,不改变大小,则动能不变,A错;由Ek=eq \f(1,2)mv2知B错;动能定理W=Ek2-Ek1表示动能的变化可用合力做的功来量度,但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故C错,D对.]
5.将距离沙坑表面上方1 m高处质量为0.2 kg的小球由静止释放,测得小球落入沙坑静止时距离沙坑表面的深度为10 cm.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小球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为( )
A.0.4 J B.2 J
C.2.2 JD.4 J
C [由动能定理得mg(h+d)-Wf=0,解得小球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为Wf=2.2 J,故C正确,A、B、D错误.]
6.人在距地面h高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落地时小球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人对小球做功是( )
A.eq \f(1,2)mv2 B.mgh+eq \f(1,2)mv2
C.mgh-eq \f(1,2)mv2D.eq \f(1,2)mv2-mgh
D [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W=eq \f(1,2)mv2-0,解得:W=eq \f(1,2)mv2-mgh,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14分)
7.质量为m=50 kg的滑雪运动员,以初速度v0=4 m/s从高度为h=10 m的弯曲滑道顶端A滑下,到达滑道底端B时的速度v1=10 m/s.求滑雪运动员在这段滑行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g取10 m/s2)
[解析] 从A运动到B,物体所受摩擦力随之变化,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不能直接由功的公式求得,此时要根据动能定理求解.
设摩擦力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
mgh-W=eq \f(1,2)mveq \\al(2,1)-eq \f(1,2)mveq \\al(2,0)
代入数值得:W=2 900 J.
[答案] 2 900 J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面从A点无初速度滑下,滑至曲面的最低点B时,下滑的高度为5 m,速度为6 m/s,若物体的质量为1 kg.则下滑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
A.50 J B.18 J
C.32 JD.0 J
C [由动能定理得mgh-Wf=eq \f(1,2)mv2,故Wf=mgh-eq \f(1,2)mv2=1×10×5 J-eq \f(1,2)×1×62 J=32 J,C正确.]
2.(多选)用力F拉着一个物体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3 J,拉力F做功8 J,空气阻力做功-0.5 J,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3 J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3 J
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5 J
D.物体的动能增加了8 J
AC [因为重力做功-3 J,所以重力势能增加3 J,A对,B错;根据动能定理W合=ΔEk,得ΔEk=-3 J+8 J-0.5 J=4.5 J,C对,D错.]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以初速度v0从A点出发到B点时速度变为v,设同一物体以初速度v0从A′点先经斜面A′C,后经斜面CB′到B′点时速度变为v′,两斜面在水平面上投影长度之和等于AB的长度,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有( )
A.v′>vB.v′=v
C.v′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2 重力势能精品综合训练题,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4 宇宙航行优秀练习,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