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4  唐诗三首练习题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4 唐诗三首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4 唐诗三首练习题,共3页。
    第24课唐诗三首课堂测试    姓名:_______ 1.根据语境,结合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6分)三男邺城shù                       ② 老yù     )力虽衰③ 高者挂juàn      )长林梢            ④ 布qīn     )多年冷似铁⑤ 晓驾碳车niǎn        )冰辙          ⑥ 手把文书口称chì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6分)二男战死_______              ② 死者长_______③ 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__          ④ 卷我屋上三重_______⑤ 伐烧炭南山中_______          车叱牛牵向北______ 3.诗句理解填空。(6分)① 《石吏》中,暗示老妇人被带走应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③ 《卖炭翁》中,表现老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下面关于“七言诗”和“七律”的正确解释是(    )(2分)七言诗是指有七个章节的古典诗歌;七律是指每句七字的古体诗。七言诗是指每句诗有七个音节的古典诗歌;七律是指全诗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对仗、押韵有定规的律诗。七言诗和七律是同一概念,即按七种规格写成的格律诗。七言诗是指每首诗有七个诗句的古典诗歌;七律是指 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七种标准。 5.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下面几位唐代诗人的分期正确的一项是(  )(2分)李白、骆宾王      杜甫、白居易      王勃、刘禹锡       李商隐、杜牧骆宾王、王勃      李白、杜甫        白居易、刘禹锡     李商隐、杜牧王勃、李白        刘禹锡、李商隐    白居易、杜甫       骆宾王、杜牧李白、杜甫        王勃、白居易      骆宾王、杜牧       刘禹锡、李商隐 6.下面关于《石壕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一“呼”、一“啼”,一“怒”、一“苦”,老妇人和差吏形成了主与从、因与果的强烈对照,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为老妇人后面的诉说制造悲愤气氛。 诗歌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但“吏”的蛮横、强悍却于老妇人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中,“夜捉”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捉人”的手段狠毒,已于如实描绘中暗含揭露、批判之意。 诗歌核心内容是“捉人”,全诗是以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的。 7.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布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8.下列对卖炭翁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吝惜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四书五经”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矜,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参考答案:1.    ②妪   ③罥    ④衾    ⑤辗    ⑥敕2. ①最近     ②停止,文中指生命结束     ③何时挨到天亮    ④多层    ⑤木材  ⑥掉转 3. 天明等前途,独与老翁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应该是差吏和老妇人形成了主与从、因与果的对照。7.解析最后一段表达方式应该是议论、抒情。8.解析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可知卖炭翁在南门外休息时,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了,时至中午。说“清晨”不对。9. 【解析】杜甫不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是现实主义诗人。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