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37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青蒿素》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37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青蒿素》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37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青蒿素》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37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青蒿素》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374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青蒿素》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37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青蒿素》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374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青蒿素》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374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蒿素的发展历程,课后积累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然的探索,文明的进步——《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联读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经·小雅·鹿鸣》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女,药学家,于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学习任务一:请将《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两篇文章按照以下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各部分的大致内容: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第一部分(引言):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从“发现青蒿素”到“分子到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从“影响世界”到“发展超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第一部分(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2—11段):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12—19段):_________________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第一部分: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对发现提取青蒿素的作用。第二部分:介绍发现青蒿素的研究历程。第三部分:简述青蒿素所取得的成果。第四部分:中医药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第一部分(第1段):童年的两件趣事对我成为理论物理学家至关重要。第二部分(2—11段):主要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对鲤鱼世界的观察和想象。第三部分(12—19段):介绍了作者对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的强烈兴趣与青少年时期的探索尝试。
2000个方药、640个可能具有抗疟效应的、200个方药、380余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找到突破口。
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展开,和同事做志愿者。1973年在海南疟疾疫区使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发现青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1977年在《科学通报》发表。1981年,《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开始引起世界关注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后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发现“双氢青蒿素”,在分子中引入羟基。2009年出版《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如今,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学习任务二:阅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与《屠呦呦:一生倾情青蒿素》两篇文章,请对比两篇文章的异同。并思考:这两篇文章为何有如此大的不同?
同:两者都介绍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异:后者更倾向于写屠呦呦研制青蒿素时遇到的困难,而前者更多侧重介绍青蒿素的研究历程。原因:首先,由《屠呦呦:一生倾情青蒿素》一文中可以得知,屠呦呦是一名不畏艰险,敢于以身试药的科学家,这些困难在她看来并不值得一提。其次,《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这篇文章重点在介绍青蒿素的研发过程,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属于次要的内容,不应该花费这么多笔墨来谈。更体现出屠呦呦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学习任务三:阅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两篇课文,屠呦呦与加来道雄都获得了卓越的科学成就,他们两人为什么能取得科学上的成就呢?他们都有哪些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请简要分析。
屠呦呦成功的原因:1.热爱中医药;2.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3.不畏艰辛;4.善于发现;5.借助团队的力量。加来道雄成功的原因:1.具有探索精神;2.保持好奇心;3.不畏艰辛;4.将想法付诸行动,行动能力强。屠呦呦与加来道雄都具有探索精神、不畏艰辛、不怕失败的精神品质。屠呦呦有科学的求异思维,加来道雄则能够将想象力赋予科学的思维。
学习任务四: 这两篇文章有大量的术语,请你找出来,查找资料,解释相关名词。
(1)《青蒿素》一文中引用了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的“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能够将“渍”和“绞”二字去掉吗?说明理由。(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中“鲤鱼”“水池”“鲤鱼科学家”“水池”分别指代什么?用这样的手法有何好处?
(1)“渍”和“绞”二字不能去掉,渍,浸泡的意思,浸泡可以让细胞膨大、吸水,更有利于绞取汁。绞则点明了取汁是低温取汁,而不是通过加热来取汁。两个字的运用,体现了科普文章用词严谨、准确的特点。(2)鲤鱼指普通人;水池指我们所处的环境;鲤鱼科学家则指现实中的科学家。运用这种手法能把抽象复杂的科学问题较为形象生动地表述出来。
【提问】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如何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的?
①从演讲主题的角度来看,演讲稿的开头部分首先表达了感谢之意,并概括了青蒿素发现的重大意义;演讲稿的主体分别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四个方面,以时间为纵线来介绍发现、提取以及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与经历。演讲稿的结尾以“中国药学的贡献”为题总结全文,突出了中医药学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而做出的新贡献,主题鲜明突出。
②从听众的角度来看,作者演讲所面对的听众大都是专业人士,因此演讲稿里面选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如“熔点”“无色晶体——C15H22O5”“羟基”“衍生物”“芍药苷”等。在保证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语言,如“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疟疾重新开始肆虐”“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等等,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来道雄划分的三类不可能事物 第一类不可能:现在不可能实现,但它们并不违背已知的物理学理论。它们可能在21世纪或22世纪变成现实,它们是:力场、隐形术、移相器和死星、隐形传送、心灵感应、意志力、机器人、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星际飞船、反物质和反宇宙。
第二类不可能:它们是一些位于我们现在了解的物理学领域边缘的技术。人类或许能在一千年或数百万年后真正弄明白它们。这些科技是:比光速更快的旅行、时间旅行和平行宇宙。 第三类不可能:它们是一些违背人们现在已知的物理学理论的技术。如果它们最终被证实有可能实现,这些科技将让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些科技是:永动机和预知。
课后作业:屠呦呦与加来道雄两人都是科学家,他们身上都有科学家一股“倔”劲,凭着这股“倔”劲,他们能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走向成功,那么,他们的“倔”劲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你谈谈你的看法与见解,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知人论世,写作背景,疟疾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释说明,演讲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青蒿素的发展历程,分析人物品质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