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课件(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课件(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课件(含答案),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避”躲避,祸患灾难,胜于超过,苟且随便,同时占有,带汤汁的肉,踢践踏,形容高官厚禄,不顾惜轻视,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用分析论证的方法证明“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用比喻论证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确立论点:舍生取义,为义气而不避死)//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假设论证,进一步强调为了“义”可以不用“生”;“义”可以不“避患”)//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强调“义”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
1. 词语解释(1)二者不可得兼 兼:(2)故不为苟得也 故: 苟:(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甚: (4)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2. 句子翻译(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如果这两种不能同时占有,就舍弃鱼而取熊掌。
不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思,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始终保持它罢了。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胜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求生的方法,为什么不采用呢?
3. 句子朗读节奏(1)如使 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2)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有甚于死者4. 文意理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的是什么?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第二部分 用举例论证来证明接受优厚的俸禄也要讲“礼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受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词语解释(1)一箪食 箪:(2)一豆羹 豆: 羹:(3)呼尔而与之 呼:(4)蹴尔而与之 蹴:(5)乞人不屑也 不屑:(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 辨:
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7)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8)妻妾之奉 奉:(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与:(10)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2.句子翻译(1)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然而对于高官厚禄有的人却不分礼义就接受了。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是为了得到华美的住宅、妻妾的侍奉、所相识的困苦之人的感恩戴德吗?
一筐米饭,一盆羹汤,得到它就存活,得不到就死去。
3. 句子朗读节奏(1)万钟 则不辨礼义 而受之(2)万钟 于我何加焉(3)今为 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4. 文章理解文章第二段内容隐含了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孟子名言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全文中心】本篇文章论述了孟子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表现了他对舍生取义精神的赞颂,对“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文意理解】1. 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2.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他通过哪三个取舍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3. 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性吗?为什么?
鱼和熊掌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万钟的取舍。
示例:有必要。孟子的“义”告诉我们要有舍己为人等值得学习的精神。
4. 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示例: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15分)【甲】《鱼,我所欲也》第二段【乙】《岳阳楼记》第五段1. 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 吾/谁与/归
2. 对下列的标色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 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B.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C. 不以物喜(事物)D. 微斯人(非,除了)
【解析】C项中“物”的意思是“身外之物,指环境遭遇”。
【解析】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 下列各项中标色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得之则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节选)》B. 蹴尔而与之 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C. 或异二者之为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D. 其必曰 其真不知马也(《杂说(四)》)
【解析】A项中两个“则”,前者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后者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B项中两个“而”都是表修饰,可不译。C项中两个“之”,前者是结构助词,“的”,后者是音节助词,无实义;D项中两个“其”,前者是代词,“他们”的意思,后者是语气助词,可译为“大概”。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以往宁肯身亡都不接受的,如今为了得到所相识的困苦之人的感恩戴德就接受了。
(他们)在朝做官,就替人民担忧;在野隐居,就替君主担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正当的方法手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课标文言文阅读(一)鱼我所欲也作业课件,共14页。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8.鱼我所欲也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细梳理·教材全解,考情速览,原文呈现,字词详解,主旨归纳,结构导航,全突破·归纳探究,字词释义,句子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