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标准化检测B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850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标准化检测B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850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标准化检测B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850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标准化检测B卷(含答案)
展开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标准化检测试卷
第一单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chén cù jiǎo zi biān piào zhǎ yǎn
jiě shì áo zhōu rǎn ɡānɡ jié rán
二、用圆圈标出下面书写有误的词语,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A.甜腻 蜡肉 蒸煮 汤匙( ) B.搅拌 黏绸 褐色 盈亏( )
C.糊图 水缸 筷子 栖息( ) D.点燃 贩卖 轿车 元霄( )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1)欲:①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②想要,希望;③将要。
求知欲( ) 垂涎欲滴( ) 随心所欲( )
(2)善:①善良,品质或言行好;②好的行为、品质,跟“恶”相对;③交好,和好;④长于,能做好。
行善积德( ) 能歌善舞( ) 团结友善( )
四、补充四字词语,并按要求答题。
______然不同 悬灯结______ 两面三______ 赞叹不______
______堂大笑 随心所______ ______山峻岭 ______天盖地
(1)文中画“ ”的词语含有“然”字,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画“﹏﹏﹏”的词语含有数字,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2)选择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过年前,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都__________,与平时__________。
五、请用成语代替下面一段话的4个“很多”。
星期天,小亮去水上公园游玩。回家后,爸爸问他见到了什么,小亮说:“公园里游人很多__________,花的颜色很多__________,游乐的项目很多__________,商店里的小商品很多__________。”
六、与“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B.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C.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商店门口的铜招牌也快要被晒化了。
D.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七、关联词语填空。
(1)这__________粥,__________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__________除夕之夜要守岁,__________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3)__________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__________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4)北京的春节__________讲排场,__________分外热闹。
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雨后的青山,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例:过年就是贴对联,红红火火,把祝福和吉祥带回家:
过年就是放鞭炮.花花绿绿,把__________和_______带回家;
过年就是______,_______,把_______和_______带回家。
九、阅读短文片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2)分两层的依据是( )
A.先总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片段的画线句子中作者从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具体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的场景,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4)这段话是围绕着第____句话来写的。
十、现代文阅读。
民俗中最亮的灯盏(节选)
记忆里,这一天总会在父母的交谈中早早醒来。在苦涩和坚韧中又将度过一年,父母预谋着在这样的日于里,让新年与旧年碰撞出快乐的火花。预谋的幸福从一点点的准备开始。
先得叫上裁缝为全家每人做一套新衣。瘸着一条腿的乡村裁缝在这个时候成了家家追捧的明星,道路虽不平坦,可是他们矜持地提着尺子,快乐地吹着口哨,大人们为了孩子争先恐后地将“机头”抢到家,孩子们争着往他碗里夹肉,为的是让自己的新衣先做,或者在新衣显眼的地方多缝个口袋。
炸丸子、炒果子、切米糖这样的事,母亲们愿意在孩子们睡熟后进行。可是厨房的门关不住香气,孩子们偷偷地起床,眼前的景象新鲜、刺激,丸子在油锅里空翻、潜泳,瓜子在锅铲下争少得很凶,胖胖的蚕豆露出牙齿憨厚一笑。母亲们手中的铲子或勺子轻快又谨慎,稍有迟疑,这些小家伙们便会焦头烂额,不复可爱,雪白的冻米被糖召集起来,团结到一起,然后在母条们的刀下翻飞如雪片。
制作豆腐的过程像一场祭祀,因为豆腐的好坏预兆来年的吉凶。掐算好黄道吉日,孩子们要用草纸擦嘴忌口。锅中被加热的豆浆如雪浪翻滚,点卤是最重要的工序。过与不及,都会让入缸的豆腐脑儿稀如寡水,恰到好处的点卤能让豆腐脑儿插住筷子。父亲是个读书人,点墨还行,点卤却很糟糕,每次他像拿毛笔一样拿住筷子准备投入缸中时,全家人的心收紧如拳头。
零星的鞭炮,挥舞的灯笼,大红大绿的新衣,还有像气球一样飘浮的心……
美好的事物,离当下的生活越走越远。这正如我们的青春,一页页被翻过去。只在春节这个时候,所有沉淀在昔日的记忆和对新年的向往,一起来到心间,让我们在等待中充满憧憬。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头烂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俗中最亮的灯盏”指的是“我”记忆中的(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春节
(3)体会短文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完成练习。
①文中记述的民俗有很多,其中详写的有( )(多选)
A.请裁缝做新衣 B.炸丸子、炒果子、切米糖
C.放鞭炮,舞龙灯 D.制作豆腐
②短文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当作人来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事物在锅中的情形,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 的心情。用“ ”在文中再画出一个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5)“美好的事物,离当下的生活越走越远。”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______,以及对传统民俗的__________之情。
十一、习作表达。
在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在你的家乡,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呢?你参与这些风俗活动时的感受如何?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写一写。
要求: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晰,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陈醋;饺子;鞭炮;眨眼;解释;熬粥;染缸;截然
二、蜡肉—腊肉 黏绸—黏稠 糊图—糊涂 元霄—元宵
三、① ③ ② ② ④ ③
四、截 彩 刀 已 哄 欲 崇 铺 焕然一新 春意盎然 九牛一毛 三心二意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五、人山人海 五颜六色 五花八门 琳琅满目
六、C
七、不是 而是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不但 而且
八、(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3)快要流出水来了
(4)喜庆 欢乐 走亲戚 高高兴兴 亲情 问候
九、 (1)第一层:除夕真热闹。第二层:从“家家”到“守岁”。
(2)A
(3) 香味 色彩 声音
(4)1
十、(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文中指,大人们为了孩子争抢着把“机头”抢到家。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文中指,翻炒的大米被炒糊的样子。
(2)D
(3)ABD 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表达清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丸子、瓜子、蚕豆 喜悦 雪白的冻米被糖召集起来,团结到一起,然后在母亲们的刀下翻飞如雪片。
(5) 怀念 留恋
十一、习作例文:元宵节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我们开开心心的过完这一天。每到这一天我们都会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迷,舞龙狮,来记我们的这一天。
今天,妈妈给我煮了团团圆圆的汤圆,爸爸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爸爸就给我讲起了元宵节的来历,十五日是一年一度之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称之为元宵节吃完热气腾腾的汤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花灯,在大街上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五彩的花灯挂在空中,闪耀着光芒,街上的花灯各种各样,有鲤鱼灯,兔子灯,龙灯,莲花灯等等,数不胜数。最有趣的就是猜灯迷,因为猜灯迷很有趣,所以深受大家喜欢。
不一会儿,一条回旋环绕的长龙展现在我的眼前,它有黄色的龙身,金光灿灿的龙磷,长长的身躯,斗头的龙头,一双又亮又大的龙眼,随着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鼓声,那条金色的龙就动起来了,有时候空中飞腾,有时候掠过地面,犾如在跟大家说元宵节快乐,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从此,每年正月十五,人们都会用竹子扎成龙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表示对龙的感谢和怀念。
这次的元宵节我玩的不亦乐乎。收获满满,元宵节真是热闹啊!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