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加与减算得对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算得对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P56—58。
教材分析: 在加减法验算的学习中,教材不仅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还希望能帮助学生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在验算方法上,教材给出了多样化的方法。
学情分析:两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验算的拓展,他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因此本节课的内容的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星期天淘气和笑笑一起去书店,他们买了什么呢?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他们买的是什么?在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怎么判断售货阿姨找的钱是对的呢? 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算得对吗?”学习两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
二、探索新知
1、共同解决“应付多少元?售货阿姨算得对不对?”
(1)学生尝试独立验算。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可能想法。
指名列式:118+138=256(元)
138
+118
256
答:应付256元。
这位同学算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反馈,用256减去118正好是138,所以是对的。
师:还有其它验算的方法吗?
师生共同探讨加法验算的另两种办法
教师小结:这种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就是验算,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加法的验算方法:
(1)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
(2)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2、解决“付给售货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吗?”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300-44=256,可以用加法来验算:256+44=300
300 256
- 44 + 44
256 300
教师小结:减法的验算方法:
(1)用减法验算,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2)用加法验算,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3、完成p56页计算并验算。
学生独立解决,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三、新知运用
完成p57页试一试习题
四、巩固提高
1、森林医生。
2、计算并验算。
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巩固了三位数加法、减法的验算方法,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五、小结课堂。
1、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算得对吗?
教学反思:
通过教材创设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由此引入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弄清了如何对加减法进行验算,探讨验算的多种方法,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而且还对加法的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在教学试一试这一环节时,我重点放在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减少错误方法的归纳上,使学生体会到了无论是计算还是验算都需要认真仔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理解验算也是判断计算正确与否的一个方法。
但是本内容的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没有很好的强调验算的书写格式,直接导致学生在练习时书写不规范,所以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板书,将计算过程正规、工整的写出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算得对吗∣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算得对吗∣北师大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具,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算得对吗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算得对吗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计算并验算,新授,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算得对吗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算得对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教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