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7 谁是最可爱的人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7 谁是最可爱的人备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划分段落层次,◎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儿童,◎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爱国主义精神,生动细腻的描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材习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新闻通讯,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精心选材和巧妙组材。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志愿军战士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 3.体会、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同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如: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的黄继光、趴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今天让我们走进《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重温这群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22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坚韧 淳朴 谦逊 摁倒 覆灭迸裂 脸膛 憋闷 聚歼 过瘾掰断 军隅里
【迸裂】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豁亮】宽敞明亮。【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第一部分(1-3),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第二部分(4-14),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第三部分(15),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战士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品质、意志、气质、胸怀
3.课文用哪三个示例来展示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战斗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与吃雪战士的谈话
战斗过程(1)敌我状况:人数上,敌众我寡;装备上,敌优我劣(2)描绘战士英勇搏斗的动词:摔、扑、抱(3)描绘战后战场情景的动词:抱、掐、摁、衔 文中找出一个词概括这场战斗的特点。 壮烈
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1.本段动作描写具体生动,请找出用得好的动词。 踹 扑 摸 拉 抓 抱 跳 钻…… 写出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2.“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句中“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3.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这句话是: ——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揭示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怎么能不觉得……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
谁不想哩……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怎么答对呢?
时刻牢记祖国人民的托付
对祖国和朝鲜有什么要求
想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
贡献很大要求很少品格很高
乐于为祖国人民吃苦的幸福观
1.了解了文中的三个事例后,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共同表现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1)松骨峰战斗——对敌人的恨(2)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对朝鲜人民的爱(3)防空洞中的谈话——以上二者的思想基础
2.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但经过反覆的筛选,为什么最后只用了文中的三个事例? 明确: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1.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明确: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示例一: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着…… 表达方式:抒情 示例二: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展示会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表达方式:议论性抒情
(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志愿军的高度赞美,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同时还总领后面的三个事例。“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照应“气质”和“胸怀”。
(2)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动作描写。在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用的“抱”“掐”“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
(3)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语言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突出了他们淳朴、善良、敢于牺牲的品质,彰显了国际主义精神。
本文通过叙述“松骨峰战斗(英勇杀敌)”“马玉祥救儿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与吃雪战士的谈话(强烈的爱国主义)”三个事例,从侧面构成了“最可爱的人”的完整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松骨峰战斗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与吃雪战士的谈话
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
歌颂志愿军战士激发读者热爱战士的感情
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
二、重要词语1. :坚固有韧性。 2.淳朴: 3. :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4.千载万世: 5.豁亮: 6.永垂不朽: 7.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世世代代。形容时间非常久远。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1.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作者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松骨峰战斗,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英勇无畏、坚韧刚强的革命主义精神。第二件事,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助朝鲜群众,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纯洁高贵的品质。第三件事,作者与一位战士的谈话,三问三答,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纯朴谦逊的气质、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结合文中相关例子,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文中第二个事例“马玉祥火中救人”,叙述部分用了两个段落,这里有以作者的话进行叙述的内容,如写马玉祥的外貌、年龄、籍贯,调到步兵连的原因,以及敌机打机关炮、扔燃烧弹,马玉祥走到燃烧的房屋门前等情况;也有直接引用马玉祥谈话的内容,如写他回答作者的提问、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及他救人的情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引用马玉祥的话,则进一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也便于展示志愿军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
3.本文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不仅在事实的记叙中饱含感情,有些段落更集中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试着找出这样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从人称、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体会其抒情效果。
(1)课文开头部分:①课文第一段直接抒情,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②第二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③第三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了战士们的品质、意志、气质和胸怀,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做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2)课文结尾部分,多处运用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强烈的赞美之情。最后一段第一句中的六个“你”分别指“工人”“农民”“学生”“干部”“父母”“夫妻或情侣”这六类不同身份的人,作者运用第二人称来写,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结尾段运用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感情浓郁,气势强烈,体现了作者对志愿军的怀念和敬重。
4.文中第5 段关于松骨峰战斗的描写生动细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阅读这段文字,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第5 段按照“战前”“战中”“战后”的顺序描述了战斗经过,语言生动、细腻,体现了战斗的壮烈。如“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不利,这些修饰词的运用,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如“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 架飞机、10 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列举明确的数字,凸显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现实,烘托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如“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 个小时”,“整整”“8 个小时”具体地写出了战争持续之久。如“喊”“摔”“扑” “抱”“掐”“摁”“衔”等这些动词,形象地描写出了当时战士们的勇猛善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