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可以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作息时间和各项活动的经过时间,发展时间观念,逐步形成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师:同学们,现在是北京时间( )时( )分?请记住这个时刻。
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你们喜欢玩儿成语接龙的游戏吗?那好,老师说上句,请你对下句,“一寸光阴一寸金”
生: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你们这么快就答出来了!那你知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生:珍惜时间。
师:没错,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就非常珍惜时间,并且制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揭示课题——淘气的作息时间)
师:你知道什么叫“作息时间”吗?(一天里工作、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一)填一填,说一说。
1.读图
请看大屏幕(动态依次出现4幅图,不出钟面),这天早晨,淘气都做了些什么?
2.这些事情都是淘气什么时间做的呢?这里有4个钟面,老师不小心把顺序弄乱了。
师:请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将4个钟面一字排开),给大家10秒的时间你能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师: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有不同意见吗?(或同意他的意见吗?)
3.填一填,说一说
(1)认识这4个时刻吗?在题卡上请你来填一填,写一写。
(2)全班汇报:每人汇报一幅图,说说淘气在什么时间做什么?
4.提问题
(1)根据淘气早晨的作息时间,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问题1: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哦,你想知道这段时间(师边说边在课件上画箭头),好问题!
预设问题2:淘气从吃早饭到收拾盘子,用了多长时间?
师:也就是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师边说边画箭头)
预设问题3:淘气从收拾盘子到上学,用了多长时间?
师:这段时间(师边说边画箭头),淘气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预设问题4:淘气从起床到上学,用了多长时间?
师:哦,你想知道这一大段时间(边说边画箭头),与众不同!
预设问题5:淘气从吃早餐到上学,用了多长时间?
预设问题6:淘气从起床到收拾盘子,用了多长时间?
5.解决问题一:
(1)师:同学们真厉害,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想解决它们吗?(想)
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来读——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两条信息?
生:需要知道淘气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开始吃早餐
师:同意吗?你能找到这两条信息吗?
全班:能!
师:谁来说一说? 预设:6时30分起床,6:55分吃早餐。
师:没错,淘气6:30分开始起床,6:30分就是一个时刻,时刻就是指一项活动开始或结束的一瞬间,知道什么叫“一瞬间”吗?(生:一眨眼的时间,非常短)我们体验一下:大家眨一下眼睛,时间很短吧?那你在这里还能找到像这样的时刻吗?
生:6:55、7:15、7:30
师:对了,这些都是时刻,也就是一件事情开始或结束的(生:一瞬间)。
师:“淘气从起床到吃早饭,用了多长时间?”就是要解决6时30分到6时5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2)能自己解决吗?
独立思考:大家先仔细思考一下。
组内交流:现在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愿意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吗?
要求:说说自己的方法,听听别人的方法,想想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课件出示,师口述)
组长统计一下,看看你们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全班汇报: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来分享你们的想法?要求:把思考过程讲清楚。(学生到前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指着讲)
经过不断的补充和完善,预设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从6:30开始,1分1分地数;——基本上不会出现
方法二:5分5分地数;
预设1:我用的是数钟面的方法。从6:30开始,5分钟、5分钟地数到6:55,5、10、15、20、25。
预设2:我也是数出来的,但数的方法和××不一样,分针从6到11,走了5大格,就是5个5分,是25分。
预设3:我也是数出来的,先10分10分数,再数5分。
师:哦,这位同学是数出来的。
方法三:画线段(投影展示)
预设生:从开始时间画淘气6:30分起床,从6:30分到6:35分经过5分钟;从6:35分到6:40分又经过5分钟;这样一直到6:55分一共5个5分钟,也就是5段,根据乘法口诀五五二十五。淘气从开始起床到吃早餐,用了25分。
师:他是用什么好方法做的?
生:画图的方法
师:是的,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方法四: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
预设生:我是算出来的,用6:55减去6:30。
师:哦,你是算出来的。
方法五:列表
……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一项活动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一段时间就是“经过时间”(板书课题)。
6.强化方法
(1)师小结: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方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数 画 算)
(2)择优: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师:遇到类似的问题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二
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1)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2)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学生汇报后,教师追问: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6:55和7:15这两个时刻?——培养学生学会审题(吃早餐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学生如果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与上面一个问题的区别,教师应追问。——上一个问题没有经过整时,这个问题经过整时,所以两者的示意图也有所区别。
预设:如果学生没有这样解答的,教师出示课件,问:能看懂这个图吗?说说看!
预设生:7时前,经过5分钟,7时后,经过15分,然后把前面的5跟后面的15……(加起来)。
师:哦,这是采取分段画图的方法,这样分段更……(简单)
师:你们真了不起,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了!还记得后面几个问题吗?能很快说出答案,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吗?(生:能)
师:那我们进行抢答。
“淘气收拾盘子用了多长时间?”
(生:15分) 说说理由(生:3个大格,15分)
师: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几时几分开始,已经上了多长时间了?还有多长时间下课?
请大家珍惜接下来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熟练应用。
师:淘气早晨到校后,学校组织参观科技馆,请看
师:你能填出每个钟表的时刻和每一段的经过时间吗?(题纸)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即每人一题,第四名学生补充或小结),要求:把思考过程讲清楚。
师:同学们从科技馆回来,下午的课很快就结束了。看,放学的时间到了!
2.放学以后。
先组织学生看懂上面两幅图的意思(不出示钟面),先猜一猜,每幅图可能发生在什么时间?
再出示第一幅图的钟面:
经过15分
师:谁能看懂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淘气几点到家?(结束时间)
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师:思考,怎样能得到结束时间呢?(生:在开始时间的基础上,继续往后数几个大格,得到结束时间。)
师:继续看,同学们回家后出去玩,又遇到什么问题了呢?谁来读一读
“他们一共玩了25分,请你猜一猜:可能是 时 分开始, 时 分结束。”
师:先自己猜一猜(此处停顿10秒,举手的同学应该不多),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这样吧,和小组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全班汇报。
师:如果有时间继续往下说,还有其他答案吗?(会,有很多答案)
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们课后再交流,好吗?
四、知识拓展,延伸课外。
请同学们课后制作一个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再和爸爸妈妈说一说每两项活动之间的经过时间。
五、课堂总结,梳理提升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生:学会怎样求经过时间)
用哪些方法可以求出求经过时间呢?
板书设计:
淘气的作息时间(经过时间)
15分
20分
25分
7:30
7:15
6:55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具,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活动探究,获取新知,巩固练习,熟练应用,知识拓展,延伸课外,课堂总结,梳理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检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