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1)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1)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1)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1)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6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1)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6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1)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6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1)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6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1)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6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数风流人物,五禽戏,想一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
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放马滩纸
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
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
纸虽然出现较早,但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书写。纸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侯纸”之后。
姓名:生活年代:突出贡献:原料:原料的优点:纸的优点是:这种纸称为:
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
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原料易找、便宜、轻便、质量好
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
羊皮纸 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于欧洲。
莎草纸 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
造 纸 术 的 传 播
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
公元19世纪(大洋洲)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1. 名人信息卡姓名:张仲景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
《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2、“神医”华佗及贡献
①擅长外科手术②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③创编“五禽戏”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1、司马迁:字子长,陕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史学家,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汉代史学成就—《 史记 》
首创纪传体,是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范例。爱憎分明,体例完善,史料翔实。
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
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完成父愿, 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忍不拔,奋笔疾书
2、《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实事求是。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指斥暴君、酷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等。( 在君主专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马迁却敢于指出汉武帝的过失,体现了忠于史事的崇高品德。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的是“重于泰山”。因此,他做到了求真务实、不畏权势、视死如归,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佛教:乔达摩·悉达多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天竺)基督教:耶稣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公元7世纪 阿拉伯半岛
四、道教与佛教1.道教:土生土长的宗教
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道教就是道家。这种说法正确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道家与道教是有区别的。道家是春秋末期由老子创立的,并在魏晋时期有着重大发展的哲学思想流派;道教是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
遍布各地的城隍庙(城隍:古代神话中守城池的神)
公元前6世纪,印度释迦部落王子乔
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他被后人
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
圣人”。
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1.国家统一2.经济繁荣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 往的加强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2.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成语来源于我国本土宗教,此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4、河南省的名胜古迹如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 A.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B.佛教的传播 C.基督教的传播 D.伊斯兰教的扩展
5、下列哪一项是华佗的医学成就( ) A.望、闻、问、切四诊法 B.《唐本草》 C.《伤寒杂病论》 D.麻沸散6、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是( ) A.《汉书》 B.《后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铜器,竹木简,古代书写材料,埃及欧洲两河流域,放马滩纸,蔡伦改进造纸术,旧鱼网,成就及地位,擅长技术,生活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司马迁,人物时期,西汉时期,代表作品,《史记》,历史巨著《史记》,探究精神,求真求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36张PPTpptx、1mp4、2mp4、3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