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知识点归纳+真题测试卷+中考模拟卷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共10页。
第六单元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玉帛(bó) 臣妾(qiè) 昳丽(yì) 朝服衣冠(cháo)B.旗靡(mǐ) 孰与(shú) 臧否(pǐ) 猥自枉屈(wěi)C.未孚(fú) 窥镜(kuī) 期年(qī) 妄自菲薄(fěi)D.忿恚(huì) 攘除(rǎnɡ) 崩殂(cú) 时时而间进(jiān)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明日,徐公来 D.使内外异法也3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置人所罾鱼腹中 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4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战于长勺皆以 美于徐公 B.公将鼓之 辍耕之垄上C.故克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可以一战 以光先帝遗德5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6 [2020·山东德州一模]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黎民、庶民都有百姓的意思。B.“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C.古诗词中常能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7 诗文名句默写。(8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雉从梁上飞。(3)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4)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实写史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2020·江苏常州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材料一】80/90后作为中国消费大军中的新世代,正逐渐成为中国消费的主力军。相较上一代(50/60/70后),新世代生活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消费能力与意愿显著高于上一代,新世代消费力以平均14%的幅度增长,为上一代消费力增速的2倍。新世代消费力增长与互联网快速发展并行,赋予了新世代追逐个性潮流、生活品质,关注颜值的特性。例如,通过社交网络自拍、P图、晒照收获“称赞”也逐渐成为新世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材料二】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世代消费者的成长造就了当下追逐颜值的热潮,人们对于颜值的迫切需求促使着颜值经济生态圈不断丰富,包含引领潮流的服装、“改头换面”的医美、减肥塑形的健身、“耳目一新”的化妆、“面目全非”的自拍、“由内而外”的饮食等。消费者对于颜值的消费不仅在于提升自己的颜值,还包括将产品的“颜值”作为主要的购买决策影响因素之一。消费升级带来审美的“跃升”——在产品的功能性已经趋同的情况下,外观设计带来的视觉冲击成了企业间最重要的竞争点。【材料三】“颜值”最早出自日本,“颜”即“脸”或“容貌”的意思;“值”指的是“指数”。在互联网时代,图片、视频等数据信息能以非常便捷的方式传递,有大量的人愿意为获取和观看相关内容而付费,自然也就有人愿意生产和提供这些内容。颜值是以自然的容貌为基本内容附着在个人身上的,拥有者因而在现代社会独具一份资产,辅之以必要的才艺、货币电子化、直播平台等,交易就能确立并顺利实现。(1)综合以上材料,给“颜值经济”下定义。(3分) (2)请你用一副对联对“热衷于颜值消费”的新世代们提一条中肯的建议。(3分) 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6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9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10 “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3分) (二)[2020·重庆中考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3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 )(3)神弗福也( )(4)望其旗靡(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彼竭我盈,故克之。 13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14 曹刿与“链接材料”中的烛之武在强敌进扰时,表现出不同的救国态度和精神品质。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3分)【链接材料】晋、秦围郑①。郑文公②使烛之武③见秦君,武辞焉。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遂许之。【注释】①晋、秦、郑: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郑文公:郑国国君。③烛之武:郑国养马官,有谋略。 (三)[2021·江苏南通新桥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3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释】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少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跗:曲着身体,弯着前肢。⑤务:一心,一定。15 给下列句子断句。(每句断两处)(2分)(1)今 齐 地 方 千 里(2)此 三 者 皆 务 欲 得 其 前 利 而 不 顾 其 后 之 有 患 也16 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4)如是者三旦( ) 17 翻译句子。(4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8 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归纳)出一个成语。(1分) 19 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4分)(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四)[2020·山东青岛一模]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2分)鲁人曹沫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2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答应)B.欲倍其约(加倍)C.曹沫三战所亡地(失去的)D.不如与之(给)21 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乃献遂邑之地以和A.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22 下列句子,与“犹复以为将”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B.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D.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23 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曹沫是鲁国的将军,他与齐军作战失败了,鲁庄公害怕了,只好割地求和。B.齐桓公和鲁庄公会面时,曹沫拿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齐桓公身边的人不敢有任何行动。C.曹沫得到齐桓公的承诺,便扔掉匕首,走下盟坛,这时他的脸色没有改变,说话也跟原来一样。D.齐桓公被逼做出承诺,非常生气,在管仲的劝告下,他还是将齐国的土地割给了鲁国。2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2)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 三、写作(50分)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有个人想成功,但总是碰壁。父亲是位老船员,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好自己的码头。”儿子深思良久。之后,他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终有所成。【材料二】任正非表示,多年来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未雨绸缪的战略部署,让我们有了应对“强风暴”打击的底气;踏踏实实在各方面做好研究,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站住脚。这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做好自己”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4. C 5. C 6. D 7. (1)不求闻达于诸侯 (2)兔从狗窦入 (3)愁云惨淡万里凝(4)波涛如怒(5)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6)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每空1分,共8分)8. (1)颜值经济指的是围绕自然容貌的颜值以及产品的颜值而发展起来的经济方式(消费产业)。(3分)(2)【示例】外在颜值拼一时,内在修养看一世。(3分)9. C 10. 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1分);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之情(1分);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1分)。11.(1)参与(2)诉讼事件(3)赐福,保佑(4)倒下(一空1分,共4分)12.(1)(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2分)(2)他们的士气已经穷尽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2分)13. A 14. 曹刿主动救国,同乡人阻止都没能拦住,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1.5分)烛之武不是主动出来救国,国君派他出使他都推辞,但在国君郑文公诚意请求和透彻分析下,他最终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了他的深明大义。(1.5分)【链接材料参考翻译】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国君郑文公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烛之武推辞不去。郑文公说:“我没能及早重用您,现在因情况紧急而求您,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于是答应了这件事。15. (1)今/齐地/方千里(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一个1分,共2分) 16. (1)当面指责(2)满一年(3)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4)早晨(每空0.5分,共2分)17. (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一个2分,共4分)18. 门庭若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0.5分,共1分)19. (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一个2分,共4分)【乙文参考译文】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谁敢劝我就处死他!”吴王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他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持续了三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你的衣服为什么会被露水沾湿呢?”(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悲鸣,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着身体,曲着前肢,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只小动物都只顾着它们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20. B 21. A 22. C 23. D 24.(1)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气和力量侍奉鲁庄公。(2分)(2)贪图小利来使自己畅快,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就会)失去各国的帮助。(2分)【参考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气和力量侍奉鲁庄公。鲁庄公十分喜好勇士。曹沫是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个地方来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齐桓公与鲁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劫持齐桓公。齐桓公近旁的人没有敢动的,(齐桓公)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大国进犯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压到齐国的边境,大王一定要考虑这件事!”齐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占领的土地。齐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回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辞从容像之前一样。齐桓公大怒,想要背弃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你)不能这样!贪图小利来使自己畅快,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就会)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这样齐桓公就割还了所占领的鲁国的土地,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25.【示例】做好自己从古至今,有多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真正成才的又有多少,于是乎,别人家的孩子便出现了。要说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说是家长心目中完美的孩子,是自己孩子无法超越的“风云人物”,但他也成了孩子心中的负担。每一回的考试失利,每一回的放松玩耍,“别人家的孩子”便像梦魇似的从父母的口中说出。“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在玩,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心吗?”我低着头,默默地承受着妈妈的教训,妈妈从桌上拿起我的试卷,愤恨地将试卷放在我的眼前,那一片刺眼的红色狠狠地刺痛了我的眼睛,“你看你考的是什么分数,你就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学习刻苦,成绩又好,还孝顺父母。”妈妈的话似乎戳到了我的痛点,我就像一座爆发的火山,喷发出愤怒的岩浆,“够了!你说够了吗?既然你这么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认他做你的孩子?”我扔下了一脸惊愕的妈妈,跑进了自己的房间,将门用力地甩上。房中因为没有开灯而一片漆黑,我倚在门上,牙齿死死咬住下唇不让一丝哭声从自己的口中溢出,滚烫的泪滴从两颊滑落,我坐在地上低低地哭泣。为什么,为什么,我一直努力,努力去追逐,追逐那个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即使自己的天资不如那位“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一直用勤劳的汗水来弥补,可是我总是满足不了父母越来越大的期望。微弱的星光在漆黑的天空中闪烁,我想抓住那一缕星光来照亮我的心。我慢慢地走到窗口,漆黑的夜空看不见边际,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它身边的那一块天地。剩余的那漆黑的夜空呢?一颗颗星星镶嵌在上面,一闪一闪的,竟比月亮多了一份神秘与美丽。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轻轻地笑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不过耳边总是环绕着“别人家的孩子”的光辉事迹,却遗失了自己。就像那些星星,即使比不上月亮,但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的美丽,也丝毫不逊色于月亮。做好自己,不要再追逐他人,自己才是最美的,做好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