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思想感情限时考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89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思想感情限时考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889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思想感情限时考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思想感情限时考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和子由渑池怀旧,溪居,寄韩潮州愈,过勤政楼,舟中二首,喜见外弟又言别,淡黄柳·空城晓角,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 审核人: 时长:5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考号:___________ 得分
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题 限时考
每题10分共10题
1、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今属河南),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王文诰已驳其非,实为精警的譬喻。老僧:即指奉闲。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蹇(jiǎn)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蹇:跛脚。
问题:诗歌最后两句回忆往昔路过渑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束: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楚天:永州原属楚地。.农圃:田园。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榜:划船。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问题:这首诗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3、寄韩潮州愈
唐代: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释】韩潮州愈:即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时贬谪为潮州刺史,故称韩潮州。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后常用为船的美称。潮水:河流名,今名韩江,流经潮州。岭:指五岭。篇章: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关:指蓝关。泷流:唐时称虎溪。浪西楼:潮州的一处楼阁,具体情况不详。
问题:简析尾联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4、过勤政楼
唐代: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注释】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713-741年)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千秋佳节: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紫苔:一种漫生杂草。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问题: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5、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释】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大壮,易卦名,乾下震上,表示阳刚盛长之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火:这里指磷火。
问题: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6、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代: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释】外弟:表弟。言别:话别。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
“语罢暮天钟”一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7、淡黄柳·空城晓角
宋代: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释】赤阑桥:红色栏杆的桥。纾:消除、抒发。晓角:早晨的号角声。恻恻:凄寒。岑寂:寂静。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合肥情人。
问题:此词所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8、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宋代: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注释】约:拦阻。花愁:花落春去而伤愁。朱颜:红颜,明指莲花,暗指采莲女自己。
问题: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
答:
9、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宋代: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释】壬子:指绍熙三年(1192年)。陈端仁:即陈岘,字端仁,闽县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曾先后任平江守、两浙转运判官、福建市舶。淳熙九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罢职回家。长恨复长恨二句:长恨,即《长恨歌》。何人为我楚舞二句:《史记·留侯世家》:汉高祖刘帮欲废吕后的儿子,另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玉为太子,事情没有成。“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楚狂声:楚国的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接舆曾路过孔子的门口,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见《论语·微子篇》)余既滋兰九畹三句:《离骚》:“余既滋兰 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 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门外沧浪水二句:《孟子·离屡篇》:“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缨,丝带子。这两句的意思是:对清水、浊水态度要明确。毫发常重泰山轻:这是说人世间的各种事都被颠倒了。悲莫悲生离别三句: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识。”这里是对陈端仁说的。表示对陈端仁有深厚的感情。富贵非吾事二句:陶渊明《归去来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问题:词人借“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
10、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元代: 卢挚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注释】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江城,:即扬州。平山:指平山堂,在扬州蜀冈中峰大明寺西侧,欧阳修所建。
问题:问题:曲子前三句和后三句都在写景,但表达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①作者对二人共同经历的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诗歌最后两句对二人当年赶考时“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的坎坷经历的回忆。②作者面对未来乐观、豁达的情怀。诗中诗人暗示弟弟我们曾经经历过不少的坎坷艰难,但我们都战胜了,走过了,如今只需放眼将来,鞭策自己奋发向前。
2、①全诗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②“闲依”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为世所用的百无聊赖之情;③“偶似”句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④“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之情。
3、作者借此诗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并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终将大白于天下。 尾联则荡开一笔,别开生面写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4、①抒发了诗人感昔伤今之情,对当年之盛的缅怀,对今日之衰的伤感;②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惨淡失意的心情;③暗含了对唐玄宗晚年荒淫享乐而荒废朝政的批评;④借古讽今也含有对晚唐的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
5、①“恶风”“黄流”暗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作者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6、这句诗表现了作者与表弟久别重逢后交谈的情景,表现出他们之间深长的情谊,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他们从白天一直聊到月落黄昏、寺院钟声响起的时候,表现出两人交谈时间之长。作者明写他们交谈时间之长,暗写他们相互倾诉的内容之丰富,交谈的气氛之热烈,从而表现出他们之间情谊的深长。
7、①客居他乡的寂寞凄凉,“马上单衣寒恻恻”“岑寂”。②一片空城的家国之思,“巷陌凄凉”“空城晓角”。③怕春易逝的惜春之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8、表达了对青春容颜易逝的伤感(忧愁)之情。词的下片运用象征手法,采莲女为花愁实质是为自己愁,朱颜经受不住时光的摧折,作者用好花易谢象征少女青春易逝;同时又采用了双关的手法,其中“朱颜”,既指荷花的色泽娇艳,又指少女的美丽容颜,它们都经受不住时间的变化,表达了对青春容颜易逝的伤感(忧愁)之情。
9、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10、前三句写良辰美景中作者的喜悦之情:开篇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同时写出良宵美景,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后三句写相逢不久后又要分别的惆怅之情:三句触景生情,旧地重游,又见故人,感慨良多。“客去还留”写离开时依依惜别和主人殷勤挽留的情景。“云树萧萧,河汉悠悠”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对比,则委婉抒发相逢不久后又要分别的惆怅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理解诗意限时考练习题,共4页。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诗歌语言限时考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散文技巧语言鉴赏 限时考练习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