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课时练习(教师版)
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8《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师版)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8《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师版),共7页。
课时规范练
A组 基础对点练
1.已知A,B两地间的距离为10 km,B,C两地间的距离为20 km,现测得∠ABC=120°,则A,C两地间的距离为( )
A.10 km B.10 km
C.10 km D.10 km
解析:如图所示,由余弦定理可得:AC2=100+400-2×10×20×cos 120°=700,
∴AC=10(km).
答案:D
2.一个大型喷水池的中央有一个强大喷水柱,为了测量喷水柱喷出的水柱的高度,某人在喷水柱正西方向的点A测得水柱顶端的仰角为45°,沿点A向北偏东30°前进100 m到达点B,在B点测得水柱顶端的仰角为30°,则水柱的高度是( )
A.50 m B.100 m
C.120 m D.150 m
解析:设水柱高度是h m,水柱底端为C,则在△ABC中,∠BAC=60°,AC=h,AB=100,BC=h,根据余弦定理得,(h)2=h2+1002-2·h·100·cos 60°,即h2+50h-5 000=0,即(h-50)(h+100)=0,即h=50,故水柱的高度是50 m.
答案:A
3.如图,两座灯塔A和B与海岸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南偏西40°,灯塔B在观察站南偏东60°,则灯塔A在灯塔B的( )
A.北偏东10° B.北偏西10°
C.南偏东80° D.南偏西80°
解析:由条件及图可知,∠A=∠CBA=40°,又∠BCD=60°,所以∠CBD=30°,所以∠DBA=10°,因此灯塔A在灯塔B南偏西80°.
答案:D
4.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 m,∠ACB=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 )
A.50 m B.50 m
C.25 m D. m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AB===50,故A,B两点的距离为50 m.
答案:A
5.某位居民站在离地20 m高的阳台上观测到对面小高层房顶的仰角为60°,小高层底部的俯角为45°,那么这栋小高层的高度为( )
A.20(1+)m B.20(1+)m
C.10(+)m D.20(+)m
解析:如图,
设AB为阳台的高度,CD为小高层的高度,AE为水平线.由题意知AB=20 m,
∠DAE=45°,∠CAE=60°,故DE=20 m,CE=20 m.所以CD=20(1+)m.故选B.
答案:B
6.(2018·西安模拟)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处至景点C处有两条线路.线路1是从A沿直线步行到C,线路2是先从A沿直线步行到景点B处,然后从B沿直线步行到C.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A处同时出发匀速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倍,甲走线路2,乙走线路1,最后他们同时到达C处.经测量,AB=1 040 m,BC=500 m,则sin∠BAC等于__________.
解析:依题意,设乙的速度为x m/s,则甲的速度为x m/s,
因为AB=1 040,BC=500,所以=,解得:AC=1 260,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知cos∠BAC====,
所以sin∠BAC===.
答案:
7.某货轮在A处看灯塔S在北偏东30°方向,它向正北方向航行24海里到达B处,看灯塔S在北偏东75°方向.则此时货轮到灯塔S的距离为________海里.
解析:根据题意知,在△ABS中,AB=24,∠BAS=30°,∠ASB=45°,
由正弦定理,得=,∴BS==12,故货轮到灯塔S的距离为12海里.
答案:12
8.如图,已知在海岛A上有一座海拔1千米的山,山顶设有一个观察站P,上午11时,测得一轮船在海岛北偏东30°,俯角为30°的B处,到11时10分又测得该船在海岛北偏西60°,俯角为60°的C处.轮船沿BC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海岛的正西方向的D处,此时轮船距海岛A有__________千米.
解析:由已知可求得AB=,AC=,BC=,
所以sin∠ACB=,cos∠ACB=.
在△ACD中,∠DAC=90°-60°=30°,∠ACD=180°-∠ACB,
sin∠ADC=sin(∠ACD+∠DAC)=sin∠ACD·cos∠DAC+sin∠DAC cos∠ACD
=,由正弦定理可求得AD==.
答案:
9.已知在岛A南偏西38°方向,距岛A 3海里的B处有一艘缉私艇.岛A处的一艘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向岛北偏西22°方向行驶,问缉私艇朝何方向以多大速度行驶,恰好用0.5小时能截住该走私船?
解析:如图,设缉私艇在C处截住走私船,D为岛A正南方向上一点,缉私艇的速度为每小时x海里,则BC=0.5x,AC=5海里,依题意,∠BAC=180°-38°-22°=120°,由余弦定理可得BC2=AB2+AC2-2AB·ACcos 120°,所以BC2=49,BC=0.5x=7,解得x=14.
又由正弦定理得sin∠ABC===,
所以∠ABC=38°,又∠BAD=38°,所以BC∥AD,
故缉私艇以每小时14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恰好用0.5小时截住该走私船.
10.如图,在△ABC中,∠ABC=90°,AB=,BC=1,P为△ABC内一点,∠BPC=90°.
(1)若PB=,求PA;
(2)若∠APB=150°,求tan∠PBA.
解析:(1)由已知得∠PBC=60°,所以∠PBA=30°.
在△PBA中,由余弦定理得PA2=3+-2××cos 30°=.故PA=.
(2)设∠PBA=α,由已知得PB=sin α.
在△PBA中,由正弦定理得,=,
化简得cos α=4sin α.
所以tan α=,即tan∠PBA=.
B组 能力提升练
1.一艘海轮从A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处,在C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南偏东70°,在B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10海里 B.10海里
C.20海里 D.20海里
解析:如图所示,易知,在△ABC中,AB=20海里,∠CAB=30°,∠ACB=45°,根据正弦定理得=,解得BC=10(海里).
答案:A
2.如图,在山脚A测得山顶P的仰角为α=30°,沿倾斜角β=15°的斜坡向上走a米到B,在B处测得山顶P的仰角γ=60°,则山高h=( )
A. a米 B.米
C.a米 D.a米
解析:在△PAB中,∠PAB=α-β=15°,∠BPA=(90°-α)-(90°-γ)=γ-α=30°,
所以=,所以PB=a,
所以PQ=PC+CQ=PB·sin γ+asin β=a×sin 60°+asin 15°=a(米).
答案:A
3.如图,飞机的航线和山顶在同一个铅垂面内,若飞机的高度为海拔18 km,速度为1 000 km/h,飞行员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30°,经过1 min后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75°,则山顶的海拔高度为(精确到0.1 km,参考数据:≈1.732)( )
A.8.4 km B.6.6 km
C.6.5 km D.5.6 km
解析:因为AB=1 000×= km,所以BC=·sin 30°=(km).
所以航线离山顶的高度h=×sin 75°=×sin(45°+30°)≈11.4 km.
所以山高为18-11.4=6.6(km).
答案:B
4.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A,B间的距离,李宁同学首先选定了与A,B不共线的一点C,然后给出了三种测量方案:(△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b,c)
①测量A,C,b
②测量a,b,C
③测量A,B,a
则一定能确定A,B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解析:对于①,利用内角和定理先求出B=π-A-C,再利用正弦定理=解出c,
对于②,直接利用余弦定理cos C=即可解出c,
对于③,先利用内角和定理求出C=π-A-B,
再利用正弦定理=解出c.
答案:A
5.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电视塔CD的高度,小王在点A处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30°,塔底C与A的连线同河岸成15°角,小王向前走了1 200 m到达M处,测得塔底C与M的连线同河岸成60°角,则电视塔CD的高度为__________.
解析:在△ACM中,
∠MCA=60°-15°=45°,∠AMC=180°-60°=120°,
由正弦定理得=,即=,解得AC=600.
在Rt△ACD中,因为tan∠DAC==,
所以DC=ACtan∠DAC=600×=600(m).
答案:600m
6.海轮“和谐号”从A处以每小时21海里的速度出发,海轮“奋斗号”在A处北偏东45°的方向,且与A相距10海里的C处,沿北偏东105°的方向以每小时9海里的速度行驶,则海轮“和谐号”与海轮“奋斗号”相遇所需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_小时.
解析:设海轮“和谐号”与海轮“奋斗号”相遇所需的最短时间为x小时,如图,则由已知得△ABC中,AC=10,AB=21x,BC=9x,∠ACB=120°,
由余弦定理得:(21x)2=100+(9x)2-2×10×9x×cos 120°,
整理,得36x2-9x-10=0,解得x=或x=-(舍).
所以海轮“和谐号”与海轮“奋斗号”相遇所需的最短时间为小时.
答案:
7.如图,现要在一块半径为1 m,圆心角为的扇形白铁片AOB上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MNPQ,使点P在弧AB上,点Q在OA上,点M,N在OB上,设∠BOP=θ,平行四边形MNPQ的面积为S.
(1)求S关于θ的函数关系式.
(2)求S的最大值及相应的θ角.解析:(1)分别过P,Q作PD⊥OB于点D,QE⊥OB于点E,则四边形QEDP为矩形.由扇形半径为1 m,得PD=sin θ,OD=cos θ.
在Rt△OEQ中,
OE=QE=PD,MN=QP=DE=OD-OE=cos θ-sin θ,
S=MN·PD=·sin θ=sin θcos θ-sin2θ,θ∈.
(2)S=sin 2θ-(1-cos 2θ)=sin 2θ+cos 2θ-=sin-,
因为θ∈,所以2θ+∈,sin∈.
当θ=时,Smax=(m2).
8.一艘海轮从A出发,沿北偏东75°的方向航行(2-2)n mile到达海岛B,然后从B出发,沿北偏东15°的方向航行4 n mile到达海岛C.
(1)求AC的长;
(2)如果下次航行直接从A出发到达C,求∠CAB的大小.
解析:(1)由题意,在△ABC中,∠ABC=180°-75°+15°=120°,AB=2-2,BC=4,
根据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ABC
=(2-2)2+42+(2-2)×4=24,所以AC=2.
(2)根据正弦定理得,sin∠BAC==,所以∠CAB=4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课时23《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达标练习(2份,答案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课时23《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达标练习含详解doc、2023年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课时23《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达标练习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创新思维课时练3.8《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2份,教师版+原卷版),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创新思维课时练38《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师版doc、2023年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创新思维课时练38《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创新思维课时练3.8《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师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一艘船上午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