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含答案),共11页。
《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 一、单选题1.下图所示“我国石漠化土地省区占比统计图”,石漠化的形成受地貌影响较大。贵州、云南石漠化占比较高,是因为其地貌为A.流水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成地貌 D.黄土地貌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3.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4.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下图中的圆圈表示地球的赤道,圆心表示极点,圆圈外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当从甲地向极点方向发射导弹时,导弹前进的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①方向 B.②方向 C.③方向 D.以上三个都不是6.依此上题原理,长江向东流入东海的入海口的南岸( )A.以泥沙沉积为主 B.适合修建海水浴场C.适合建设港口 D.将与江心沙岛相连 塔里木河历史上是游荡性河流,在其干流南北两岸80~120km范围的地表遗留一系列古河道,部分古河道表层河相沉积物中含风成沙夹层,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塔里木河干流沿线聚落数量少,是由于该流域内( )A.人口稀少 B.地形波状起伏 C.气候干旱 D.河流改道频繁8.河相沉积物中含风成沙夹层,说明该时期( )A.河流有长时段断流 B.河流水量充沛C.风力沉积持续增强 D.流水沉积显著 十二使徒岩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万年历史了。这是澳大利亚最为传奇的海岸,这里有陡峭的石灰岩悬崖,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有精巧的拱门,还有被悬崖包围的神秘沙滩。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图中鬼斧神工的海岸雕塑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B.图a形成时期晚于图bC.海岸被侵蚀会形成新的“使徒岩” D.悬崖是由内力作用产生的断层而形成10.十二使徒岩所在地区A.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 B.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D.东部沿岸洋流自北向南流 巴塔哥尼亚山脉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冰川分布广泛,海拔3000米以上到200米左右皆有分布。不同于世界大部分雪山的金字塔形,该地雪山呈塔状,山峰崖壁近乎垂直,峰顶如利剑直指苍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巴塔哥尼亚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12.与我国青藏高原冰川相比,巴塔哥尼亚冰川分布海拔低的主要原因( )A.纬度低,气温高 B.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C.西风带来丰沛的水汽 D.来自大西洋的丰沛水汽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3.②~⑤中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⑤14.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河北昌黎海岸沙丘带是我国北方海岸沙丘规模较大、沙丘类型较丰富的区域之一,该地沙丘带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米,高度一般在20~40m,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下图为昌黎海岸沙丘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新月形沙丘链形成时期当地冬季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16.据图推测现今的七里海最可能是( )A.湖泊 B.冲积扇 C.海洋 D.三角洲 在分水岭两侧,侵蚀力强的河流会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出现倒淌河、断头河、袭夺湾等地貌形态。茨坪村以上甲河段曾经为鱼泡江源头。如下图。茨坪村附近古分水岭以玄武岩为主,岩石风化严重。溪沟河在茨坪村附近袭夺鱼泡江后,鱼泡江水量减少,M盆地灌溉用水不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溪沟河能袭夺鱼泡江的主要原因有( )①溪沟河河床高于鱼泡江②溪沟河上游侧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③分水岭岩石抗侵蚀能力较弱,易侵蚀④溪沟河水量大于鱼泡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8.发生袭夺后,有关河流发生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段水量增大 B.乙河段水量减小C.丙河段可能形成断头河 D.乙河段河流倒淌19.为满足M盆地的用水需求,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从甲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 B.从乙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C.在鱼泡江下游修建水库拦水 D.提高M盆地水价 鄱阳湖地区的沙岭沙山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21.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主要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2.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A.含盐量高 B.来沙量多 C.水位高 D.径流量大23.该河口由乙时期到甲时期的转变可能出现在A.2月 B.4月 C.6月 D.8月24.关于拦门沙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增强海水的自净能力B.利于河流泄沙排洪C.细泥沙主要分布于背流坡一侧D.季风会加快拦门沙由乙时期向甲时期转变 潮沟是落潮时海水在滩涂上冲刷而成的沟槽,右图为典型潮沟形态及分布区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5.有利于众多潮沟发育的条件是( )A.滩涂面积狭窄 B.海岸坡度平缓 C.海水含沙量小 D.潮水涨落幅度小26.与盐沼的潮沟相比,光滩的潮沟( )A.易摆动 B.深度小 C.更平直 D.宽度小 二、综合题27.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甲地地形形成的原因。 (2)丁地泥沙来源区的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请描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 (4)简述④环节对河谷地貌形成的作用。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穿过三峡流经宜昌东南的丘陵进入江汉平原后称为荆江,河道蜿蜓曲折,为长江防洪最为险要的地方。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为古代大湖(云梦泽)和现代洞庭湖所在地,荆江三角洲就发育其中。由于大量泥沙沉积,荆江三角洲自枝城一带向东推进,研究者认为荆江三角洲发育的过程,就是古代湖泊消亡和荆江河曲形成的过程。下图是荆江分流水道古今对比图。(1)简述荆江三角洲来沙量大的原因。(2)指出荆江三角洲位置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3)推断荆江所在之地由湖泊转变为蜿蜒河道的过程。(4)分析荆江河曲的形成与洪涝灾害多发的关联性。
参考答案1.B 2.D 3.B 4.B 5.A 6.C 7.D 8.A 9.C 10.D 11.A 12.C 13.D 14.A 15.C 16.A 17.C 18.C 19.A 20.D 21.B 22.A 23.B 24.C 25.B 26.A 27.(1)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水对地表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4)在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字型,多峡谷、急流与瀑布;在下游河谷形成流水沉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28.(1)荆江以上河段支流多,河流流量大,携沙能力强;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较大。(2)特点:荆江三角洲向(西)南方向扩展。理由:堆积中心区向(西)南方向移动。(3)在河流漫流阶段,随着泥沙的沉积,湖泊逐渐变浅;在松散的沉积物上,由于流水的冲刷,河床开始发育;河水归槽,形成顺直的河道,湖泊完全消亡;由于地势低平再加上洞庭湖的顶托作用,河流侧向侵蚀和沉积作用较强,河道逐渐弯曲。(4)荆江河曲形成,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加快,河床拾高,河流水位上升;由于河道物质结构松散,河流易溃决,洪涝灾害多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