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2022年高考地理之区域地理总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课件20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2022年高考地理之区域地理总复习,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大洋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2.澳大利亚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 1.结合区域材料,识记大洋洲的地理概况; 2.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其气候分布的特点和成因; 3.掌握澳大利亚工农业的生产特点及其地区分布,理解其农牧业生产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基础知识:一、大洋洲 1.位置: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是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会处,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基础知识:一、大洋洲 2.范围:
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 新西兰南岛 新西兰北岛 新几内亚岛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 美拉尼西亚
基础知识:一、大洋洲 3.居民:
绝大部分居民是欧洲白种人的移民后裔,少数原住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基础知识:一、大洋洲 4.经济:
大洋洲各国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经济发达,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工矿业较发达。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1.位置和范围:
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东部的10°S—40°S范围内,南回归线横穿中部,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组成,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2.地形: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起伏和缓,分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北部的地下水,大多来自东部多雨的山区。由于东部地势高,雨水、河水从山区透水的岩层渗入地下,进入平原底部。在地势低洼的平原上凿井(大自流盆地地面低于地下含水层水面,加之水自身重量),地下水就会自动流出来,形成自流井。井水大多含盐分高,不适合人类饮用或农田灌溉,但可供牲畜饮用。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3.河湖:
(1)墨累河:发源于东部山地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境内最大的河流,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2)北艾尔湖:中部平原有澳大利亚最大的湖泊——北艾尔湖(-16米,大洋洲陆地最低处)。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4.大堡礁: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绵延2000多千米,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5.半环状分布的气候:
澳大利亚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由东南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澳大利亚干旱地区广阔的成因?
答案提示: (1)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受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除东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外,大陆中部及西岸降水稀少,沙漠面积广大,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是造成本地区干旱面积广的重要原因。 (3)西澳大利亚寒流对其西岸荒漠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寒流降温减湿)。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6.特有动植物与“活化石”博物馆:
(1)植被:澳大利亚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植被类型随降水分布,即外缘是森林,向内依次是草地、荒漠。
(2)动物:澳大利亚因远离其他大陆,自然条件独特,许多古老生物在地球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成为特有的动物和植物,是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如袋鼠、鸭嘴兽等。
澳大利亚分布有许多低级、原始、古老特有生物的原因?
答案提示:这里早在几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之中,自然环境比较单一,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的竞争,生物演化缓慢。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7.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农牧业:农牧业是澳大利亚传统的重要经济部门。农业生产类型多样,有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商品谷物农业,以养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及小麦种植和养羊兼顾的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主要农牧区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7.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答案提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 ①粗放牧羊带:该带牧场规模很大,一般可达几千公顷。多为天然草场,牧草品质差、产量低。平均每公顷可放养0.2只羊,以毛用羊为主。生产不稳定。 ②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该带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灌溉系统,农牧场规模居中。多为人工草场,牧草品质较好、产量较高。平均每公顷可放养3—4只羊,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生产较稳定。 ③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该带土壤肥沃,农牧场规模一般比较小。人工草场广布,牧草品质好、产量高。平均每公顷可放养3一6只羊,以肉用羊为主。生产稳定。
(3)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农业: ①区位优势:
(3)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农业: ②生产特点:
(3)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农业: ③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农业灌溉水源不足。成因是墨累一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雨影区,降水少;达令河水量季节变化大;地下水丰富,但盐度高,不适合农业灌溉。
④解决措施为东水西调(雪河调水工程):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雪河流域建库蓄水,再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重要农业区,年降水量仅425毫米),在调水沿途利用落差发电。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8.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矿产资源丰富:铁、煤、铝土、锰、黄金、银、铀、锌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 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2)发达的工业:在丰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澳大利亚的采矿、钢铁、机械、化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目前旅游业、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
基础知识:二、澳大利亚 9.人口和城市:
澳大利亚约有2400万人口(2016年)。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内陆、西部人口很少。原因是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首都堪培拉;最大的城市、工业中心和港口悉尼;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海、陆、空交通枢纽墨尔本。
基础知识:三、新西兰 1.概况:
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相距1600公里,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南、北两岛被库克海峡相隔。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75%以上,平原狭小。河流短而湍急,航运不便,但水利资源丰富。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南岛的库克峰海拔3754米,为全国最高峰。海岸线长约1.5万公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夏季20℃左右,冬季1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0-1500毫米。
思维导图:澳大利亚
下面两图为澳大利亚大陆简图和该国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左图中四地的降水量与右图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读图分析,右图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且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根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可知,左图中①为地中海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右图气候类型与左图①地相符,故选A。
下面两图为澳大利亚大陆简图和该国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7月盛行西风B.②地夏季多洪涝灾害C.③地1月炎热干燥D.④地冬季多寒潮灾害
【解析】2.结合上题分析,左图中①为地中海气候,7月(南半球冬季)盛行西风,温和多雨,A正确;②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较少,不易出现洪涝灾害,B错误;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C错误;④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纬度低,受寒潮影响小,D错误。故选A。
澳大利亚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具有多样化的特点。2019年9月一2020年2月澳大利亚发生“致命”的森林火灾,持续四个多月后受强降水影响才逐渐熄灭,过火面积超过5.25万平方千米,造成5亿动物葬身火海,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下图为澳大利亚森林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森林具有多样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地貌类型多种多样B.气候南北差异较大C.海陆水汽循环活跃D.人类开发时间较短
【解析】3.读图可知,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森林基本上沿东部海岸线自北向南分布,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南北跨越近30个纬度,气候条件差别较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森林带,B正确。澳大利亚东部沿海位于大分水岭东侧,地貌差异不大,A错误。海陆水汽循环活跃不是森林具有南北向多样化变化特点的原因,C错误。东南沿海人类开发时间长,D错误。故选B。
澳大利亚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具有多样化的特点。2019年9月一2020年2月澳大利亚发生“致命”的森林火灾,持续四个多月后受强降水影响才逐渐熄灭,过火面积超过5.25万平方千米,造成5亿动物葬身火海,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下图为澳大利亚森林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对森林开发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①森林覆盖面积减少 ②森林生态功能下降 ③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④森林资源更新减慢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4.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改善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维持人与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林副产品等功能,森林火灾将会造成森林覆盖面积减少、森林生态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蓄积量减少等负面影响,但烧毁后的土地上长出新林是森林自然更新的过程,火灾加快了森林资源更新进程。①②正确,④错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不是森林火灾对森林开发产生的不利影响,③错误。①②A正确,③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风滚草是荒漠常见的植物,俗称“草原流浪汉”,喜欢生活在地形平坦、自然植被稀疏的地方。在水源充裕的地方,它们枝繁叶茂、长势喜人;要是遇上环境严重干旱,它们便顽强地挣脱根部,把枯叶蜷缩成球,随风滚动,并将种子播撒到沿途经过的地方。风滚草本是干旱贫瘠放牧区很好的牲畜饲料,但澳大利亚当地的牲畜并不适应这外来物种,牛、羊、马在食用后出现了食物中毒的迹象,短短几年风滚草就在当地泛滥成灾。图中甲图为澳大利亚某州位置图,乙图为2021年甲图中M城镇某房屋被风滚草围堵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解析】5.风滚草在原生地并未造成灾难,但在澳大利亚却泛滥成灾的原因是缺少昆虫、真菌等相应天敌,材料中说风滚草是荒漠常见的植物,故风力作用强和气候极度干旱不会是澳大利亚泛滥成灾的原因,加之材料“澳大利亚当地的牲畜并不适应这外来物种,牛、羊、马在食用后出现了食物中毒的迹象”,说明荒漠牛羊的多少与其泛滥成灾没有关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风滚草在原生地并未造成灾难,但在澳大利亚却泛滥成灾的原因是( )A.风力作用强 B.荒漠牛羊少C.气候极度干旱 D.缺少相应天敌
【解析】6.材料“遇上环境严重干旱,它们便顽强地挣脱根部,把枯叶蜷缩成球,随风滚动”,而乙图地区处于地中海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过渡地带,1月是其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所以景观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1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乙图景观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澳大利亚南北纵贯铁路北起达尔文,南到阿德莱德,贯通于21世纪初,比沿海铁路开通晩了一个多世纪。南北纵贯铁路以货运为主,客运列车车次少、票价高,但上座率仍然较高。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南北纵贯铁路的位置和自然带分布。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澳大利亚南北纵贯铁路北起达尔文,南到阿德莱德,贯通于21世纪初,比沿海铁路开通晩了一个多世纪。并结合图示可知,南北纵贯铁路经过热带草原气候及热带沙漠气候区,沿途气候干旱,列车水源补给困难;热带沙漠气候区荒漠广布,多风沙活动,风蚀铁轨,沙埋路基;风沙活动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司乘人员视线,不利于南北纵贯铁路的运营。
【参考答案】沿途气候干旱,列车水源补给困难;荒漠广布,多风沙活动,风蚀铁轨,沙埋路基;风沙活动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司乘人员视线。
(1)指出南北纵贯铁路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恶劣自然条件。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图示可知,南北纵贯铁路经过热带草原气候及热带沙漠气候区,并结合该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可知,所经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城市稀少,沿线地区客运需求量小;同时区域跨度大,铁路运输速度较慢,长途客运以空运为主;农牧产业和工矿产业发达,对大宗型货物运需求量大。
【参考答案】地广人稀,沿线地区客运需求量小;区域跨度大,铁路运输速度较慢,长途客运以空运为主;农牧产业和工矿产业发达,货运需求量大。
(2)简述南北纵贯铁路以货运为主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南北纵贯铁路以货运为主,客运列车车次少、票价高,但上座率仍然较高。并结合图示,南北纵贯铁路经过热带草原气候及热带荒漠气候区,铁路主要以货运为主,但乘坐的旅客主要是以旅游观光为主,收入水平较高,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消费能力较强,所以南北纵贯铁路客票价格高昂,但所经地区人口、城市较少,人流量小,所以客车车次较少,促使客流集中,导致上座率高。
【参考答案】价格高的原因:旅客以旅游观光为主,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消费能力较强上座率高的原因:客车车次较少,促使客流集中。
(3)南北纵贯铁路客票价格高昂,但上座率仍然较高,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14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备战2024届高考区域地理精品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呈现,命题趋势,阿塔卡马沙漠的捕雾网,新课导入,大洋洲的位置与范围,地壳陷落海面上升,地势较高面积较大,大陆岛,拓展阅读岛屿类型,火山喷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2讲字母中的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情境教学】2021-2022学年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之世界地理,文件包含第12讲字母中的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情境教学2021-2022学年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之世界地理pptx、澳大利亚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课件13 中亚-2022年高考地理之区域地理总复习,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中亚,典例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