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升初必考)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人教部编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907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升初必考)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人教部编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907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升初必考)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人教部编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907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升初必考)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必考)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共8页。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四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任尔东西南北风。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2.解释重点字词。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来源:Zxxk.Com]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 ,飞入菜花无处寻。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3.“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注释】①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供:从事。④傍:靠近。(1)解释下列词语。杂兴:_____________ 解:_______________ (2)从“_______”和“__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____。(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来源:学+科+网]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5)《四时田园杂兴》是________诗人________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1)解释词语:锋棱:____________________堪: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___,后四句写马的_______。A.精神 B.形态(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______________ 是静态描写,____________ _是动态描写。(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来源:学+科+网Z+X+X+K] 墨 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 )A. kun B. ko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 )朝人。A.唐 B.元 C.明 D.清(3)“墨梅”的意思是( )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 ) A.流劫 B.留下(5)“清气”的意思是( )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 , 。”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 , 。”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 、 的特点,表达了诗人 、 的高尚情操。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 。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 ,总把新桃换旧符。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2.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七.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 , 遍插茱萸少一人。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的 。2.“独”的意思是 ,“倍”的意思是 。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 , 是农历 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 和 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喜欢秋天。B.思念亲人。
九.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 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 ,牧童遥指杏花村。把古诗补充完整。《清明》一诗描写的是 (节日)时的景象。2.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 B.扫墓时凄凉、忧伤 C.喝酒时逍遥
答案见下一页 答案 一、1.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 清 郑燮 2.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3.C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5.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二.1.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宋 杨万里 2.春 3.奔跑 4.B 5.示例:面对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孩子东张西望,四处搜寻飞来的蝴蝶。三.(1)随兴而写的诗。 懂得。 (2)昼 夜 耕田 绩麻(3)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4)B (5) A 四.(1)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甚至可以 (2)B A(3)动作 两耳 四蹄轻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B 五.1.A B B B A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3.高洁、清香 鄙视俗流,贞节自守4.示例:从中感悟到梅花高洁的品格,让我联想到文天祥、朱自清等人。
六1.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宋 王安石2.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大家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4.王安石 元日 燃爆竹 饮屠苏酒 换新桃符七1.唐 王维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2.重阳节 插茱萸 登高3.表达了独自外在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八.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2.独自 更加 3.重阳节 九月初九 登高 插莱萸 4.B九.1.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清明节 2.清明时节雨纷纷。 3.B [来源:Zxxk.Co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必考)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五(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必考)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必考)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