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板块 小说阅读 第三讲 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三讲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原卷版).doc
    • 解析
      第三讲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解析版).doc
    第三讲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原卷版)第1页
    第三讲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原卷版)第2页
    第三讲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原卷版)第3页
    第三讲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解析版)第1页
    第三讲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解析版)第2页
    第三讲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板块 小说阅读 第三讲 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板块 小说阅读 第三讲 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三讲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解析版doc、第三讲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

    第三讲 小说情节类三大题型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人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高考对小说情节的考查,主要有梳理情节结构、分析情节作用、赏析情节技巧三种题型。

    题型一 梳理情节结构
    “梳理情节结构”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高考对于这一考点,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对全文故事情节的梳理。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要求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
    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如下:
    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是后来一系列事件的起点。
    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的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小说情节结构的四种类型:
    1.一波三折式:在发展、高潮处横生枝节,发生波折后,再回到正轨。
    2.欧·亨利式:高潮和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3.蒙太奇式: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拼凑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4.抑扬式:情节本欲“扬”,却在“抑”上着笔,最后笔锋突转,归于“扬”或者相反。
    【常见设问】
    明考型:
    1.(2013·重庆)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2.(2011·安徽)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暗考型:
    1.(2018·课标全国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2.(2015·安徽)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答题技巧】
    情节梳理“4妙招”:
    1.结构连贯法
    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进行梳理。
    2.场面连贯法
    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3.线索连贯法
    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抓住线索,勾画关联线索的词句,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内容。
    4.细节连贯法
    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动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答题步骤】
    情节梳理“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直接考查型还是间接考查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厘清层次结构。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答题模板】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
    【满分答案】
    (2013·重庆)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
    【典题示例】
    例1. (2018·课标全国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
    美丽的宏纪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
    “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有删改)
    问: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解题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此题要求分析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其实是分析文章的情节结构。基本的解题思路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浏览与先行者有关的文字,重点分析和把握他的心理情况;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他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适当的“切分”,并准确概括;最后形成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链条”。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对“先行者”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适当的“切分”,并准确概括关键信息。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小说开头:先行者虽然已经知道地球灾难发生,自己是全宇宙唯一的一个人了,但是他“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并“闭起双眼默祷”。由此可知先行者着陆之前心情复杂,一方面心存侥幸,另一方面又深知侥幸也不过是幻想。
    小说中间:先行者着陆后看到灾难过后真实荒凉的地球,“失望使他浑身冰冷”“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由此可看出他此时的心理是孤独、绝望。
    小说结尾:先行者意识到他看到的城市不是虚拟的,人类文明还在,由此可推出他的心理是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
    在对小说层次进行切分的基础上,锁定文中对应的关键信息,梳理出“先行者”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链条”,然后提炼、概括。
    【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跟踪训练】
    对应题目见“课时作业”的第3小题。

    题型二 分析情节作用
    情节作用是指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揭示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分析情节作用题既是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分析作品基本特征能力的考查。它包括两种情形:分析小说中不同位置的情节的作用、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的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作用,一般从结构、形象、环境、主题、读者等方面考虑,也还必须考虑到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有时又和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或“构思技巧”)结合在一起考查。因某一情节在文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作用。
    1.开头的类型及作用
    (1)一般开头: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设疑开头:①造成悬念,引出下文;②引起读者的思考或阅读兴趣。
    (3)写景开头: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
    2.中间情节的作用
    ①补充叙事,揭示矛盾关系;②照应前文,或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③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
    3.小说结尾的常见类型及其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突出人物形象;④突出文章主旨。
    (2)令人感伤的结局: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令人欢喜的结局: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圆满结局的追求。
    (4)留下空白的结局:耐人寻味,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常见设问】
    1.(2019·课标全国Ⅲ)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2.(2017·课标全国Ⅰ)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2017·山东)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2016·山东)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
    5.(2016·江苏)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答题技巧】
    突破情节作用题“两角度”:
    一、内容角度
    1.对环境的作用:交代/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2.对形象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精神,刻画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
    3.对主题的作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4.对读者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二、结构角度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串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
    【答题步骤】
    精准分析情节作用“两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确定位置
    找出相关情节在小说中的位置,根据所处位置,思考该情节的作用。
    第二步:确定角度,找出对应
    解答“情节作用”题需要从上面所讲的内容方面(环境、人物、主题、读者)和结构方面思考,从文中找出对应内容进行分析。
    【满分答案】
    (2017·山东)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通过紧张的冲突,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把读者迅速带入小说情境;②引出下文“我”去打猎的故事;③交代“我”的孤儿身份、与继父的情感隔膜,以及“我”对亲情的渴望;④初步刻画“我”性格的倔强和好强。
    【典题示例】
    例2. (2019·课标全国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
    “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咹?”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1979年5月
    (有删改)
    问: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解题流程】
    第一步:通读全文,确定位置。
    题干已经很明确提出“首尾”,是考查首尾情节的作用。
    第二步:确定角度,找出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内容
    角度
    对读者
    的作用
    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所包含着的深刻意味。
    结构
    角度
    与情节
    的关系
    首尾两度写到沉默,使情节结构前后照应。
    【答案】 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
    第二问:①首尾两度写到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所包含着的深刻意味。
    【跟踪训练】
    对应题目见“课时作业”的第7小题。

    题型三 赏析情节技巧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法指作者叙述故事的技巧,情节结构手法是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的技巧。
    (一)小说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2.叙述方式
    类别
    释义
    特点
    顺叙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
    (1)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2)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深化文章主题。
    补叙
    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件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
    (1)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
    (2)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平叙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作分叙。
    (1)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2)拓展作品容量。

    (二)小说情节结构手法
    手法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悬念
    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抑扬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照应
    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线索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可以在小说标题、小说的关键词(体现“人物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中寻找线索。
    ①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
    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②小说的明线与暗线
    明线:就是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暗线:就是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由事件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常见设问】
    1.(2020·浙江)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
    2.(2019·浙江)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3.(2018·课标全国Ⅰ)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2017·课标全国Ⅰ)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5.(2015·课标全国Ⅰ)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情节手法题规范答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手法
    从题干要求出发,快速锁定情节手法。当然,要准确界定情节手法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特别是情节叙述技巧、情节安排技巧。
    第二步:定角度,析运用
    分析情节手法的运用,首先要找准切入角度,根据不同的角度具体分析如何运用。分析时,言之有据是关键,要善于抓住小说中的相关内容,逐层进行阐释,不枝不蔓,力求分析到位,如有必要,可列举条目。
    第三步:简概括,说效果
    对情节手法的分析要扣住表达效果,主要分析对小说主题、作者情感具有怎样的作用。分析时概括要简洁,不要拖泥带水,要学会根据采分点作答。
    【满分答案】
    (2019·浙江)分析《呼兰河传》(节选)在叙述上的特征。
     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典题示例】
    例3. (2020·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
    这座只有三个房间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园。
    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这座空旷的小城。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
    渐渐地,她有点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喜欢上了这小城冬日里洁白、温柔的雪。她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习惯了挂在墙上的那些业已发黄的照片。
    她知道老人有一个儿子,如今正在黑海舰队上服役。桌上有一张他的照片。有时,她会拿起他的照片,端详一番,她总是隐约觉得似乎见过他,可是,是在哪里呢?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水兵那双安详的眼睛仿佛在问:“喂,怎么样?难道您真的想不起来,我们是在哪里相会的吗?”
    冬天到来之后,陆续有写给波塔波夫老头的信寄来。彼得洛芙娜把这些信都叠放在书桌上。有一天夜里,她醒了过来。窗外的白雪发出昏暗的光亮。她点燃桌上的蜡烛,小心地抽出一封信,拆开了信封,环顾了片刻,便读了起来。
    “亲爱的老爷子,”她念道,“我从战场上下来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了。伤不是很重。总的来说,伤快要养好啦。”
    “爸爸,我常常想起你,”她接着念下去,“我也常常想起我们家这座小屋,但这些离我似乎都非常遥远。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立刻就会看到:我好像正在推开小门,走进花园。这是在冬天,白雪皑皑,可是通向那座旧亭子的小径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钢琴当然已经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状的蜡烛插在了烛台上。钢琴上摆着的还是那些曲谱:《黑桃皇后》序曲和抒情曲《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门上的铃还响吗?我走的时候还是没来得及把这修好。我难道还能再见到这一切吗?我明白,我在保卫的不仅是整个国家,也在保卫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家的花园小屋。
    “我出院后,会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回家探亲。我还不能确定。不过最好别等。”
    她思忖,或许就在这两天内,这个陌生人就会从前线回来。
    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丽娅拿起木铲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亭子的小径。这座亭子已经非常破旧了。彼得洛芙娜修理好了门铃,她按了按门铃,门铃响了起来,声音很大。她显得格外精神,面色绯红,说话嗓门特别大。她从城里请来了一位老技师,他修好了钢琴,说这的确是一架好钢琴。
    老技师走了之后,彼得洛芙娜小心翼翼地从抽屉翻找出一包粗粗的螺旋状蜡烛。她把蜡烛插到了钢琴架上的烛台上。晚上,她点燃蜡烛,坐到钢琴前,顿时,整个房子都充满了音乐声。
    还在火车上,波塔波夫中尉就算好了,留给他待在父亲那儿的时间不超过一昼夜。火车是下午到达小城的。就在车站,中尉从认识的站长那儿了解到,父亲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如今在这座屋里住着的是一个带着女儿从莫斯科来的陌生的女歌唱家。站长建议中尉就别回家去了。
    中尉沉默了一会,说了声“谢谢”,便走了出去。站长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怎么会是这样?”波塔波夫一脸茫然,轻声地自言自语道。
    不知是谁小心翼翼地拍了拍波塔波夫的肩膀。他回过头去。在他身后站着一位年轻的女人。“进屋吧,别在这站着。”女人轻轻说。波塔波夫一言不发。女人拽着他的袖口,沿着打扫干净的小径走向小木屋。快到台阶的时候,波塔波夫停了下来,感到喉咙里一阵痉挛,几乎喘不上气来。女人还是那样轻柔地说道:“没关系。请您别拘束。很快就会过去的。”
    他进了屋子。整个晚上,波塔波夫都无法消除一种奇怪的幻觉,仿佛他处在一种飘然的、影影绰绰的,但却十分真实可靠的梦境中。钢琴、蜡烛……屋子里的一切都如他当初想看见的一样。
    彼得洛芙娜坐到钢琴前,小心翼翼地弹奏了几曲,转过身,对波塔波夫说:
    “我觉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您。”
    “也许吧,”波塔波夫答道,“不过,想不起来啦。”
    几天之后,彼得洛芙娜收到了波塔波夫写来的信。
    “我当然记得我们是在哪里相逢的,”波塔波夫写道,“可是我不想在家里对您说。您还记得1927年在利瓦季亚吗?在一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您的倩影就永远刻在了我脑海里。当我看着您的背影远逝,我就知道,您是会让我的一生发生改变的人。可我当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追上去。在这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就永远失去了您。不过,生活看来对我还是很宽厚的,让我又遇上了您。如果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如果您需要我的生命,那它当然是属于您的。”
    彼得洛芙娜放下手中的信,两眼朦胧地望着窗外那白雪皑皑的花园,低声说道:
    “天呐,我从来没有去过利瓦季亚!从来没有!可是,现在这还有什么意义吗?该不该让他知道这一点呢?或者干脆欺骗一下我自己吧!”
    她捂住自己的双眼,笑了起来。
    1943年
    (有删改)
    问: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
    【解题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明手法。
    根据题干可知,本题是要求分析情节的手法,可从情节结构、重点物象、环境场景等等角度作答。
    第二步:定角度,析运用。
    情节结构:小说开头以悬念的方式提到女主人公彼得洛芙娜觉得和波塔波夫中尉似曾相识,“端详一番,她总是隐约觉得似乎见过他”,结尾以波塔波夫中尉给彼得洛芙娜的信进行呼应,虽然小说已经交代彼得洛芙娜并未与中尉在利瓦季亚偶遇,但是文章以两个人彼此似曾相识来前后照应。
    重点物象:书信是文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道具(物象),有书信,才有女主人公准备一切的行为,才有男女主人公后来的相逢、相知等情节的发生。通过书信,加快了小说的叙述节奏。另外,文中一再写雪、钢琴、蜡烛等景物,这些景物前后勾连,把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
    环境场景:故事的发生地集中在波塔波夫老人的花园、房子,这种将故事发生的空间进行压缩的方式让场景更集中。
    第三步:简概括,说效果。
    题干已经点明了使用以上手法的效果,也就是使小说结构紧凑。
    【答案】①情节前后照应。小说开头以悬念的方式提到女主人公觉得和对方似曾相识,结尾进行呼应。②利用书信来加快小说的叙述节奏。通过书信,将男女主人公的心灵迅速拉近。③利用景物进行前后勾连。雪、钢琴、蜡烛等景物反复出现并前后勾连、照应。④场景相对集中。通过压缩空间的方式,将场景集中到波塔波夫老人的花园、小屋。

    【跟踪训练】
    对应题目见“课时作业”的第8小题。

    课时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还债(节选)
    陆文夫
    有一桩不成为事情的事情,常常使林文山的心绪难以平静,他总觉得对不起一个叫作宋坤宁的人。
    宋坤宁是林文山的老同学、老同事;年轻时同窗十一载。长大了又在同一爿厂里工作了十多年。宋坤宁从小便欢喜吃肉,那是不假的。除掉宋坤宁欢喜吃肉之外,有同好的人也是不少的。特别是当肉从生活里消失之后,那些本来不大欢喜吃肉的人也变得十分吼急,不仅是想吃肉,而且专门想吃肥的!所以大家都建议食堂里养两头肥猪,到时候可以煞煞馋,打打牙祭。两头猪从1959年的夏天养到了1960年的夏天,出问题了!这时候食堂里除掉代职工蒸饭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可卖的,许多人都生浮肿病啦,哪有一粒粮食到猪肚里?猪虽然还活着,却是张公养鸟,越养越小。厂领导为此讨论过两次,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宰!不分猪头猪尾,肚肠杂碎,统统一锅煮。凡属本厂职工,每人发一张肉票。到时候凭票领取熟肉一份,认票不认人。到了发肉的那一天,一个个嘴里不说,那心里好像突然有了什么奔头,不约而同地把那吃饭的时间提早了半个钟头。宋坤宁来得较迟,面带笑容,一摇二摆,看上去有点慢条斯理。来到领肉的窗口前,笑嘻嘻的,手伸到裤子口袋里挖肉票,脸色骤然大变。他把两只口袋都翻出来,抖抖,随即弯腰弓背,人像陀螺似的旋转,四处寻找:“票!我的票!”
    正在品咂肉味的人都被惊动了,在场的林文山更是睁大了眼睛看着宋坤宁,为他焦急。
    他绝望地叫喊着:“我的票没有啦!……”随着这个“啦”的拖长,那声音便逐渐地下降、凄凉、颤抖,流下了眼泪。一个又高又大的男子汉,仅仅是为了一块肉,竟然当人面众地流眼泪!如果放在今天,观者不是当作精神病,就是当作演滑稽。那时候可不一样,食堂里鸦雀无声,没有人感到滑稽,倒是有点心酸和黯然。
    林文山是个心肠软、感情重的人,不由地动了一种恻隐之心。他想:要是我把手里的这份肉送过去,托言自己的肠胃不好,不能吃肉,既解救了别人的痛楚,也得到一种道德上的完成,心灵上的安慰,岂不两美!可是,这种精神上的火花刚一迸发,便被一种生理上的需求压了下去。这一压就把思路压弯了。他想:“不必,拾到肉票的人应该还给他。即使没人拾到,那多下的一份肉也应该是他的,这事情要由领导来处理……唔,谁叫你不当心的呀,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如此的粗心大意!”林文山不那么怜惜宋坤宁了,反而有一种责怪和埋怨的意味。这意味对同情、正义、救急、扶危等等都是一种有效的镇静剂。按照此种逻辑见死都能不救,何况一盘肉呢!
    此事过后不久,林文山便由工厂里调到了机关里,将近二十年没有和宋坤宁见面。二十年的风吹、雨打、太阳晒,能够使粉墙斑驳,顽石炸裂,却很难使林文山忘却这一盘肉的事体。
    到了1980年的夏天,市场上的肉多得卖不掉了,每个家庭主妇都有点扬眉吐气,觉得那钱包对猪肉也有了点制服的能力。林文山的老伴儿林大妈一天买菜回来时,说是在菜场上碰到了宋坤宁。他如今在航运管理站当站长,家住在城外面。
    林文山驻了神:“真的?我要请他来吃顿饭,向他赔个礼。”
    林大妈惊奇了:“你什么时候得罪过他的?”
    “唉,你不知道……”林文山把二十年前吃肉的事体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
    “好好,请就请吧,谈不上什么赔礼,请个老朋友来叙叙也是应该的,反正现在的肉好买,尽他吃够!”
    宋坤宁来了。
    宋坤宁进门以后,屋子里突然一阵亮堂。他高大壮实,满面红光,一个很有气派的肚子挺在雪白的丝质衬衫里面,一条淡灰色的凡立丁长裤棱角铮铮,银光流闪,气宇轩昂。一反当年。两个人坐下以后。林大妈先上几个冷盘,跟着便是冰糖蹄髈,乳腐酱方,虎皮四喜肉,红烧狮子头……全是大块的文章,肉做的市面。
    宋坤宁见到这些大块的文章,连声:“噢!噢!”像赞叹又像惊奇,那用意不是十分明确的。可是他的动作却十分明确,只是喝啤酒、吃凉拌黄瓜,那筷子决不伸到肉碗里。
    林文山不肯含糊,真心诚意地请宋坤宁吃肉,搛起一块足有两寸厚的乳腐酱方放在宋坤宁的盘子里:“吃吧,你现在多吃一块,我就减轻了一份内疚,增添了一份高兴。真的,你绝对不能客气,我知道你从小就是欢喜吃肉的。”
    宋坤宁笑了:“哎,那是哪年哪月的事体!”
    “啊……我说的是二十年前,你丢了一张肉票,在食堂里流眼泪。当时我就坐在你的身边……”
    宋坤宁的脖子涨红了,那红色迅速向脸部蔓延,好像是那血压计上的水银柱在呼呼地爬上去。他把筷子一按:“请你别揭我的老底啦,为了吃肉我小时候挨过打,1959年挨过批,1960年还在食堂里那么丢人现眼的!医生说吃肉对我的身体不利,这话也是可信可不信,主要的是我见了肉便来气,为什么一定要吃肉呢?长寿的人都是吃素的!”
    林文山傻眼啦,吃肉都被否定了,那由吃肉而产生的遗憾怎么能弥补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以吃肉为着眼点,从宋坤宁的“欢喜吃肉”写到厂食堂养猪分肉,看似轻描淡写,却以小见大,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B.“高大壮实,满面红光……气宇轩昂”等写出了二十年后宋坤宁的变化之大,为后文他在餐桌之上只吃素不吃肉埋下伏笔。
    C.宋坤宁因丢了肉票而落泪,可见他是一个脆弱而敏感的人,他吃肉的渴望最终化作了眼泪,展现了普通人生活的艰辛。
    D.小说以“由吃肉而产生的遗憾怎么能弥补呢?”这一疑问句结尾,既将林文山内心的愧疚延续下去,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答案】C
    【解析】“脆弱而敏感”表述错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落泪”是其内心极度痛苦的真实反应,无法据此判定其“脆弱而敏感”。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行文,“吃肉”是明线,而“还债”是暗线,明暗线交织,既突出了人物形象,又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如对宋坤宁丢失肉票时的神态、动作描写,将他内心的焦急与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C.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将二十年前与二十年后人们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展现出来,表现出小说的时代性,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语言看似幽默戏谑,但又质朴而真实,充满了生活气息,表现对物质匮乏时代的嘲讽。
    【答案】D
    【解析】并无“嘲讽”之意,文中只是从小处着眼来揭示物质匮乏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处境。
    3.在看到宋坤宁丢了肉票而落泪后,林文山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恻隐怜惜,想帮助别人使自己获得心灵的安慰。②寄希望于他人,让自己脱离此事。③责怪埋怨宋坤宁粗心大意。
    4.小说题为“还债”,债因何而生?二十年后林文山为什么还要去“还债”?请结合原文分析。
    【答案】第一问:在物质资源匮乏的时代,本性质朴善良的林文山因没有把肉给老同学宋坤宁而心怀愧疚。第二问:①生活水平提高,为林文山“还债”提供了物质条件。②林文山希望通过请“吃肉”来抚慰内心的愧疚,消除内心的遗憾。③“还债”还是林文山的个人道德追求以及对自我人性的反思。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母亲的心愿
    北 方
    “麻警官,您母亲又闹着要出小区,倒是没在小区里翻垃圾箱捡垃圾。这都第四次了,我们劝不住,疫情的严重性您是知道的,怎么说她就是不听。知道您忙,可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找您了。”
    “我早晨过去又说了说,怎么还闹呢?吃喝都给她准备得很充足,口罩也买了。”麻利锋刚上卡点,母亲居住的社区张主任就打来电话。昨天张主任就为麻利锋母亲要出去给他打了半个小时的电话,最后还是麻利锋亲自回去,才把母亲拦住了。
    母亲越来越不听劝了。麻利锋最初担心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带她到市医院彻底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数据正常。大夫说人上了岁数,性格发生变化也不奇怪。
    父亲在世时,母亲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还要伺候腿脚不便的父亲,每天不得闲,几乎不用麻利锋操心。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似乎就变了,主要表现是话少了,还总爱在小区的垃圾箱里翻捡废品。纸箱、矿泉水瓶、废报纸、泡沫板……只要是废品回收站要的,母亲一样也不会漏掉。起初,听小区门房的梁姨说过几次,好似母亲抢了人家的生意,话说得客气但不好听。麻利锋似信非信,家里见不到任何废品的影子呢。他忙得顾不上,就让老婆去盯了两次,果然看到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的往外捡废品。
    母亲被抓了现行后,更加无所顾忌了。梁姨被进出的车辆登记收费拖住了手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目标落入母亲的手中,碍于麻利锋的面子,再生气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夺回自己的地盘。
    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
    麻利锋问她,缺钱吗?
    不缺。
    为啥捡垃圾?
    那不是垃圾,是能回收利用的废品,找点事干。
    麻利锋劝说多次无效,也不能整天看着她老人家。
    “老妈,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门呀!”麻利锋下卡点后急急忙忙赶回家,母亲趴在客厅的窗台上看着外面,他进门也没搭理。麻利锋从母亲的视线角度看去,正好有三个垃圾箱,“正在疫情暴发期,您的身体又那么弱。”
    “我没糊涂,电视里天天在播。你也要小心点,小杰真的不能回来了?在武汉没人管咋办呢。”母亲依然没有回头,神情十分失落。
    “肯定不能回来的。快三十岁的大小伙子还要怎么管?昨天不是给您打电话报平安了吗?您不用担心。我天天上卡点,可比您孙子辛苦多了。”
    “妈知道你们辛苦,要不我才不在家闲坐着,没感染上病毒还坐出毛病来了呢。中间那个垃圾箱里扔进去两个牛奶箱,还有——”
    “哎呀,妈!看在我苦口婆心饿着肚子说了半天的份上,就算是人家把金条扔进垃圾箱,您也不能下去捡,太危险了。”麻利锋把母亲架到了沙发上,有些急赤白脸,母亲却笑了。
    “赶快回去吃你的饭,我又不是小孩子,你比社区那几个女人的话还多。不放心的话,你干脆把老娘绑起来,让我等死算了!”母亲的脸沉了下来。
    麻利锋登时泄了气,怏怏地走了。再强硬下去把母亲惹毛了,还真不好收场。安葬了父亲后,他就建议母亲搬过去跟他一起住,母亲说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动员了好几次也不听。
    “老太太已经出小区了,我和门口的社区工作人员怎么劝都不听,你赶快回来吧。”麻利锋昨天没说通母亲,早上出门前就叮嘱老婆一定要过去盯着,果然时间不长老婆就打来电话抱怨,“非要去超市不可,买啥我替她去买还不行么。”
    麻利锋头疼了:“唉,就让她出去一次吧,五六天没——”
    “你以为你是警察就可以让家里人随意进出?老太太真要出了事你负得起责吗?”麻利锋话没说完,老婆开火了。
    麻利锋刚赶到小区大门口,就见母亲戴着口罩从不远处走来,身后跟着两个超市的工作人员,推着装满牛奶、方便面的小推车。母亲冲他欢乐地挥着手,麻利锋憋着一肚子气,大声冲母亲嚷嚷:“不让您出门就是不听,尽给人找麻烦!”
    “他们几个整天守在小区门口很辛苦,我就是想给他们买点吃的喝的。”母亲轻声细语地说。社区人员愕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
    “老妈,您做得对!”回到家,麻利锋帮母亲脱大衣,在右边的衣兜里发现了一张工商银行的回执单,是母亲给武汉捐助了四万元的凭证,时间正是今天,超市旁边就有工商银行的营业点,麻利锋悄悄塞回去,转身给母亲竖起了大拇指。
    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这里交代母亲的职业和收入,进一步引起读者对母亲出门捡废品原因的猜测,也为后文母亲捐物捐款埋下伏笔。
    B.“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的往外捡废品”,形象描绘出母亲捡废品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表现老人为捡废品而不顾形象的特征。
    C.得知母亲出社区是给社区人员买吃的喝的,“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这是感动,也是愧疚。因为之前他们还在一味地责怪母亲“多事”。
    D.结尾“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是为儿子终于理解并赞赏自己而喜悦,也为自己捐款行为而自豪,这种描写有“无声胜有声”的感人效果。
    【答案】B
    【解析】“表现出老人为捡废品不顾形象的特征”不当,主要印证母亲的确是在捡废品的事实。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人物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本文的对话朴素平易,既能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也可以直接反映小说人物的质朴品质。
    B.文章题目为“母亲的心愿”,但文中并未直接表现“母亲”的心愿具体是什么。疫情前与疫情期间,她的心愿是不同的。
    C.小说结尾作者采用突转的方式展现了母亲的形象,让母亲此次行为与之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凸现了母亲的形象。
    D.小说以日常的小事和人物间的小冲突为切入点,展现了“母亲”及麻利锋、社区人员这些平凡而又尽职尽责的普通人形象。
    【答案】C
    【解析】“让母亲此次行为与之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错,突转的原因是众人由不理解到理解“母亲的行为”,而且“母亲的行为”也没有对比。
    7.小说直接以社区张主任给麻警官打电话的情节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①交代了“抗疫”的社会背景。“疫情的严重性您是知道的”点明故事发生在“抗疫”特殊时期。②制造悬念。一开篇就制造紧张气氛,母亲“又闹着要出小区”“都第四次了,我们劝不住”等引发读者对老太太“出格”行为的好奇,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③引出小说中心人物及主要矛盾。这次“您母亲”“倒是没在小区里翻垃圾箱捡垃圾”,而是“又闹着要出小区”。
    8.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故事叙述方式,将情节简单的故事变得内容丰富。请你结合文章分析作者运用了一种怎样的故事叙述方式,并谈谈其效果。
    【答案】插叙。①对情节起到解释说明作用。文章把母亲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有机融合进来。通过插叙的方式让我们明白,疫情前(退休后),母亲为何捡废品。②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形象、性格。通过插叙,不仅让主人公母亲形象更加突出丰满,也展现了一群尽职尽责的普通人形象。③更好地突出主题。通过插叙,以小见大,展现时代大背景,突出普通人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大主题。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2 小说阅读 课时6 分析故事情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2 小说阅读 课时6 分析故事情节(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考小说特点,小说文体特征及其种类,情节技巧,情节段落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板块 小说阅读 第六讲 鉴赏语言、文体特征类题目-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三板块 小说阅读 第六讲 鉴赏语言、文体特征类题目-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六讲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鉴赏语言文体特征类题目解析版doc、第六讲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鉴赏语言文体特征类题目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板块 小说阅读 第七讲 把握主旨、标题类题目-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三板块 小说阅读 第七讲 把握主旨、标题类题目-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七讲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把握主旨标题类题目解析版doc、第七讲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把握主旨标题类题目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