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下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共6页。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4分)一、看拼音写词语,请注意书写规范、美观。6分qīn qi hè sè là yuè nóng chóu qī liáng qīn xí( )( )( )( )( )( ) 二、用“√”选择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正确音节。6分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句中的“元旦”指的是公历一月一日。 ( )2.《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十五这几天过节的内容。 (√ )3.《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 ( )4.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西藏僧人唐东杰布。 (√ )5.“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读到这里,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好孩子。 ( 错 )6.《鲁滨逊漂流记》是按照“流落荒岛—建房定居—救“星期五”—畜牧种植—回到英国”的顺序来写的。 ( 错)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16分) 1.下列生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搅和(huo) 正月(zhèng) 汤匙(chí)B. 脉脉(mò) 挑剔(tì) 枪毙(bì)C. 藏戏(zàng) 书籍(jí) 贷款(huò)D. 吞咽(yàn) 眨眼(zhǎ) 炽热(chì)2.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分)A.万象更新 张灯结采 残灯末庙B.能歌善舞 行善积得 身无分文C.别无所求 随心所欲 牛郎织女3.下列词语与“贫富”“贵贱”的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A.巨大 渺小 B.高低 厚薄C.遥远 嘶哑 D.是非 规矩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B.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C.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D.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会有保障。B.我的书包里有课本、笔、纸……等文具。C.“鲁滨逊漂流记”是我最爱读的一本书。D.爷爷声音洪亮,被人称作《大喇叭》。6.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A.用疑问的语气,说明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白走一遭会摔跤的。B.用反问的语气,反省自己过去的日子白白浪费而感到愤慨和不满。7.对《十五夜望月》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 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 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 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8、“运动会上,在长跑比赛中,王晓红努力拼搏,最后夺得了第一,登上了领奖台。”下列哪一个词语与加点词语意思不一样? ( )A、勇夺第一 B、喜获金牌 C、获得奖牌 D、拔得头筹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4分 1.根据要求,用几句话写一写当看到下面这种情景时的心情。(8分)小鸟在树枝上鸣叫。(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2.填写下列习俗的寓意并补充一个。A、过年的时候吃鱼: 。 : 。五、课文回顾。12分1.中庭地白树栖鸦, 。 ,千里不同俗。日暮汉宫传蜡烛, 。 ,泣涕零如雨。2.燕子 了,有 的时候;杨柳 了,有 的时候;桃花 了,有 的时候。 这句话说明 。3.《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4.《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理解 24分 (一)阅读关于小学生吃早餐情况的调查表,完成练习。吃早餐的种类面食、米食48%面包 45%其它 7%吃早餐的地点家里吃51%早餐店 27%边赶路边吃 22%家长看法早餐重要64%早餐不重要32%不知道 4%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4分(1)在家吃早餐的学生人数比例较高。(2)从表中可以看出,家长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早餐,精心准备。(3)小红天天在早餐店买完后边走边吃,真好,可以节约时间。(4)小学生的早餐种类主要是面食和米食。2、小明爸爸很重视孩子的早餐,你推测小明一般会怎样用餐?1分 (二)光阴(节选)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 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 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他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他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 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对谁都一视同仁,决不会多施舍给谁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1.“一视同仁”的意思是 ,在文中指的是 。 2分2.文中的“他”指的是 。在作者的笔下,“他”具有以下特点: 。(3分) 3.读选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出你的理解。(2 分) 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把时光写得充满人性。你觉得光阴还像什么呢?模仿着写一句。2分 (三) 1、 慈母亲深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人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2、 我的母亲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1.从文中找出能表达下面句子意思的词语。 2分①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 )①眼泪像泉水一样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 )2.请用简练的语言各自概括这两篇短文的事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短文(1) 短文(2) 3.品读赏析。 4分 ①细读选文(1),从四个“立刻”中,读出了 ②细读选文(2),请你从“打得好”这三个字中,揣摩出母亲当时的真实想法,写在横线上。 4.选文(甲)中的这位母亲,面对别人的质疑,大声回应,而选文(乙)中的母亲,面对孩子被打,却“饮泣吞声”。你是怎么看的?说说你的想法。2分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30+2书写)生活中一定会有让你高兴,让你难过,让你烦恼,让你后悔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如过眼云烟,也许你早就忘记;有的却恍如发生在昨天,让你永生难忘……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