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解读课件PPT+考点分类(原卷+解析)+真题集训(原卷+解析)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十三章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十三章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十三章考点解读内能内能的利用pptx、第十三章考点分类内能内能的利用解析版doc、第十三章真题集训内能内能的利用解析版doc、第十三章考点分类内能内能的利用原卷版doc、第十三章真题集训内能内能的利用原卷版doc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分子动理论(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________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 如被压在一起的铅柱很难被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2. 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生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因素:扩散现象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4)举例:“酒香不怕巷子深”、“蝴蝶嗅到花香”、“墙角放煤,日久变黑”.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注意:(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同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扩散现象.(2)不同物质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现象,没有相互接触的物质之间是不会发生扩散现象的.(3)扩散现象是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而不是单一的某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的现象.
3.分子间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2)表现形式
1. 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总和.(2)理解: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如:炙热的铁水、冰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b.同一物体,在相同的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内能越_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_.c.同一物体物态、温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________.
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3.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符号________表示.(2)单位:焦耳,符号为J.(3)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____,放出热量时内能________;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________.注:①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 (热量),而不是 .
②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只能说“吸收”或“放出”.
4.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
注意: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是内能改变的量度.对某个物体来说,若外界不对物体做功且物体不对外做功,当它吸收(或放出)热量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大(或减小).
1. 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___________.(2)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3)理解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吸放热无关.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________.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________.
(4)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注意:有关比热容的理解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 、 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放热、形状等因素无关.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量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温度的变化量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 .
1.热机(1)定义: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2)分类: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式发动机、内燃机等.(3)能量转化: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2.内燃机(1)分类:汽油机和柴油机(依据燃料不同).
(2)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 燃料的热值(1)定义:某种燃料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体积)之比,用符号_____表示.(2)单位:焦每千克(焦每立方米),符号是J/kg(J/m3).(3)物理意义:热值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煤气的热值约3.9×107 J/m3,表示每燃烧______的煤气放出3.9×107 J的热量.(4)特点: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形状、体积、质量______,只与燃料的______有关.
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1)能量的转化:能量由一种形式 为另一种形式.实例:摩擦双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放在阳光下的水(太阳能转化为内能).(2)能量的转移:能量不经过变化,直接由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实例:碰撞(动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烤火取暖(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命题点:扩散现象1. 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观察两瓶内颜色的变化,最后看到两瓶颜色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这是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
(RJ九年级P3图13.1-2)
人教九年级,P6图13.1-8【命题总结】(1)分子间作用力(2)力的示意图
2.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然后使玻璃板的下表面水平接触水面,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这表明玻璃板的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____力.
(2)玻璃板掉在地上摔成两块后,将这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不能还原成一整块,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在图中作出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的受力示意图.
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人教九年级,P9图13.2-5甲沪科九年级,P35图13-3北师九年级,P12图10-20【命题总结】(1)能量的转化(2)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3)分子动理论(4)热机
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被引燃.(1)迅速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______,空气的内能______,温度______,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硝化棉被引燃.硝化棉在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2)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_____冲程相同;实验开始时,若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引燃.
(3)玻璃筒内的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_____;若活塞压缩空气时(硝化棉被引燃前),对空气做了5 J的功,那么空气增加的内能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J.(4)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利用这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___________(合理即可).
4. 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放入少量水,用中间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盖紧瓶口,然后往瓶中打气.命题点:改变内能的方式(1)向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___,气压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瓶内气体的内能的.(2)当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跳出,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此时瓶内空气的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
(RJ九年级P9图13.2-5乙)
命题点:能量转化、热机冲程判断(3)瓶塞跳出过程中,气体的________能转化为瓶塞的________能,与热机的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命题点:物态变化的辨识(4)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了白雾,白雾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珠,此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
【设计与进行实验】1. 实验中的主要仪器及作用:(1)天平的作用:称量加热物质的质量;(2)选取相同的酒精灯或电加热器的原因:保证相同加热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3)搅拌器的作用:使物质受热均匀;
(4)温度计的读数和使用;(5)停表的读数及作用(记录加热时间).
2. 测量物质的选取要求:应选取质量、初温相同的不同物质;3. 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4. 转换法的应用:(1)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2)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5. 分析表格、图像数据,总结结论;
6. 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温度—时间曲线.【交流与反思】
7. 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对不同物质进行加热的好处:(1)与酒精灯相比,更容易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2)内部加热,热量损失少.
8. 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内能大小的判断;9. 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温度不再升高的原因:液体已经沸腾,虽然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10. 热量的相关计算;
11. 比热容的理解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实验结论:①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弱,即比热容小;③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即比热容大.
例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每隔2 min记录一次温度,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甲 乙 丙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_____相等的水和煤油.(2)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加热6 min时,煤油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6)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
保证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确保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7)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水和煤油所吸收的热量.(8)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A.控制变量法 B.比值定义法 C.类比法(9)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温较快的是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_的比热容较大. (10)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某同学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并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与原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用水浴法加热,水和煤油受热更均匀并且不
需要搅拌(或用同一热源加热,保证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等)
例2.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将试管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盛水烧杯中,两烧杯中的水的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课件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含答案),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要点考点聚焦,停息的无规则,越剧烈,氢的热值较大,太阳能,热传递,课前热身,压缩冲程,机械能,千克的煤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十四单元 内能的利用-中考物理一轮大单元复习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导图,★知识点一热机,单元学习任务,★知识点二热机效率,单元备考,单元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分子动理论 内能 内能的利用,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考点1分子动理论,无规则,彼此进入对方,考点梳理,热运动无规则运动,考点小练,无规则运动,考点2内能,A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