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整本教材知识点分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7913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整本教材知识点分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7913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整本教材知识点分析
展开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㈠例1:通过一个校园建筑图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学会判断现实建筑中的方向。例2:从立体直观图抽象出平面地图,让学生学会判断平面地图中的东、南、西、北的方向。例3:在例1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现实建筑中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方向。例4:在例3的基础上,从立体直观图抽象出平面地图,让学生学会判断平面地图中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方向。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㈠口算除法例1:通过平均分彩色手工纸的实际问题来探讨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的问题。例题给出了一个均分的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最后再转换为算式,实际上就是6个十除以3的问题。例2:在例1的基础上把被除数扩大到三位数,但实际也是整十数除以3的问题,可以看成12个十除以3。例3:在例1的基础上,把整十数的被除数替换成了非整十数。可以看作6个十和6个一分别除以3再相加,有利于后面列除法竖式的计算。㈡笔算除法例1:通过一个植树图引出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实际上是4个十和2个一分别除以2再相加。例题是在口算的基础上来探讨笔算的方法,在这里运用了小棒图和除法竖式一一对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例2:同样运用小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52÷2,例题是看作2乘2个十等于4个十,5个十减4个十,还剩1个十,这里涉及到了除法的退位,然后剩下的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12÷2等于6个一,最后把2个十个6个一相加就是26。算出结果后,还要求学生进行验算,在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例3:256÷2,是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开始运用除法竖式来计算。最后要求学生验算。例4:这一题也是分照片的问题,不同于例3的是这次出现了余数,并且被除数的首位不够除,学生应从十位开始算起,开始出现了试商。这里要求学生把竖式中的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弄清楚,比如,十位上商4,余下的1代表的是1个十。并且这里还强调了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接着,总结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法则。例5:关于0的除法,0除以任何数都为0。例6:208÷2,出现了被除数十位上是0的情况,告诉学生,商的十位上用0占位。例7:650÷5和245÷8,出现了被除数末位是0和商末位是0的情况。例8: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涉及到了估算的内容。例9:同例8一样。第三单元 统计例1:通过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来绘制一个复式统计表。题目首先分别绘制了男生和女生的单式统计表,然后将两表整合,这时候,出现了表头,需要让学生注意表头中信息的排列顺序。这题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图表的绘制过程,充分理解统计的意义。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㈠口算乘法例1:15×3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可以把它看作10×3=30,5×3=15,最后30+15=45。或者是列竖式计算。接着拓展了150×3的运算,只要在末位添一个0即可。例2:6×10是几个十相乘的运算,用6×9=54,54+6=60算出结果。这里为后面的算理做了铺垫。㈡笔算乘法例1:14×12,用点子图的方式辅助学生理解乘法竖式的运算,体现了算理。例2:48×37同例1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不同的是第一个乘数的个位数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相乘时需要进位到百分位,第一个乘数的十位数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相乘时需要进位到千分位。最后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运算法则。例3: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出现了连乘。例4:出现了综合算式,可以连除也可以乘除混合运算。第五单元 面积例1:通过一个教室的场景图,让学生比较物体的大小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这里可以运用重叠法。例2:比较图形的大小,这时候运用重叠法无法比较,可以采用密铺的方法来比较。通过用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密铺比较,最后得出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比较合适。例3:介绍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且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它的大小,让学生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一个概念。例4:开始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采用了正方形密铺的方式得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完成表格,归纳数据,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例5:是一个实际物体的面积估计例6:通过一个表格图来推导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例7:是一个面积公式和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例8:铺砖问题,同例7是一个面积公式和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第六单元 年、月、日例1:观察年历表记录每月的天数,然后知道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用拳头法和口诀法记住大小月。例2:探讨特殊的月份——二月,引出闰年和平年的概念。例3: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坐火车的时间体会24时计时法的运用。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例1:从分数的意义的角度来认识小数。例2:通过米和分米的关系,把小数换算为整数来比较它们的大小。例3:借助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把小数化整来计算,然后引出小数的竖式计算,强调小数点对齐。例4: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例1:搭配数字的问题,用0、1、3、5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注意十位上不能是0。按顺序写不重不漏。例2:搭配衣服的问题,用图形或字母来代替上装和下装,方便记录。上装和下装每次只能各穿一件,所以可以用连线法来搭配。例3:组合问题,用连线法。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